新住民二代化身一日小小志工,到機構與長輩同歡,進行跨世代共融活動。過程中,小朋友介紹異國文化給長輩認識,長輩們欣然回應與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一場多元文化的美好就此展開。

ip-1143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楊政翰

 

自2022年起,伊甸基金會承接「雲林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計畫」(以下簡稱新住民中心),提供雲林縣內新住民及其家庭一般性關懷及個案管理服務。

 

新住民的子女是台灣出生人口數的生力軍。愛屋及烏,伊甸不僅關懷新住民,也關懷新住民的家庭。因為文化差異及刻板印象,新住民的第二代(以下簡稱新二代)在成長過程得面對自我認同的課題,造成新二代孩子普遍自信心不足,少數甚至不敢向人大方表明新二代的身分。

 

有鑑於此,伊甸─雲林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新住民中心)希望藉由一系列文化體驗課程,讓新二代孩子們更了解父母的母國文化,進而認同、珍惜、建立自我認同。再透過志工活動,讓社區、親朋好友也能了解、認識多元文化的美好。

 

新住民中心規劃每月一次的文化課程,一連5個月。成果展則是安排「小小志工」一日活動,赴伊甸—雲林二崙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以下簡稱二崙頤福),由孩子們親自向在地長輩介紹異國文化,帶給長輩們文化刺激與理解。

 

ip-1079圖說:長輩聆聽小朋友介紹異國文化。

圖說:長輩聆聽小朋友介紹異國文化。

 

小小志工身著繽紛的母國傳統服裝,一進場就帶給長輩視覺的驚艷。小朋友們收起麻雀般的歡悅聲,鄭重地將數月來的演練呈現在長輩面前。

「大家聽得懂泰文嗎?」新住民中心社工督導邱昭維擔任雙語主持人。

 

身穿傳統服裝的小朋友,向長輩介紹泰國兒歌「鴨子舞」。先來一段帶動教學,為預防跌倒,長輩們坐在椅子上聆聽孩子用心準備的文化介紹。

 

ip-1071圖說:泰國文化介紹。

圖說:泰國文化介紹。

 

「舉手比敬禮,往右看。」

「手掌合起來,像魚一樣搖擺。」

 

孩子們認真說明,加上主持人猶如說書人般流暢的國、台語翻譯,老小溝通無障礙。

 

繼鴨子童謠之後,接著介紹越南民謠「我們來自四方」。在越南歌曲的背景音樂下,以越南斗笠進行老、小的傳球競賽,活動設計兼顧長者安全與趣味互動。

 

ip-1057圖說:分組競賽。

圖說:分組競賽。

 

「不是只有台灣在戴斗笠,越南的有彩繪,嘛真水!」主持人以輕鬆的台語融入文化介紹,藉此消除一些對新住民的既定印象。

 

前半小時的又唱又跳又遊戲,長輩們的體力也差不多耗盡了,後半小時進入靜態的活動。

 

ip-1068圖說:老小傳球互動。

圖說:老小傳球互動。

 

「每年10月2日是印尼蠟染節,那天大家都會穿國服。」孩子們倆倆一組,介紹印尼蠟染文化。

 

接著分組,老、小一同體驗印尼蠟染─彩繪扇子。

 

ip-1089圖說:印尼蠟染─彩繪扇子。

圖說:印尼蠟染─彩繪扇子。

 

在場有一位越南籍媽媽帶孩子一齊前來,紛紛拿起手機紀錄孩子與長輩互動的動人畫面。精心預備的彩繪扇子模,可是由新住民中心的志工,一刀一刀,親手剪裁出的花樣,才能成就今天的老、小同樂。

 

ip-1136圖說:扇子模是由志工預先製作。

圖說:扇子模是由志工預先製作。

 

節目來到尾聲,進行溫馨的泰國潑水節祝福活動。工作人員準備了臉盆、杯子、花環和泰國香粉。由長輩拿著花,孩子舀水、淋濕長輩的手,象徵祝長輩身體健康。

 

ip-1164圖說:老小互道祝福。

圖說:老小互道祝福。

 

「祝你功課好!」長輩拿起香粉,輕撲小朋友的臉頰,回禮祝福。

「啊,祝妳嫁給好人家。」一位女生聽到長輩這樣祝福,當場傻住,畢竟她才是個小學生。

 

此次小小志工活動,不單是新住民二代為阿公、阿嬤帶來異國文化介紹。透過活動,長輩們也傳遞了不同世代的價值觀,盼望經由交流,帶進彼此的理解與共融。

 

活動近尾聲仍熱鬧滾滾,有淋水聲,有花香,有老、小互道祝福。二崙頤福業務主管蕭雅馨表示,感謝新住民二代志工前來,熱絡了長輩們的生活。能看到輕微失智的長輩展開笑容,更增添了這次活動的意義。

 

活動結束,長輩們預備用餐、午休。小朋友們完成任務鬆一口氣,回復平日的吱吱喳喳聲,開心前往水林鄉的黃金蝙蝠生態館。

 

ip-1209圖說:大夥兒在蝙蝠生態館前合影。

圖說:大夥兒在蝙蝠生態館前合影。

 

長年致力於生態保育的館長張恒嘉,背著蝙蝠俠小背包,準備了許多蝙蝠相關小禮物,迎接新住民二代的訪客,館方向小朋友們詳細導覽:

 

ip-1211圖說:長年致力生態保育的蝙蝠館館長張恒嘉。

圖說:長年致力生態保育的蝙蝠館館長張恒嘉。

 

華人文化裡,「蝠」與「福」同音,因此蝙蝠象徵福氣。當地水林鄉許宅過去曾有大批金黃鼠耳蝠繁殖,數量多時,吊滿整個屋樑。許氏在雲林政壇佔有一席之地,民間相傳是蝙蝠帶來的好福氣。如今,許宅蝙蝠族群大幅減少,令人不勝噓唏。

 

ip-1213圖說:小朋友觀看蝙蝠館簡介。

圖說:小朋友觀看蝙蝠館簡介。

 

蝙蝠長期被電影、小說裡的吸血鬼形象貼上負面標籤。其實台灣的蝙蝠不吸血,且對環境有益,扮演害蟲防治的重要角色,蝙蝠的族群數量同時也是生態系的健康指標。

 

「看到了就要換人喔!」小朋友透過顯微鏡觀察蝙蝠屎,新住民中心的老師們提醒著。

 

「大便裡有個六角狀的東西,可能是昆蟲的眼睛,蝙蝠難消化。」蝙蝠館方解說。

 

ip-1271圖說:觀察顯微鏡下的蝙蝠屎。

圖說:觀察顯微鏡下的蝙蝠屎。

 

紅外線照射下,小朋友們驚喜地尋找擠在屋縫的蝙蝠,還有蝙蝠屋裡有次序的分層共居:高頭蝠住在大層;東亞家蝠住在小層。

 

「蝙蝠倒掛,牠轉向就是要大便了。小心屎到臨頭!」館長提醒窺視屋縫的小朋友。

 

走出生態館,實地在周遭尋找正吊在樹上好眠的蝙蝠。

 

「在那裡啦!」附近居民眼力之好,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睡眼惺忪的蝙蝠。

 

小朋友們興奮地仰頭尋望。

 

ip-1278圖說:實地尋找樹上的蝙蝠。

圖說:實地尋找樹上的蝙蝠。

 

ip-1279圖說:樹上的蝙蝠。

圖說:樹上的蝙蝠。

 

即將退休的館長得知一位新住民小朋友和他同名同姓,非常開心地贈送他特別禮。

 

「好,換你來當館長了。」館長張恒嘉幽默地說。

 

新住民二代上午有跨世代文化交流,下午接續蝙蝠館長的託付,願「未來館長們」承繼生態保育,持續關懷這片土地。

 

ip-1293圖說:二位「館長」合影,傳承環境保育。

圖說:二位「館長」合影,傳承環境保育。

 

ip-1256圖說:欣賞可愛的蝙蝠,持續關懷這片土地。

圖說:欣賞可愛的蝙蝠,持續關懷這片土地。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3.10.20 NO. 4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