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七十多年前,舊台肥二廠為基隆市區一帶帶來了許多就業機會,並漸漸形成了社區、小型商圈。走過近七十年,基隆廠經歷民國72年停產,最終在民國103年因肥料市場縮小而宣布關廠。

 

建立的社區仍在,但「人事已變,景物亦非依舊」,社區的老化、陳舊造成了些社會問題,曾朝氣蓬勃的城市如今卻成沒落地區。

 

文|許幀貿 攝影|何維綱

 

在社區中,大多數都是工廠的員工。台肥停產後,工作機會大量縮減,原先在此落地生根的家庭受到影響,經濟困難的狀況浮現,許多問題跟著接踵而至。其中包括了外地居民離開造成人口結構變遷、家庭狀況因經濟因素加速崩壞等現象。

 

經過二、三代之後,社區內由單親扶養孩子的家庭增多。教育方面,則受到少子化的衝擊,以致國民小學大量減班,許多小學生選擇集中到市區的中興國小就讀。

 

創立基隆幸福浸信會的練榮順傳道原先只是在基隆宣揚基督信仰及理念,直到看到這裡存在著的兒童家庭議題決定投入服務。

 

5168.jpg

(圖說:練榮順傳道及徐沛涵師母。)

 

不安全的環境下寫作業的孩子

其實自從「基隆幸福浸信會」成立以後,傳道練榮順與師母徐沛涵常思考能夠為社區帶來怎麼樣的幫助,但一直沒有一個真正的答案。這些選項當中,亦沒有想到兒少服務。練傳道表示:「後來上帝漸漸讓我們看見家庭的需要,於是我們就投入在這份工作上。」

 

最觸動練榮順傳道的那一年,他看到了好幾個孩子,幾乎每一天都在國小附近的便利商店寫作業。因為社區不大,是誰的孩子大家都認識,免不了落入議論。當時練傳道察覺這些孩子有被疏於照顧的情形,想法便在心中萌芽,「我們要不要來成立課後班,讓孩子有安全舒適的環境寫作業呢?」他馬上給了自己肯定的答案。

 

然而在決定成立課後班後,現實的問題一一映現。怎麼去推廣且受到信任?經費又該從哪裡來?要解決這些問題,練傳道及徐師母做了許多努力。

 

教育理念首獲校方肯定

跨出的第一步,是拜訪中興國小的校長。

 

「我告訴校長我成立的理念,是希望讓資源不足的孩子能在正常的環境下寫功課,並有更豐富多元的學習。我們雖會以基督教的『價值觀』去教育孩子,但強調不會因此有宗教性的介入。」練榮順傳道說明。

 

拜訪過程,練傳道心中帶著忐忑。沒想到校長非常認同練傳道的理念,於是承諾會請學校老師們協助,相關的宣傳單更是直接夾於聯絡簿中,讓所有家庭都能接收到課後班服務的消息。

 

聽聞校長願意大力鼎助的這個好消息,傳道與師母為之振奮,並將運作模式漸漸規劃出來,成立了「基隆幸福家庭關懷協會」。隨即迎來了第一批學生。

 

學生中,有出身貧困的孩子、有遭受家庭暴力而身心受創的孩子、有精神壓力及憂鬱症狀的孩子……除了寫作業,傳道、師母、及協會老師們都盡力輔導孩子、教導孩子正確價值觀,努力使孩子回歸常態學習。

 

課後輔導之外,基隆幸福家庭關懷協會還用心舉辦多項活動,如夏令營、冬令營、短期樂高營、親職講座等等。練傳道表示:「我們去發現弱勢孩子的需要,並提供和其他孩子一樣能享有的活動或體驗。」

20220921-143

 

(圖說:剝柚子教學活動。)

 

孩子「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練榮順傳道分享一位同樣是原本放學在超商寫作業的孩子芸芸(化名)。出身自單親家庭的她,總認為自己是被遺棄的,因此相當憎恨自己的母親。回到家,阿嬤還會喝酒、打她。芸芸每天不停地哭泣,不想回家。放學後,家裡沒有錢讓她上學校的課輔班,在引薦到了幸福家庭關懷協會後,才漸漸有了轉變。

 

這裡每一位服務者用愛和關懷來保護芸芸,並培養正確價值觀。徐沛涵師母說:「當時芸芸剛進來是國小三年級,到哪裡都會想找我抱一下。」每當如此,師母都會肯定地回應,給予她一個溫暖的擁抱。

 

幾年過去了,現在的芸芸已是國中生,依舊會來到協會參與課後班的學習,並無時無刻想要找情同母親的師母聊天談心。

 

「小孩子天生出來都是無辜的,他們都是白紙,到世界上的就被他的家庭改變了。」練榮順傳道補充。

 

另一個孩子小威(化名)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練榮順傳道表示:「我發現小威在寫作業時,專注度都不超過十分鐘。」於是教會慢慢透過引導的方式,使他專注度從十分鐘提升到三十分鐘、三十分鐘提升到四十分鐘……小威在學習上的專注力有了明顯的改善。

 

很特別的是,小威的阿嬤是虔誠的佛教徒。阿嬤為了自己孫子能趕快好起來,到處去走廟拜拜。一日小威在教堂念心經,練傳道見狀沒有因自己的信仰而制止。他說:「我相信上帝祂是慈愛的,所以不會在意。不能說因為我信仰是什麼,別人就應該要是什麼。」

 

「但你還是可以試試看禱告!」練傳道笑說。「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你怎麼去陪伴他身邊,因為我們是真正用心去關心孩子。」

 

幸福教堂.jpg

(圖說:是教堂,也可以是教室。)

 

 

後來阿嬤分享,幸福家庭關懷協會讓他對教會的印象改觀,小威更能靜下心來寫作業,於是推薦自己親戚孩子也一起來教會課後班讀書。

 

練榮順傳道有感而發:「幸運的孩子會被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癒童年。」只盼這些孩子,都能在愛的環境下逐漸找到生命的希望。

 

回家吃晚餐

基隆幸福家庭關懷協會對孩子來說是避風港、是另一個家。練傳道及徐師母將每一位孩子視如己出,除了課業輔導、生命品格外,他們同時致力於提升孩子與原生家庭的互動。

 

例如:只要有規劃親子活動,練傳道都會自製海報邀請爸爸媽媽一同參與;又或是一些孩子的媽媽則會來到教會為孩子們準備晚餐,過去有越南籍配偶為媽媽們開了堂「炸春捲」課,每道餐食用愛心加以調味,更加美味了。

 

「一起用餐的時光,我喜歡稱它為『回家吃晚餐』。當家長慢慢地對這個功能認同,這裡就變成家。我們提供這樣的場域,而他們願意走出來一同參與,我覺得這樣的過程,應該就是『回家』。」

 

圍繞在教會的店家,很多都認同練傳道成立協會的理念,於是一些麵包店、蔥油餅店等等都會定期送來餐食為孩子們「加餐」。

 

8456.jpg

(圖說:為孩子準備餐食的媽媽們。)

 

申請伊甸象圈課後照顧合作 補足資源

基隆幸福家庭關懷協會邁入穩定運作,確實提供孩子安全的環境。不過經費問題受到了考驗,練傳道分享,曾有聘請的社工老師因為受限於工資無法支撐需要扶養孩子的她,即便與孩子已有滿滿情感,卻只能夠不捨離開。

 

約莫兩年前,基隆幸福家庭協會開始向伊甸象圈工程服務計畫申請成為「課後照顧模式」合作單位。使幸福家庭關懷協會在經費上的運用更為靈活,較為缺乏的師資得以補足。

 

有了較充足的人事資源,協會得以做班級的分流,不必再讓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個空間裡,每個孩子有更加完善的照顧。

 

伊甸的幫助讓協會有更充足的資源。練傳道說:「感謝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幫助我們,這讓我更有信心往前走!」

 

守護更多的幸福

基隆幸福家庭關懷協會發揮信仰的精神:「耶穌走到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面前,並逐步完善。」在與象圈工程計畫合作模式下,練傳道及徐師母將更努力的做每一份事工,並求能保守更多的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在這雨的城市裡展露陽光般的笑容,帶給未來無限的希望。

 

333.jpg

(圖說:象圈工程計畫與基隆幸福家庭關懷協會合作,為孩子提供無間斷的服務資源。)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2.11.01 NO. 42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