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近太麻里溪,青山環繞的嘉蘭部落傳來小提琴聲:

 

「琴夾好,要握住。」

「拉琴的時候,不要靠椅背。」

「弓要回到底。」

「好,來,一拍。」

「C,這是C大調。」

 

小提琴老師彭炫珽彈琴帶大家音階練習,弓和琴弦發出像是一邊踩剎車一邊急轉方向盤的輪胎摩地聲。

 

這是初級班,成員多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一樓的孩子或是寫功課,或是嘻嘻哈哈地玩耍。小提琴課時間一到,原本活蹦亂跳的孩子立刻收拾玩心,上二樓,熟練地打開琴盒、擺好樂譜,練琴聲取代了玩耍聲。

 

014圖說:學生放學後到課輔班寫功課。

圖說:學生放學後到課輔班寫功課。

 

「手掌不要貼到琴。」

「好,來,四拍預備。」

 

一對多教學,五把小提琴齊奏,彭炫珽邊彈琴邊看每一位學生的拉弓法。

 

「音和節奏拉對了。」

「還要注意弓的方向。」

「XXX,你弓的方向都跟大家不一樣,人家往上,你就往下。」

 

台東嘉蘭部落的小提琴課每週二下午16:00開始,一路到19:00,依程度分為三個班。

 

這是台東原民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與伊甸基金會─象圈工程中心合作,象圈工程中心東區經理人戴美玉介紹,協會裡的陳秀鳳傳道提出在課後照顧班規畫大、小提琴班的構想。構想雖美好,執行的過程卻充滿挑戰。無論是經費、樂器、師資、學生的學習等,每個過程都猶如創世紀22:14裡的「耶和華以勒」─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070圖說:象圈東區經理人戴美玉介紹台東的課後照顧。

圖說:象圈東區經理人戴美玉介紹台東的課後照顧。

 

特別是師資。

 

2008年彭炫珽自奧地利學成歸國後,任教台東縣大坡國小弦樂團,在嘉蘭部落教課已近2年。陳秀鳳表示,囿於家境,課輔班裡許多孩子的家無法送子女到台東市學才藝,老師週週到部落裡教學,家長心懷感激。

 

「讓孩子們學小提琴,是給自己苦頭吃。」陳秀鳳笑道。

 

121圖說:陳秀鳳(左)陪著孩子們練琴。

圖說:陳秀鳳(左)陪著孩子們練琴。

 

老師一週來部落教課一次,上課難道就夠了嗎?當然不是。學音樂的,豈有不練琴的呢?老師教課,下了課,陳秀鳳就變身成「虎媽」耳提面命孩子們回家練琴。疫情嚴峻期間,她請家長每週上傳孩子們練琴的影片,即使無法面對面地盯孩子練琴,她也不會讓小提琴不見天日地一直躺在琴盒裡。

 

「一定要摸到琴,琴是練出來的!」陳秀鳳說。

 

少有孩子願意犧牲玩樂而去練琴。已為人師的彭炫珽也表示,自己小時候被半強迫地學音樂,練琴常是邊哭邊拉。直到音樂變成了習慣,進到生命裡,漸漸地影響了做人做事的態度。

 

152圖說:彭炫珽分享學音樂對他的影響。

圖說:彭炫珽分享學音樂對他的影響。

 

彭炫珽分享到,學音樂需要持之以恆地練習,之前在海外就學,一天練個7~8小時是家常便飯。別人呼朋引伴出遊的時光,他都在琴房度過。若是中途而廢,得花加倍的時間和氣力彌補回來。

 

音樂並非大家所想像隨興的『藝術』,而是講究精準度與耐性,所以得對節拍器、要切割練習、分手練習等精細練習。過程磨人,學音樂需耐煩耐操。

 

初級班下課了。彭炫珽留在教室,輪換第二堂課的孩子上小提琴課,第二堂的學生體型比前一班略為高大,小提琴也跟著「長大」。學生們一進教室就給琴弦調音。

 

看著孩子們專注的神情。多年從事社區工作的戴美玉指出,協會願意改變,勇於開發豐富的學習機會探出孩子的潛力,當孩子遇到障礙無法跨越時,也願意替他們找出路。例如:學小提琴有挫折的孩子,改學烏克麗麗。不一開始就走簡單的路,當發現此路不通時,換一條路走,柳暗花明又一村。課輔班不是只寫寫功課、吃吃點心。陪伴孩子成長,耐心等待看到他們身上的變化,期間的過程令人動容。

 

一樓,陳秀鳳捧著厚厚的字典陪孩子一筆一畫工整地寫作業。

二樓,彭炫珽打著拍子,陪孩子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對練。

 

010圖說:課輔班老師在1樓陪孩子寫功課。

圖說:課輔班老師在1樓陪孩子寫功課。

 

020圖說:小提琴老師在2樓陪孩子修正拉弓法。

圖說:小提琴老師在2樓陪孩子修正拉弓法。

 

「不趕、不趕,你們一直往前跑。」

「要呼吸。」

「合奏的感覺,呼吸要統合。」

 

彭炫珽帶過幾個樂團,都是從鬧哄哄亂糟糟到統合。統合就是把不同程度的每個人,拉奏和諧的磨合過程。統合到有了音準、到一起呼吸、到一起演奏,慢慢進步,是很讓人感動的過程。

 

演奏是團體性的,磨合過的樂團是一個生命體,成員各來自不同的家庭,和諧一致地拉出打動人心的音樂。

 

136圖說:樂團是一個生命體,成員各來自不同的家庭。

圖說:樂團是一個生命體,成員各來自不同的家庭。

 

第二班下課,天色已全黑,不復見窗外青山。彭炫珽精神抖擻,接續上第三堂課。小提琴的練習聲與外頭垃圾車「少女的祈禱」、年底選舉候選人的拜票聲交錯在一起,在嘉蘭部落繚繞迴盪。

 

期許孩子們有一天能拉自己喜歡的歌,能與其他樂手合作,拉出和諧的樂音。

 

031封底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2.11.16 NO. 4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