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一群好朋友聯合開了健康按摩站,因著信仰得力,因著友誼給力!
文|李燕
同樣身為弱視且精於按摩的兩位盲人——江美麗與陳東華,相識於伊甸早年由巫士椀牧師帶領的靈光團契與瞽音詩班,因此展開近35年的友誼。
49年次的陳東華,因遺傳成為弱視者(在目前視障分類上應該屬於“低視能”者。)即能夠辨別光影、輪廓,若將物件貼近眼睛部位是可看到。6、7歲進入台中惠明盲校,在校期間不僅學習一般學識,也學會自立的生活模式,重要的是,接觸了基督教。國中畢業後,他進入一般工廠當作業員,過了三年與明眼人共同生活後,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他知道自己的眼疾是無法在工作上有發展性,於是隨著惠明學長們的腳步,到宜蘭慕光重建院學習按摩。
(圖說)在弱視國字班學會了國字,陳東華也可以陪孩子讀書寫字。
在慕光一年的按摩學習裡,由於當時負責人陳五福醫師,每周都請計程車載送院內有意願去教會禮拜的盲人。東華被陳醫師這種貼心又願意付出的行為感動,於是受洗成為一位基督徒。25歲左右時的他已在台北擔任按摩師。朋友介紹他到剛由巫牧師成立的靈光團契查經,同時也參加了瞽音詩班。
江美麗---生性活潑又反骨,在父愛與基督的愛中學會感恩
江美麗,一歲因麻疹而傷及視力,成為弱視,僅而辨別光影與色塊。她笑稱自己對人一律平等,因為看不出帥哥或美女。父親總覺照顧不周,對她有著深深歉意與關愛,幼年曾有人建議她去學按摩,當時大她15歲已就讀大學的大哥反對。父親跟美麗說,你能讀書就努力讀,所以當她考上「文藻女子外國語文專科學校」(現今文藻外語大學前身),收到第一期學費繳費通知單,單子上寫著1萬2千元,她眼淚就掉了下來,想說這麼貴,怎麼能去讀?結果父親跟她說,你就去讀,其他爸爸負責。父親不僅負擔學費,入學前還幫她買了“貴鬆鬆”的盲用打字機等,讓她能夠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
(圖說)事隔30多年,江美麗還記得當年弱視國字班的第一本教材主題---物以類聚,同學們也是有志一同,「物以類聚」哦!
美麗生性活潑並很“反骨”。她說,小學第一天上學被同學譏笑“青暝”,就跟同學打起架來。她是老么,哥哥姊姊大她很多歲,自幼被呵護長大,無需做任何家事。可是國中時,她覺得自己應該學會做家事,分攤爸媽辛苦,於是她學會摺衣服、洗碗、做飯,甚至連煮飯燒柴火的事都難不倒她。媽媽開始還不相信是美麗做的家事呢!美麗說小學所有老師給她的評語就是“很聰明但不用功”。她知道自己學什麼東西都很快,就是沒耐心。像是她從文藻畢業後,擔任一陣子的按摩院總機,就會想轉業,於是跟同事學按摩,沒多久就參加資格考,轉行當按摩師。
會進入伊甸瞽音詩班,全因文藻畢業的學姊鍾正芬與林珠英等介紹。她還記得當時是借用「大稻埕長老教會」會址,並描述了她為瞽音詩班設計的第一套表演衣服。也在此地結識了同齡的陳東華等人。
憶起當年伊甸「弱視國字班」,特別感謝巫士椀牧師
他倆回憶30幾年前參加巫士椀牧師特別為他們弱視者開辦的「弱視國字班」的時候。東華說,當時結婚有小孩,妻子是視障,對他來說,自己曾在惠明學過國字,如果再加強一下,未來就可以幫孩子看學校功課,於是加入國字班。美麗則是因為巫牧師提供的教本有趣,她還記得第一本教材名稱叫“物以類聚”。只是自己耐性不夠,就參加一段時間就停了。東華則因牧師提供的文章都很棒,所以繼續參加。當然他後來真的學以致用在小孩一、二年級時,他就能幫小孩看功課,只是後來按摩工作太忙,眼睛也累,才沒繼續。
回憶過往,最讓他們記憶猶新的是巫士椀牧師真是神的僕人。東華回憶,好幾次牧師帶我們去玩,他幾乎都是一位位把肢障者揹到目的地,「巫牧師可說是一位身體力行的人」。江美麗頑皮地說,巫牧師講話都臺灣國語,但是人真的很好。
(圖說)巫牧師辛苦了,有事弟子服其勞,讓學生來幫你抓兩把吧!
創業道路雖艱難,憑信心在沙漠裡開江河
美麗與東華兩人在這種信仰的氛圍裡,不僅找到對基督更深的信心,也找到創業的夥伴。2008年他倆與另外幾位盲人一起創業開設「得力按摩院」。13年來,夥伴彼此爭吵也和好,齊心讓按摩院步上營運軌道。今年(2021)五月因疫情停業,到了八月復工,整體經濟不佳狀況下,原房東要漲房租。這時,幾位夥伴向主耶穌禱告,居然就在原按摩院的樓下有間店面要出租,於是他們順利租下,11月份才裝潢重新開業。他們清楚知道未來的路仍然艱難,但在主的庇護下,依舊可以走的堅穩。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1.11.16 418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