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對語言治療相當有見解的韓慧雯,詳細的與我們談語言發展的脈絡。)
一般人認為,語言治療就是在教語言、認知,韓慧雯語言治療師表示,若要認真說起語言治療,必須以更高層次來看待,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語言能力,那麼我們就要觀察他是否有溝通方法。
文│邱慶宜 攝影│李蒼瑀
以自閉症來說,他甚至連溝通意圖都沒有,基本上,要有溝通的意圖,才能進階思考,要用什麼方法來溝通?因此判斷個案是否有溝通意圖才是最重要的,意圖的引起也就成為了接下來的工作。
對於語言的發展脈絡,嬰兒最剛開始,是透過哭、笑、叫,來與大人溝通,接著聲音會越來越多,慢慢的會用手指、模仿,隨著孩子的聽覺記憶廣度越來越好,他的聽、口腔的知覺動作能力提升,便會開始模仿聲音、開始學習說話。
所以當我們在看兒童的語言治療時,必須觀察他的整體發展脈絡,了解他的問題出在哪,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對於沒有溝通意圖的人,說再多的話、做再多的事,都於事無補。
那麼引起他們溝通意圖,就是語言治療師在做的。
韓慧雯強調,如果對語言治療沒有一個清楚的分析,或沒有從孩子的發展脈絡來看,很容易會片面的認為語言治療師就只是在教孩子說話,其實不然,有些自閉症孩童的口語能力非常好,但是卻整天在嘰哩呱啦的胡亂說話,語言沒有達到溝通的效果是沒用的,他仍然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徘徊。
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注意力不集中、認知能力不足、環境刺激不足等。韓慧雯表示,若是環境刺激不足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帶孩子到幼稚園,多接觸外界,狀況自然會改善。
若是其他問題,注意力不集中,他有聽沒有到,可能是環境太複雜、或是認知能力不夠,無法理解你所說的話,因此,觀察語言遲緩的原因,是最先要會評估判斷的。
(圖說:韓慧雯談起語言治療,眼神相當專注。)
現在有許多寶寶爬行比賽,他們真得懂什麼是往前爬?要怎麼照著地上的跑道跑直線嗎?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往前呢?因為前方的目標是他們所熟悉的母親,母親呼喊的加油聲他們懂嗎?
當然是母親的表情促使他們往前,互動是雙方的,這是一般沒有語言能力的寶寶的溝通,若現在是一個無語言能力的3歲孩子呢?
韓慧雯說:「溝通是雙方的。」
若這個動作是由孩子發起,如何加入孩子就是關鍵;若是由治療師發起,那麼要如何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重點。若對象是個無語言能力的孩子,觀察孩子的遊戲規則,
接著可以模仿他、當他的小幫手,待他習慣後,突然的暫停動作或是變換遊戲方法,都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雙方的交流從這裡就開始了。
「有的孩子你跟他說越多話,只會讓他更混淆,造成反效果。」韓慧雯說。
因此有些孩子若是將他擺在幼稚園,那麼問題只會擴大,甚至讓孩子被貼上更多貼上壞標籤,這也就是評估的目的,目標設立清楚,按照孩子的能力、找出問題的癥結點,才能夠對症下藥。
在韓慧雯老師的語言治療教室,她很堅持一定要有家人的陪同:「現在的家長有很棒的觀念,在早些年前,幾乎都是由母親陪同,現在這裡有幾乎1/3都是由父親陪同,甚至有保母也一同來聽課。」要求家長一同聽課,回家還有「功課」讓他們做,要求他們拍下在家練習的影片。
父母在一旁要觀察,學習治療師的引導策略,「單靠在這裡的30分鐘,孩子若能變好,那他就不是早療孩童了。」韓慧雯說的直接了當。她強調,所有的學習,都希望有父母的參與,
因為只在這裡的治療是不夠的,孩子在家裡也必須練習,才能看見孩子的成長。
每個孩子適合的治療皆不相同,因此「量身訂做」的課程,才有其必要性。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都源自於家庭,每個孩子接觸到的日常生活詞彙也都不同,因此家人與治療師的觀察一致、共同討論方法,得到結論後,訂立一個目標,加上家裡的配合,在這環環相扣、連帶都會影響到的關係中,不論孩子的進步速度如何,他們都在向前走,就像我們若是要出發去台北,搭乘的交通工具不同,有人坐高鐵,有人坐區間車,不論交通工具是什麼,最終都會抵達終點。
(圖說:韓慧雯拿出玩具說明,與孩子該如何相處。)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4期 2018.4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