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陳靜梅教住民唱詩歌,住民一邊唱,一邊跟著節奏用響板打拍子。)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無論是住在美麗的高山,或是躺臥在陰暗的幽谷,當你抬起頭你將會發現,主已為你我而預備……」宜蘭教養院志工陳靜梅帶領台下的住民唱詩歌,即便外人聽來五音不全,卻無損於他們認真學唱的心。他們努力地記歌詞,跟著節拍搖鈴鼓伴奏,大家齊心合唱,那是最美的天籟。
(圖說:陳靜梅教住民唱詩歌,住民一邊唱,一邊跟著節奏用響板打拍子。)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無論是住在美麗的高山,或是躺臥在陰暗的幽谷,當你抬起頭你將會發現,主已為你我而預備……」宜蘭教養院志工陳靜梅帶領台下的住民唱詩歌,即便外人聽來五音不全,卻無損於他們認真學唱的心。他們努力地記歌詞,跟著節拍搖鈴鼓伴奏,大家齊心合唱,那是最美的天籟。
親愛的代禱夥伴收信平安:
聖誕節才過了幾天,這是紀念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的日子,雖然我們知道祂的確來到世上,成為人33年半,但祂並非真正降生在這一天。耶穌基督的降生,給活在黑暗死蔭當中的世人,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1944年6月6日,在一個德國戰俘營中,有一名囚犯正偷偷的收聽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廣播。當他聽到盟軍已經在諾曼第登陸,他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興奮的對其他犯人低聲說了四個簡單的字:“他們來了。”一名囚犯心喜若狂地把自己的東西拋到一邊,衝進其他俘虜營房裏大喊說:“他們來了,他們來了”。原本虛弱、絕望的人們,手舞足蹈地歡呼著,碩壯的男人互相擁抱,激動地哭泣。一些人站在桌子上大喊大叫,而另一些人則狂喜地在地板上打滾。
文、攝影|朱聖恩
放眼盡是一片翠綠,清新又潮濕的空氣,這是夙負盛名的茶鄉—坪林。
李榮宗從小在坪林長大,念完國小、國中後,離開家鄉繼續升學。這一離鄉,直到出社會闖蕩。青壯人口外流,是坪林許多家庭的寫照。
(圖說:伊甸民生日照中心物理治療師張人牧(左)與小祈母子合影,鼓勵小祈邁向獨立生活自理之路。)
文 | 謝馨霈 攝影 | 楊政翰
「小祈,我們從1數到10。」、「最近有跟家人去哪裡旅遊嗎?」在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經營管理民生身障社區長照機構(簡稱民生日照)裡,傳來溫柔的聲音。他是物理治療師張人牧,曾任於醫院及輔具中心,前年加入民生日照的大家庭,為身心障礙朋友盡一份心力。
(圖說:李木根協助住民推輪椅,不忘寒暄並關心近況。)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十年前,李木根一腳踏入宜蘭教養院幫忙彩繪環境,體會付出帶來的快樂。這股動力,驅使他加入志工服務的行列。年逾70的他直言:「只要我還能動,就會過來服務。」一周有三天在各地當志工,他用服務填滿行程,樂此不疲。他的人生下半場像倒吃甘蔗般,越活越甘甜。
(圖說:志工朱炳燿(右)從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手中獲頒「人間伊甸獎」。)
文 | 謝馨霈 攝影 | 蔡佳真
「我很訝異,也感到驚喜,謝謝伊甸充實我的退休生活。」朱炳燿客氣地表示。
(圖說:韓國河南市社工協會一行人參訪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淡水沙崙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中心。)
文、攝影|蘇麗華
「社區適應課程是身心障礙學員最喜愛的活動之一,他們可以融入社區,訓練購物能力、金錢運用,甚至跟店員互動等等。」伊甸新北一區沙崙日照中心組長郭欣綺向韓國河南市社工協會介紹中心的服務。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為響應聯合國訂定每年12月3日為國際身心障礙者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金門縣政府與伊甸基金會,辦理2024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慶祝活動,邀請身心障礙朋友、家屬與照顧者,於金寧鄉盈春閣餐廳共聚一堂。
文、攝影|朱聖恩
節氣霜降之後,北台灣的雨,綿綿下不停。
韓國忠清北道服務中心一行24人,造訪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新店中正障礙者日間照顧中心(以下簡稱新店中正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