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69  

文/蘇麗華

「你來演老爺,他演兒子」、「你要大聲一點收音才收得到」排練會場上,在一旁發號施令的人正是脊髓損傷者謝智聰。他不但擔任此次聖誕話劇的導演、編劇、攝影師、剪輯師、過音師等身兼多職外,即便身體癱瘓,手部功能只剩左手大姆指可以動彈,沒有豪華的配備,卻靠著輪椅上的一台簡單相機錄影功能,開啟了他的攝影大夢。

26歲的謝智聰,一場工安意外,搬運吊掛過程中,被斷掉的纜繩擊中眉心,瞬間從六樓高度直落而下,造成脊髓損傷。還在復元的他,就被醫生宣告下半生都得坐輪椅,這一惡耗並沒有澆熄謝智聰的生存意志。生病期間腦中的血塊未除,使得他一度無法控制情緒,他表示:「那時神經失控,一直狂哭、狂笑,根本停不下來。」

從受助到助人 替脊髓損傷者打氣

返鄉靜養時期,謝智聰在鄉下突遇一群陌生人跟他傳福音,雖然對教義還不熟悉,但是在牧師與弟兄姊妹的關照下受洗為基督徒。平時的生活照料都仰靠二哥打理,得知低收入戶可以申請居家看護,謝智聰於是與哥哥北上移居,以減輕二哥的負擔。三年過去了,謝智聰腦部逐漸復元,他開始到台大醫院的復健科走動,主動關心脊髓損傷患者,教導新患者如何申請社會福利;遇到老病患,則彼此慰藉。謝智聰從受助者轉而成為助人,是他生病以來,再次感受自己還有能力給予。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0身障運動會  

整理/陳玠婷

我們活在上帝的愛裡,一生受到祝福與恩賜。伊甸30周年很短也很長,但是身心障礙者對本身卻是一輩子的事情,30年,與伊甸基金會建立連結的服務使用者、志工、同工,無數。每個人在伊甸基金會各自擁有不同的回憶、建立不同的感情,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月刊集結八則感言錦集,希望讀者與伊甸一同帶著喜悅的心情,回顧過往、看向未來。

1 愛在伊甸,值得!

王剴鏘(伊甸第八/九屆董事長,20032009)(擷取)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083劉姐的手  

文/陳玠婷

民國71121日,伊甸基金會成立伊始,至今已30周年,從兩個半同工到兩千名同工,服務過難以計數的弱勢族群,這些都是各界捐款人、志工、同工的支持,得以讓伊甸不間斷服務,堅守伊甸家園。

30歲,是一個步入成熟穩定的歲數,在 神的引領下,伊甸基金會在服事社會的道路上走了30年,服務使用者、同工、社會彼此扶持才有如今的成果, 神的恩典讓我們親手雙捧豐碩果實,也使我們學會謙卑與付出,因著 神的愛,將創辦人劉俠帶領到眾人面前,使我們明白愛沒有極限。在伊甸大家庭中,2000名同工分散在台灣各個角落,為著照顧不同需求的服務使用者,他們站在第一線上,眼裡所見、雙耳所聽,與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不同,他們堆疊著愛心與耐心,手中做他人避之不及的工作,卻依然無怨無悔地做好每件事工,而在他們的背後,更有撐起保護傘的後勤同工,協助服務使用者找尋資源,獲得社會、企業、政府的支持,30年來因著無數同工的參與,才能成就今日的伊甸。

30年間的大小事細數不完,當我們回憶共同走過的路,箇中的酸甜苦辣難已言表,從立案、經營方向、籌募資金、深耕服務與轉型,幾經轉折,難免感慨,難免疲倦,但是種種困境,依靠信仰支持與服事的決心安然渡過,讓伊甸的規模從地方性基金會到全國性基金會,服務對象囊括身心障礙者、新移民、弱勢社區孩童等,照護並扶持就業、為弱勢族群向社會發聲,這伊甸園似上帝應許之地,讓更多身心障礙朋友透過福音與福利,重新找回生命價值,也讓服事的同工有了自我圓滿的機會。

在創辦人劉俠、歷界董事與執行長帶領下,伊甸時刻反思一社會福利組織的定位,無論是社會中亦或是組織間,隨時調整腳步以順應社會需求,只因為過去的伊甸、如今的伊甸與未來的伊甸,都謹記著初衷,代代傳承伊甸園的理想─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繼續做服務使用者與社會的橋樑,一生沐於上帝恩慈之中。伊甸30周年,生日快樂!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錦萍 

一派瀟灑,有著藝術家風格的屋希耶澤─阿哲,撥動手中的西塔琴,讓印度風味的琴音,頓時成為敬拜詩歌,東西融合的樂音,就如同他所言,不拘泥於形式,只要心向著上帝,就能悅納祂。

IMG_0200  

印度有一種樂器叫做「西塔琴」,樂音空靈繞樑,而聽到用西塔琴彈奏詩歌「奇異恩典」,更令人感到驚喜。原住民名為「屋希耶澤」的阿哲,就是這位使用西塔琴來敬拜上帝的音樂人,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為什麼會學西塔琴?」

「本來要買搖滾樂的,結果買錯了。」因為這個簡單又誠實的理由,讓阿哲從原來的排斥,到逐漸喜歡上這個音樂,甚至後來拿到獎學金遠赴印度,不僅學習音樂,去熟悉背後的音樂文化,更在過程中清晰了心志。

信仰觀點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過園藝,療育員工內心的傷痛  

 文/陳玠婷

11月初,南方伊甸園從溫暖的屏東捎來消息,繼去年獲得勞委會多元就業金旭獎中的最佳發展潛力獎,今年不負眾望地以「南方伊甸福利園區設立企劃」獲得最佳社會經濟發展獎,看著一片人煙罕至的荒蕪土地,在短短2年多時間裡成為綠意盎然的園地,無疑是對所有南方伊甸園同工們最好的肯定。

提供弱勢族群就業機會

成立南方伊甸園其來有自,在莫拉克風災過後,伊甸基金會為照顧家園受創、工廠關門的在地災民、社會勞動者、弱勢族群與身心障礙者,協助他們重新找回生活而設立,提供就業機會、產業重建等服務。目前,在3甲土地上規劃發展精緻農業、觀光旅遊、文化創意,未來更可能朝醫療照顧發展,讓南方伊甸園成為在地綜合性的園地。

以園藝為出發點的園區,未整地之前沒有人敢獨自靠近,到處都是雜草叢生,不時有老鼠、毒蛇藏匿其間,園區主任李澄權說:「我們整理園區的時候,隨時都在戒備,因為我們曾經抓過眼鏡蛇。」雖說整地過程艱難,可勝在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123-23  

文/蘇麗華

在速食店服務的身障員工小伊(化名),早上八點便開始一天的工作,服務外場與清潔工作都難不倒她,在主管眼中,她是一位動作迅速又確實的人,每一處都打掃得非常乾淨,她認真的工作態度,連一般人都望塵莫及,不僅贏得優秀員工楷模獎;今年更榮獲桃園縣政府「傑出模範」身心障礙者獎項的肯定。這一份榮譽,讓小伊內心感動得久久無法言喻。

二十歲的小伊,領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家中三姐弟除了她之外,母親和一位弟弟皆患有智能障礙,家裡開銷全仰賴父親開修理腳踏車店為業。畢業後,原本小伊一度被評估為應進入庇護性就業,所幸一年前經由伊甸桃園職業重建中心就服員的媒合下,順利進入職場且穩定就業,不僅開始分擔家計,更成為麥當勞速食店的正式員工。

笑臉迎人 拉近與人距離

來到陌生職場,個性內向的小伊不善表達,但是她活用她的金字招牌─笑臉迎人,周遭的人不僅容易被她所感染,甚至拉近距離;不時對她噓寒問暖或是加油打氣,讓小伊感受各方的關心,而能漸漸融入職場友善環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雅錦投入部落 創意教畫

原本擔任服裝造型師的張雅錦,搖身一變,投入原鄉部落教孩子們拾起畫筆,描繪生活經驗,生動的畫作述說著每一個動人的部落傳說,也歌頌著每一段脈落相傳的原民文化。

文/蘇麗華

 來到花蓮水璉教會,張雅錦在課堂上給予部落孩子指點。  

 

在偏鄉部落的教室裡,空氣中播放著原住民音樂,孩子們一邊哼唱一邊作畫;另一頭,有孩子索性直接趴在地上塗鴉。張雅錦老師率真、隨性的教學方式,開啟了部落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創意,成就了一張張意想不到的傑作。三個部落的孩子共同打造的《後山小手印》一書,是他們半年來努力的成果,更是他們傳承原民文化的最大驕傲。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397-聽完故事,小女孩認真地畫下八頭蛇的傳說。

文/蘇麗華

在原鄉部落,耆老圍著一群孩子訴說著動人的古老傳說,一條八頭蛇每年都會來到村子吃掉八個女兒家的其中一個女兒,為了解救僅剩的最小女兒,獵人想了一個計策……部落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小女孩拿著黑筆將故事畫下來,畫中有八頭蛇、八個小米酒陶甕,美麗的傳說已深深烙印在孩子們的腦海之中。 

原鄉部落少數有拼音之外,幾乎沒有文字,文化傳承多半都是由耆老透過口述、歌唱、舞蹈的方式作教導,一旦老人家過世,文化也跟著失傳。為了保留原民文化,讓新一代的部落孩子能朗朗上口,伊甸「小象展翼弱勢社區象圈工程計畫」出版《後山小手印》一書,聯合花東地區三個不同族群的部落──阿美族的水璉教會、布農族的桃源國小以及排灣族的大武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導入專業繪本師資,帶領部落孩子完成這一本屬於自己部落故事的圖文故事書,成為多元才藝展現的另一個代表作。

排灣族的長老,是原民文化傳承的要角。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54  

文/陳玠婷

福衍的右手指,有長期捏著煙的顏色,一種難以言喻的顏色,就好像你透過這樣的印記能夠看到過往他抽煙時的情緒似的。每個人都需要排解情緒的方式,因此即使知道福衍抽煙,也不會勸戒煙,只希望他能夠多照顧自己身體不要生病才好。

DPP_0110

(知道她們在做什麼嗎?身穿白袍的微微,從精障者的角色轉到精神科醫生的角色,替觀眾問診)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102  

文/陳玠婷

上月中旬參加活泉之家、真福之家舉辦的展覽活動─誰。傲慢與偏見,會後深深覺得自己經歷一場精神洗禮,預料之外的好養分,那天我真如活動的目的所說:打破對精神障礙者的偏見與藩籬,佩服他們的精神與能量是多麼源源不絕。

一走進展場,入眼的是一面與牆等高的黑板,上面毫無順序地寫滿─神經病、瘋子、不如死掉、關起來、難過、我盡量不惹麻煩、不要住我家隔壁等字眼,就像尖銳無比的刀鋒戳心窩似的,很難過。這時候才知道我們平常與朋友玩笑時說的字眼,對精障者是很大的傷害。

當然,精神障礙者發病時會讓一般人恐懼,因為我們無法預測他們下一步會做什麼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無法掌握的事情,人類就會產生恐懼。那天在現場,我看到的精障者們都是穩定且笑咪咪的,讓我放心之餘,更發現他們在穩定時,其實與一般人一樣,溫和、聊天、輕鬆,且勇於表現,我為自己的發現而高興,因為他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將我的偏見卸下,願意認真、平等對待他們。

整個展間分了許多方塊,「真人圖書館」、「公民記者」、「藝術創作」、「文字記述」、「布偶劇」、「瘋狂曉歷史」、「我們和你一樣要就業」等,每個地方展現的風格不盡相同。很多時候,我們會懷疑身心障礙者他們能夠作什麼事情,而我到伊甸服務之後,也才慢慢瞭解,他們的生活雖會受到一定的侷限,但卻不是封閉,只要他們願意就能成就很多與一般人一樣的理想。回歸正題,上述的展區我對真人圖書館留下極深的印象,因為我的「對話書」是福衍。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