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我的半癱人生

那一年實值33歲,突如其來的中風癱瘓,徹底瓦解了鄒哥的前程。沮喪、埋怨、暴躁迎面襲來令他痛苦萬分。因著神他有了轉變,跟隨祂的帶領他重新振作,在事業上一點一滴拼湊出屬於自己的藍圖。

文‧攝影│蘇麗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障女孩的烘焙人生

先天的眼疾障礙,並未阻擋佳宜對烘焙的喜愛,為了她,洪翠梓說服了連鎖咖啡店老闆讓她工作,雙方彼此配合建立適合佳宜的工作環境,甚至連工作時間也考慮進去。而佳宜努力工作的表現,老闆都看在眼裡,稱讚她認真做得好呢!


文‧攝影│陳玠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歲智力  扛起一家經濟


青年時期出重大車禍的阿垂,從鬼門關前救回來後,心智、生理都需要重新適應,這個過程對他來說非常難熬。不過,他不放任自己憂慮下去,不放棄找工作的機會,在伊甸的幫助下,最近開始穩定工作成為家中的支柱,他感激眼前的這一切。

文│顏素蘭   攝影│陳玠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工助他一圓街頭藝人夢


「當上帝關起一扇門時,必會開啟另一扇窗。」社工王姿琇如是鼓勵著身坐輪椅的阿華,並帶領他成功考取街頭藝人證照。比起社工與服務個案間的關係,他們的情感更像是夥伴與朋友。

文|賴慶榕 攝影|李蒼瑀 照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障就業 職人精神不滅


無論怎樣的障別,歷經多麼消沉的歲月,在友善職場環境、就服員與社工熱心協助裡面;他們重拾對工作的專注與熱忱,成為各行各業的職人,彷彿重獲新生的喜悅。

文|賴慶榕 攝影|李蒼瑀、蘇麗華、陳玠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星慢飛兒的境遇

宜蘭三星鄉的保守民情,外地人長期接觸才能感覺得到。而黃保諭牧師在地長期深耕18年,看盡許多三星家庭的悲歡離合,也從中看見早療兒童的需要,去年年初,他與伊甸宜蘭早療單位合作,推展親職教育和篩檢等概念活動,目前小有成效。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山部落的美麗與哀愁


位於蘭陽溪上游,有著南山泰雅族的原民部落。在教會孩童們手舞足蹈與美妙的歌聲中,令人彷彿置身烏托邦的感受。從中,我們同時也觀察到疑似發展遲緩的孩童,藉由活動以達到療育的需求。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在濱海公路旁


宜蘭依山傍水的景色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在繁榮的背後,誠誠的家庭環境與這片榮景形成強烈對比。一個少了父母關愛的孩子,與曾祖母相依為命。發展遲緩的他,正一點一滴的療育中,他是曾祖母唯一的盼望。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立婉尋找山中慢飛天使


有多少偏鄉孩子需要早療服務,卻在家長沒有觀念或者苦無資源下,自行長大?游立婉為了將早療帶進偏鄉,常常開車出發,獨自徒步在部落田野當中,去尋找慢飛天使。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高山部落拓荒早療


宜蘭的三星鄉到海拔1600公尺的大同鄉南山部落,從平原到高山都有伊甸早療服務的足跡。吳淑育與同工深入社區發掘慢飛天使,將療育資源帶到他們身邊,跟上學習的進程。對她們來說看到孩子進步,就算再累、再苦一切都很值得。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