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阿泉阿公開心地與照顧服務員打招呼。)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這天陽光燦爛,一輛交通車駛入嘉義縣私立頤福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簡稱嘉義頤福),「阿公、阿嬤來啦!」隨著照顧服務員(簡稱照服員)熱情招呼,長輩們帶著笑容走下車。
(圖說:阿泉阿公開心地與照顧服務員打招呼。)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這天陽光燦爛,一輛交通車駛入嘉義縣私立頤福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簡稱嘉義頤福),「阿公、阿嬤來啦!」隨著照顧服務員(簡稱照服員)熱情招呼,長輩們帶著笑容走下車。
(圖說: 「小太陽」阿嬤在日照機構參與健康操,動一動身體。)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每到台中新社香菇盛產期,就是農忙的開始。香菇一摘採,一群中老年婦女圍坐一圈,趁新鮮開始「剪菇腳」。86歲的「小太陽」阿嬤坐在三峽北大社區長照機構裡,遙想當年打零工的景況。一把年紀,仍不減她工作的熱情,率直地說:「加減賺啊!」
(圖說:陳明輝牧師彈琴敬拜 神。)
親愛的代禱夥伴收信平安:
過了中秋節,早晚的氣溫顯著的涼爽許多,眼看著冬天就在轉角處了。沒想到,這兩三個星期,秋老虎下山來了,每天氣溫最熱時也都在攝氏30度徘徊,還好,已經不像夏天那麼的悶熱了。
10月,對我個人而言,是一個特別的月份。6年前,我轉換了事奉的跑道,以「走出教會的圍牆:敬拜、佈道、培訓」作為我事工的異象,就在2018年的10月1日,啟動了我的個人佈道工作型態,可說是我事奉生涯的另一個起點。4年前的10月1日,我和嘉玲在上帝和眾親友的見證下,立下了誓約,願意一生一世走在一起,共組家庭,自此她走進了我的生活,參與我的事奉。所以,10月是值得我感恩的月份。
(圖說:伊甸新竹縣北區輔具資源中心職能治療師李毅宏(右)為民眾說明輪椅使用方式。)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維綱
8年前,李毅宏原本在兒童復健診所擔任職能治療師,因為希望深入社區服務,在因緣際會下,來到伊甸基金會新竹縣北區輔具資源中心(簡稱輔具中心)任職,開啟服務民眾的新篇章。
(圖說:櫻花媽媽(白衣)引導狗醫生櫻花與伊甸基金會香柏樹社區日間照顧的身障青年互動。)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當青年們紛紛問著:「老師,櫻花(狗醫生)什麼時候來?」、「我想抱抱櫻花。」伊甸基金會香柏樹社區日間照顧服務中心(簡稱香柏樹日照)的教室裡,身障青年們言語間充滿了期待。他們早早就聚集在教室,眼神閃爍著興奮,期待著狗醫生櫻花的到來。
口述/劉俊緯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Q.在從事社工之前,曾經有和精障者近距離相處的經驗嗎?
如果說職涯來說,在活泉之家的經歷都是直接跟精障者的接觸;那在生活中,像我小時候,在路邊或者是在超商、公共場所,可能會看到有人會自言自語、對著空氣講話,或是經過有些蓬頭垢面、衛生習慣沒有那麼好的路人時,長輩可能會跟我們講說:那個人怪怪的,或是那個人有點狀況、不要靠近他等等。我們往往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認識跟自己不太一樣的人,而這中間也可能包含了生病的人。另外,我自己本身的訓練背景是一名社工,在來到伊甸活泉之家之前,我有做過社區的個案管理員的工作,我的服務對象裡面有大約四成的人是有精神疾病的診斷,但我們的工作過程中,常常都是很任務取向,比如說他們一定要去吃藥,或者他們一定要表現出一個很乖的病人,或是障礙者的樣子,我們才能夠給予所謂的支持或協助,這比較是從一個服務供給者,或者是一個訓練的過程中,思考怎麼去處理問題的角度。唯獨是到了活泉之家,才有對精障者有更多不一樣的認識跟觀念的改變。
(圖說)本集專訪施以諾博士(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跨專業長照碩士班主任、伊甸基金會監察人)與伊甸活泉之家劉俊緯主任。(攝/簡瑞廷)
來賓/施以諾、劉俊緯 主持/詹慶臨
文|朱聖恩 攝影|徐士堯
「我和林青霞是同年代的,她讀金陵女中,我讀恆毅中學。我們初中就認識了。」楊潤琳回憶學生時期。
「後來,我去美國,她還有來找我……」七旬的他,聊起過往青澀的情緣。
(圖說:伊甸在基隆服務邁入25周年,舉辦「愛.無礙友善日」慶祝活動。)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基隆25周年生日快樂!」在主持人的高喊下,伊甸的長官與社會各界的代表齊聚一堂,呼籲「共好同行 幸福共伴」,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活動不僅象徵伊甸深耕在地有成,也攜手各方為基隆的未來注入更多的活力,共同打造有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