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阿玉阿嬤全程參與下午三明治點心的製作。)
阿玉阿嬤為人親和,旁人提到她總是用台語稱呼「那一位笑面的。」足見她的好人緣。來日照之外,她的興趣是種菜,時不時地將收成分享給日照的朋友與街訪鄰居吃,聽到大夥兒回饋「好吃」的聲音,就是她快樂的泉源。
「我種菜40-50年了。」話題聊到阿玉阿嬤的菜園,她的眼睛都亮了起來,「我都是用有機肥,菜要種得好,要曬到日光……」她喜孜孜地分享她的專業,希望把一輩子的功課毫不保留地傾囊相授。
(圖說:阿玉阿嬤是一位開朗的長輩,笑容總是掛在臉上。)
平時一個人獨居,偶有孤單的時候,不過她卻很懂得生活。過去,她白天到社區找人聊天,有時鄰居會到她家串門子,串起彼此的情誼。為人謙和的她,從不跟人計較,「我活到這把年紀,沒有跟人起過衝突。」她總是勸人或當和事佬,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她用慣有的台語一言以蔽之,「一生沒多久,有緣在一起。」凡事看淡,夫復何求,是她的人生哲學。
平常沒事就去巡菜園,一畦田地成了她的生活重心,拔雜草、澆水、施肥等,生活怡然自得。
一年,阿嬤在家突然小中風復發,幸好無大礙。這場意外,讓家住台北的70歲女兒擔心了起來,開始幫媽媽找日照中心,生活好有個照應。
四處尋覓之下,女兒考量伊甸鶯歌大湖社區長照機構不僅離媽媽家近,環境又好,庭院設計,讓老人家可以適時發揮她種菜所長。兩人參觀後,便決定讓媽媽來日照中心上課。
阿玉阿嬤原本生活無拘無束,一下子要按表操課,適應了一陣子。幸好朋友從陌生到熟悉,阿嬤跟大家有說有笑,心跟著開了。
(圖說:工作人員陪伴阿嬤行走,維護她的安全。)
說到上課,阿嬤是標準的模範生,「她有事才請假,幾乎不缺席。」照服員表示,她早已把日照中心當成自己的家一樣,連假沒來上課,還會想念中心的工作人員和同儕。
聊起阿玉阿嬤來日照後的改變,照服員指出,她剛來時,由於做過人工膝關節,步態稍微緩慢,常常走一段路就要休息一下。在體適能課及多元活動的訓練下,阿嬤的下肢肌力進步許多,甚至爬樓梯都不用特別休息,就連膝蓋彎曲角度都比之前還要好。
拜訪這一天,長輩進行烹飪課,阿玉阿嬤從頭站到尾,體力過人。社工鄭玟芸表示,她平常種菜都需要拿鋤頭翻土,練就她的好體力。
(圖說:阿玉阿嬤忙著煎蛋,準備三明治的餡料。)
活動過程中,照服員講解法式吐司的製作步驟,大夥兒邊做邊問。阿嬤有條不紊地一會兒烤吐司,一會兒煎蛋、煎火腿等,最後將所有餡料組合成三明治,頭腦非常靈光。
好客的她,深怕有人沒有吃到點心,四處招呼,還擔心大家吃不夠,詢問:「要不要再拿一個?」用熱情款待每一位訪客。
對於阿嬤的表現,鄭玟芸說,平時阿嬤在家盥洗都自己來,不假他人之手。來到中心,她適應很快,非常融入活動當中,「大家一起上課、做運動、交朋友,對中心非常有認同感,比在家有趣多了。」
問阿玉阿嬤有沒有什麼煩惱?她笑言:「我都當祖母了,有何煩惱?」又自顧自地接話:「我不煩惱。」講完,她露出微笑,喜樂充滿在她臉上。無憂無慮,是她每一天的生活寫照。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3.12.14 442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