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01

文|朱聖恩 圖|深夜日常

 

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lliance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aiwan Aid) 6月份舉辦了亞洲NGO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國際發展論壇,以「鉅變時代:NGO的韌性、創新、影響力」為主題,廣邀多國NGO團體分享在地服務經驗。

 

而在專題研討「鉅變時代下,數位轉型對NGO的影響及改變」中,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慷慨分享數位轉型的經驗談,盼望有助各領域的非利組織善用科技工具、跟上時代浪潮,讓專業的服務更能不受地域限制。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以下簡稱羅慧夫)執行長陳依伶娓娓道來20年來的數位轉型歷程。羅慧夫創會宗旨與使命是幫助顱顏患者及其家庭,由於服務使用者小眾,規模屬於中小型的NGO,也因組織較小,沒有IT部門的編制,20多年來只有一位兼職的工程師。故此,羅慧夫積極參加科技濃湯、開放文化基金會等外部單位的分享會,期望透過科技資源的更新及數位轉型,讓員工不用再將時間耗費在許多紙本作業上,進而提升工作效率。

 

不過,這番心意員工未必領情。

 

主因在於總計40多位同仁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社工,他們平日為了連結資源、協調個案,工作量已經很大,還要額外花時間學習使用新工具、新軟體,自然引起不少反彈聲音。

 

其實回顧羅慧夫使用科技,早在初期只有2名同仁的時代就開始,當時因得負責回答所有罹患顱顏疾病的問題,到了假日,更考量顱顏新生兒的家長若遇到問題就無人可諮詢,因此結合了超商和醫院的傳真系統,家長在非上班日也可收到有關如何哺育唇顎裂孩子的傳真衛教。不只有衛教單張,一到上班日,家長還會接到社工來電關懷,追蹤後續狀況。

 

至2000年架設官網、建置顱顏百科,便利家長隨時查詢相關資訊。優化服務之外,羅慧夫也構思如何在人力有限的前提下,利用科技擴充資源;2004年,嘗試在官網上發布活動訊息邀請民眾參與,同時發行電子報,以月刊雜誌形式報告服務近況,隔年再推出部落格,向捐款人和社會大眾分享軟性的個案故事。期間逐步與捐款人溝通以線上閱讀取代紙本月刊,降低印製和郵寄的成本,亦可兼顧環境保護。

 

除了主要的媒體經營,同時還穿插推特(Twitter)的短篇推文、以噗浪(Plurk)向網友問安,並使用Facebook開心農場導入與潛在捐款人互動的思維。可運用的數位工具雖多,但羅慧夫始終沒忘記—官網才是最重要的數位基地。

 

對外部的數位溝通求新、求進步,內部更不能原地踏步。轉型過程雖有陣痛,持續跨出去,很多一小步加總起來就是不容小覷的大躍進。

 

2008年,羅慧夫盤點數位轉型的過程,發現社工素來以紙本製作個案紀錄。常見顱顏患者有南、北就醫的需求,分別需要兩地社工服務,也常出現社工詢問個案重覆問題的情況,對人力都是耗損。於是主管階層蒐集在第一線所遇到的問題,手把手教學,全面學習將資料上傳雲端共享。如今,這套系統已使用將近20年,學無止盡,羅慧夫思索如何將蒐集到的這套大數據,轉化為更有助益的運用。

 

陳怡伶笑稱,COVID-19「改變工作人員的腦袋」,疫情嚴峻期間,形成普遍在家上班的工作型態,同仁之間或是與個案之間的聯繫轉向視訊,為防疫,就連兒童夏令營也以線上形式舉辦。一路走來,她觀察到第一線同仁的抗拒漸緩,從前推動數位轉型是由上層到基層,當同仁習慣使用數位工具後,則會自發性地使用line生活圈、Microsoft 365 App,漸漸數位轉型也逆向地由下而上。

 

然而,縱使有大幅的進步,數位轉型畢竟是沒有終點的道路。例如,志工App雖已製作完成,可是羅慧夫的志工以中、高齡者居多,硬體到位,人的思維和習慣尚須培養,仍待搭起世代數位落差的橋梁。

 

論壇Q & A時間,與會者提問,許多中小型NGO及社會企業,和羅慧夫一樣沒有IT部門,政府是否能幫上忙。羅慧夫認為,政府既設立數位發展部主事統籌數位治理及其基礎建設,後續也應盡其職責,在各項合作會議中提供培力專業人才的協助和建議,共同為社會盡一份力。

 

另也有與會者提問,科技為服務使用者帶來更多便利性,但是否也模糊了工作與休息的界線?例如,個案在社工的下班時間仍在線上提問題,此時應該要回應嗎?對此,羅慧夫表示數位工具有助服務便利性,但也要兼顧勞動權益。非上班時間,一般以系統自動回覆,待上班日再正式回覆。系統回覆仍輔以適度人為監控,如遇緊急狀況即向上報備主管處理。人應使用科技讓服務更便利,而非被科技挾制,是數位轉型不可忽視的一環。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NO. 437 2023.07.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