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輕軌前往於淡水的小羊苗庇護工場準備上工,這是屬於小育每個上班日的日常。六年前進入庇護工場後,原先害羞內向的他逐漸找到自身的職位取向。現在面對人群更能展現自己大方的一面,並樂於分享他在工作上獲得的喜悅與成就。
文|許幀貿 圖片來源|許幀貿、伊甸公關中心
小育受限於中度智能障礙以及肌肉萎縮症的原因,理解能力相對一般人慢、行走時比較吃力。剛進入社會時到了一般職場做過包裝、烘培、洗車等工作,當時性格內向的他不擅表達,又因工作難以適應,遭受無端的嘲笑與歧視。
感受現實社會冷酷的那一面,小育更加封閉自己。當時小育的媽媽因此感到擔心,後來得知伊甸要成立小羊苗庇護工場,她不斷追蹤庇護工場進度和申辦就業相關辦法。在伊甸及職業重建單位協助下,小育終於進入了庇護工場穩定就業,如今在小羊苗已經邁入第六年的職涯。
各式手工藝 都有來自真心的溫度
小羊苗庇護工場是伊甸基金會設立的第一家文創型庇護工場,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多資源學習及就業。製作的產品包括羊毛氈相關產品,如花朵、手工皂;皮革類像是飲料提袋、皮帶等等。透過專業老師的帶領,訓練手部精細動作技巧,並引導員工發揮創意,將想法融入於產品當中。
(圖說:小羊苗庇護工場擺設庇護員工們用心製作的商品。)
各式各樣的手工藝不僅僅是漂亮又實用,更感受到了純手工的溫度。如今小育已經能在自己的領域中獨當一面。帶了小育五年的教保員林建旭組長說:「小育是我們的主力,羊毛氈做得最漂亮!」
林組長表示,看著小育一路成長,能感受他與剛進來小羊苗時的差異。以前的他內向不敢開口、對於學習方面沒有自信心。在經過職業輔導後,技能慢慢成熟,現在能看的到他在手工藝上展現細心的一面。
聽完組長的描述,就連小育都笑說:「以前別人問我問題,我就跑了!」觀察到自己的改變,小育回答得自然。不過這樣的一句話,能看出他對於自身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敬業樂業 因肯定而獲得成就感
小育有癲癇的疾病史,平時會以吃藥穩定病情。然而過於疲憊時癲癇還是有可能發生,他很注意自身的狀況,小育這麼描述:「有些人的情形是會直接倒下去便口吐白沫。我則是可以意識到癲癇要發生了,因為當下腦袋會一片空白。這時我手上有針等危險東西一定會馬上放下,然後讓自己休息。」
特殊狀況除外,小育在製作商品方面的產能跟效率都很高。舉手工皂為例,小育一天大約能做150個。不過有時做太多手會痛,大概就做80個左右。林組長回憶,有次企業來了一筆2萬多顆手工皂的訂單,當時重心就倚賴在他與老師身上。雖然辛苦,卻著實讓庇護工場員工們能充分發揮自身價值,感受來自外界的肯定,因此樂此不疲。他們內心則是收穫滿滿的感動。
擁有選擇的力量 勇敢追夢!
這天,小育來到了台北市NGO會館,現場他被交付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參與2022年伊甸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有你挺,我無礙」記者會。除了分享自己的故事經歷外,還擔任示範製作羊毛花的重責大任。
記者會開始前,幾位工作人員及同工與小育閒聊。問道:「會不會緊張?」他充滿自信的表示:「不會,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大場面了!」
而當被關心到「小育,你太瘦了,要多吃點!」,他則搖搖頭回應,自己腳不方便,醫生告訴他需要控制體重,所以也不能太重。「體重需要在55公斤以下。」而平時他會至診所做物理治療,以維持下肢的基本功能。
活動輪到小育上台分享,林組長扶著他一同走到記者會台前。小育大方地分享自己在小羊苗的經驗,同時呼籲社會大眾:「我想跟大家說,我們身障者並不是只能在家裡什麼事都不能做,而是可以跨出第一步去庇護工場工作的。雖然說我們的學習能力沒有辦法像一般人那麼快,但是我們都肯學習。我也希望社會大眾能看到……我們是能做出很好用的東西的!」
剛說完,又笑著補充,「你們等一下就可以看到了!(指製作羊毛氈花)」,台下給予小育肯定的掌聲。
到了手工DIY時間,小育化身為小老師,細心教導公益大使陳庭妮如何製作羊毛氈花,展現平時在庇護工場能擔當重任的認真模樣。他要將花朵送給最愛的媽媽。因為媽媽身體不舒服需要休養,現在照顧角色有如切換般,而懂事的小育都明白,總是說著要為媽媽分擔家計。相信這樣看似平凡卻不簡單的夢想,小育能夠慢慢實現。
打造友善無礙環境
伊甸執行長鍾彥彬表示,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者的照顧重擔,協助身心障礙者實現充權,發掘自我優勢能力,訓練生活自理及培養職業技能刻不容緩。伊甸期望各界能夠透過支持,聽到大家的聲音。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2.07.05 NO. 42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