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的百種人生
伊甸在殯儀館與醫院的服務
小年夜的凌晨地震,震碎了許多人的家庭與夢想,有些人不幸罹難,有些人受傷,也有一批人面對家人的離世正在悲痛。伊甸定位自己於第二線的支援服務,在殯儀館與醫院裡,提供關懷與資源的協助,希望盡己之力,陪伴他們度過這一關。
文|陳玠婷 攝影|李蒼瑀
伊甸在台南小年夜地震裡,因專業考量及考慮救災輕重緩急,一直扮演著第二線支持的角色,陪伴在受災民眾和罹難家屬的身邊,是每一位參與救災的同工們共同的經歷。
定位伊甸震災角色 開啟服務
殯儀館與醫院是伊甸第二線支援的重點所在,尤以擁有社工專業身分的同工們更是災後第一天,自願到這兩個地方幫忙,尤其社工林維理與楊臻頡第一時間就透過全國聯合社工協會,進入各地需要社工的地方,林維理說:「這時候災害現場要留給專業的救難團隊,我們的工作就在陪伴家屬,遞面紙、溫熱水、給予他們程序上的協助就好,有時候甚至不需一句話,就能達到效果。」這時候的體諒與察言觀色,是首要關鍵。
殯儀館經歷 看到生離死別之痛
伊甸台南職業重建中心主任張雅琪除了曾至災難現場替救難隊充電頭燈、關懷受驚嚇的服務使用者之外,她也在協助殯儀館值班的行列裡。她回想值班那幾天,表示那段時間好似過了許久,有點不真實,看著景行廳與相驗處的來往家屬與罹難者的頭像,她深覺生命有多脆弱。
社工在殯儀館的工作即是協助罹難家屬相驗過程、各種證明手續過程、紀錄救護車車號與屍袋號碼,還有最重要的陪伴,除了台南交通服務主任吳瑾涵之外,其他同工從未有相似經驗,但是他們在協助過程中毫無退縮,「沒有考慮過自己有沒有辦法承受這段過程,那時候只想幫助家屬而已。」張雅琪說:「是不是家屬,一看就知道了,譬如說家屬身上可能有明顯外傷,神色、表情都能判斷出來。」
若說起在殯儀館讓人印象深刻的家屬,張雅琪表示莫過於一位中年婦女同時失去丈夫與小兒子,在相驗區崩潰痛叫的情景。張雅琪說,罹難的丈夫先抵達殯儀館,她陪伴男方家人旁邊,指引方向並不干擾他們,後來家屬發現她的真心實意,才慢慢說起心情:「怎麼辦,這一家一口氣走了兩個人」,訴說心中的擔憂。過不久,載著兒子的救護車也抵達殯儀館,後頭跟著一輛計程車下來的是中年婦女與其弟家人,她渾身脫力,由弟弟背著進來;陪著家屬到相驗區時,張雅琪守在門外,只聽到裡頭的一聲尖叫:「我的兒子啊」就感到心酸難過,意外痛失親人的感覺恐怕是每人一生當中,都會感覺到疼痛之事。
「這時候安慰是多餘的。」張雅琪說,因此她對中年婦女說:「你要振作起來,把後事辦好,他們才能走得安心。」因爲這句話,對方才把咬緊的牙鬆開,重新撐起了自己。
堅守社工的角色 適度關懷協助的重要
而林維理在殯儀館擔任的角色則是全聯會與伊甸、政府單位彼此的橋樑,同時,他幾乎每天值大夜班,身為男生與現場指揮的他對自己有所要求,把罹難者家屬的需求擺第一。在如此高壓的狀態下,他對一位男性罹難家屬印象深刻。
這位家屬失去的是女朋友及其家人,林維理為了給予適當的空間,並未隨時跟隨在側,而是待在幾步之外,讓他知道需要幫助的時候,隨時都有人在。也因為這份體貼,抽完一支菸,他開口與林維理談起和女友和其家人的點滴,他們彼此像親人一樣關心,說著說著,原本緊握的雙手就放鬆了,心裡的情緒似乎有了出口,暫時緩一口氣不至於被壓垮;還有一位蔡先生,在這次震災當中,失去好幾位家人,包括岳母、妻子與小孩,他剛開始到殯儀館時非常冷靜,將每一個人的手續都辦好才將情緒展露出來,強撐至此,讓旁人也覺得痛惜不已。
林維理說:「家屬在這一階段,不需要我們的安慰及那些外人認為的幫助,我們能做的只有陪伴、聆聽。」同時他也表示,這是社工的價值,「雖然知道我的個性很適合當社工,但以前在國外實習、當志工的時候,我還沒十分確定,但是經過這次,我確定了。」
相驗室的另一頭,是擺放罹難者頭像與上香之處-景行廳。伊甸同工多數守在這裡,他們回憶有幾天她看著牆上的照片,數著人數,尤其開挖的那幾天人數一下子增多的感覺很不真實,他們也同時表示,在工作時無心管轄自己對此次事件的感受,全心投入家屬身上,直到輪值結束後,身心放鬆下來,才知道原來自己緊繃這麼久了。
醫院輪值 那些隱隱的巨大傷痛
在醫院輪值的台南職重社工組長朱慧英,與家人住在災區附近,隔天就到奇美醫院做社工輪值,為傷患的病房、住院資料更新,追蹤他們就醫的進度與進入病房關懷訪視與回應需求。「我對自己的要求即是關懷需要分寸,我不會要他們放下、重新開始,只會問他們是否吃得下、睡得好,讓他們自發性地談自己的心情。」她說。
她分享自己在醫院碰到的兩個傷患,其中一個向她敘述等待救援的那段時光,「我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光,牆倒下來那瞬間,我還聽見骨頭折斷、肉被撕裂的聲音。」雖然已被救出來,心存感謝,但是這些回憶還餘悸猶存,忘也忘不了。
另一位傷患則是男性傷患,傷及頸椎,他的妻子因重傷在成大醫院,才讀小一的女兒則是不幸罹難。朱慧英表示她到病房探望時,傷患總是笑容以對,告訴別人:「我的女兒前天在ICU走了,她去當小天使了。」他的偽裝堅強太過,所以朱慧英詢問看護狀況,才知道他每晚泣不成聲,朱慧英說:「未來的重建之路會很長,無論是生理性或心理性,都是條漫漫長路。」後來護理站共同以女兒的口吻寫卡片給他,說自己會過得很好等安慰的話,傷患才說:「以後要努力把女兒生回來。」
「發生災難後,才知道光線是很珍貴的。」透過伊甸同工口述那幾天的服務現狀,再次感覺到生命的脆弱與堅忍同時並行著,我們為著離世的家人振作,也為他們的離去而不捨。希望經歷這些創傷驚嚇之後,慢慢找回新生的氣力,開始新的生活。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8 期 2016.2 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