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基金會於1994年開始啟動早期療育服務,20年來從外展服務、時段療育拓展到到宅、日托服務,日益看見教育的重要性,並推動轉銜、融合理念。回顧20年早療一路走來,伊甸進行了一份融合認同度問卷調查,藉調查試圖瞭解目前家長對融合教育的接納度。

 融合教育認同度大調查  

文│許佳瑩  資料來源│伊甸基金會公關中心

 

我國推行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多年,民國八十六年政府訂定之特殊教育法中更詳細規範細則。如今,融合教育實行的成果社會有目共睹。今年伊甸基金會特別於畢業前夕,進行非正式問卷調查,探討目前學童家長對於融合教育的認同程度,一探融合落實現況。

 融合教育認同度大調查  

此問卷樣本多數來自公立小學,其中一般生與特殊生比為6:4;由資料分析得知,特殊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同度高達73%,一般生家長的認同度也有64%,顯示融合教育的觀念已普遍為家長所接受。   

 融合教育認同度大調查       

75%的家長認同融合教育其因可以培養孩子同理心、刺激學習,而有13%的家長認為社會本來就有不同的族群,所以認同融合教育;有12%的家長認為孩子一起學習不會受影響。在不認同融合教育的因素當中,有38%的家長擔心孩子課業受影響、跟不上進度,其次則擔心校園霸淩、同儕歧視(31%),以及認為特殊生需要特教安排(31%)等三大不認同主因。

 

     融合教育認同度大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從特殊生班級分布可看出,特殊學童就讀資源班或普通班的比例高達七成(資源班41%、普通班29%),目前臺灣於初等教育中實施融合的成效明顯可見。

 融合教育認同度大調查                                       

 早期特殊教育由普通教育分別出來,是因普通教育無法滿足特殊生的教育需求,但隨時代變遷,融合的思潮開始興起,社會教育學家認為特殊生成年後仍如一般生要面臨一般成人、一般社會的實際情境,故提倡融合,而伊甸資深高專楊玲芳更強調融合觀念的重要性:

 

1.回歸主流趨向常態化(normalization)

主張應有計劃地安排特殊生與一般生一起學習、遊戲。讓每個身心障礙者,盡可能在所屬文化中與正常人一同生活、一同受教育 (特殊教育法第十三、十四條「身心障礙學生之安置,以滿足學習需要為前提下,最少限制的環境為原則」)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4(CRPD)更明言訂定「政府需要確保具有平等獲得『所有階級融合教育系統』的機會,並提供身心障礙者合理的便利措施及個人支持服務,以促進其教育。」而世界身心障礙報告也強調讓一般生與身心障礙兒童在一個包容性的設定環境(inclusive setting)中接觸,長遠看來,能增加熟悉度並減少偏見。因此「融合教育是促進包容性和公平社會的核心。」

 

2.個別化(IEP)教育方案:

家長與導師、學校於學期初共同擬出一套孩子可實行並合適的個別學習計畫,並於期末鑒定、檢討修正。

教育局學前巡迴輔導教師王銀絲表示每位特殊教育學童必須經過教育部鑑定安置方能確定就讀班級,如此也能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環境。隨著教育界對融合重視度的提高,多項概念漸形衍生,也越來越多學校及家長應和融合體制,教育單位更開設研習課程提供各校師資進修受訓。

     

多年投入融合服務的伊甸高雄區區長楊意賢表示,早年台灣教育對身心障礙兒童並不友善,孩子到了適學年齡,常因還在包尿布而被學校建議「緩讀」拒絕,當年她提出「零拒絕」「就近就學」等呼籲,盼特殊兒也能擁有正常入學機會。民國86年伊甸鳳山早療中心成立全台第一所「融合實驗班」,多年下來慢慢看見特殊生與一般生互相學習都得成長,以至今日成果。

 

楊意賢亦提出,融合教育並非僅是形式上的將兒童放在一起學習,更要思考如何提升「質」的部分,讓特殊生的教育資源獲得支持,讓孩子們能在快樂中學習;亦非僅是將教育重心放在認知及成績上,更要培養孩子品格、責任感,提升自我照顧及分擔家庭之能力。而談到霸凌問題,教育局學前巡迴輔導教師王銀絲不諱言,闡述一般生中間即存在霸凌問題,而教導孩子保護自己及適時表達的能力是當務之急。

 融合教育認同度大調查    

由此份數據指出,特殊生家長對於學校提供的教育協助之反應,有5%的家長認為教育資源非常足夠,33%覺得足夠,41%覺得普通,16%覺得不足,5%覺得非常不足。

 

而特殊生家長期待教育協助改進之處,有18%的家長希望改進課後照顧班,其次是特殊教育課程(點字、手語、唇語或其他輔助之學習,占17%),也有5%的家長反應學校的無障礙環境不足,更有2%的家長表示科任老師對特殊兒認識不夠、2%的家長認為學校沒有提供學生情緒社交部分的教育資源...等值得注意的聲音。當然,不可忽略有3%的特殊生家長相當滿意校內資源,認為沒有需要改進之處。

 融合教育認同度大調查  

提及教育資源,王銀絲也表達輔具及教師助理員上的缺乏;就讀普通班的特殊生大多是肢障及罕病學童,他們特需輔具協助移位,及教師助理員在生活自理、情緒管理上的引導。

 

而從世界身心障礙報告中一項包容性回顧的結論可看到:「安置在特殊教育設定環境的學習障礙生學業成果略佳」、「在一般教育班級受教的重度智能損傷者社會成果較佳」等良好成果。美國小兒科醫生Dr.Miser領養了5位多重障礙的台灣小孩,除了專業的醫療改善孩子的生理機能,他更以不設限的態度教養他們,如今沒有手指的孩子彈著一手好琴,沒有腳掌的孩子凌空後空翻,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自然流露的自信。

 

存在於人際間的異質性,透過融合教育的實施可反應出來。融合教育的目的,是達成對不同個體的尊嚴、尊重,促進個人能力的成長及社區的成長,使人們在支援性的關係中學習、工作和生活(Perpoint(1989)提出)。「在教育大環境裡,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孩子都有他的潛能,如何刺激他讓他能發揮所能,是學校、老師及家長共同努力的方向。」自己所帶的特殊生拿到總統教育獎,王銀絲感動而言「看到孩子的未來,一切值得!」




 

++++++++++++++++++++++++++++++++++++++++++++++++++++++++++

《參考資料來源》:

世界身心障礙報告-教育篇

特殊教育法│教育部

檢視臺灣融合教育的研究與實務發展│張嘉文

當前我國融合教育施成敗相關因素之探討│高宜芝、王欣宜

政大發表的《特殊教育的定義與趨勢》pp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