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得知伊甸要開陶塑班,喜歡畫畫與手作的我,毫不猶豫就報名了,順利的參與這玩陶與畫畫的美好時光。來伊甸重拾一年學生生涯非常值得,沒想到它深深影響我的人生。

 

(圖說:徐雲秀因著參加陶藝班,愛上玩陶與畫畫。 )

文︱徐雲秀

 

在少年時代,我讀了劉姐的書(感謝玫瑰有刺),非常佩服這位大姐姐。之後,好友姜小玲和我分享在伊甸寫作班上課的收穫,又從廣播及電視得知伊甸為身心障礙者辦理許多戶外活動,如:大山營與大海營,這些訊息讓我對伊甸有更深刻的印象;很可惜這些活動我都來不及參與, 所以在 1986 年,得知要開陶塑班,喜歡畫畫與手作的我,毫不猶豫就報名了,順利的參與這玩陶與畫畫的美好時光。

來伊甸重拾一年學生生涯非常值得,它深深影響我的人生;師資陣容十分精彩,包括:張長傑教授教國畫、色彩學、藝術概論;江有亭老師教授釉葯、素描、轆轤成型;曾堯生老師教造型設計、色彩學;郭榮華老師教捏塑、實習課;還有班導師劉美夏負責輔導同學的生活與學習。同學們來自全省,老少皆

有,大夥兒齊聚樂陶陶。

 

另外每天早晨的晨更時間,也讓我很懷念,尤其是詩歌傳唱,我常唱到心暖暖、眼眶濕濕⋯⋯,特別是「感謝神」這首詩歌,「感謝神賜溫暖春天,感謝

神淒涼秋景,感謝神抹乾我眼淚,感謝神賜我安寧」,歌詞使我心生感恩,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幫助我開啟充實學習的每一天。

 

(圖說:徐雲秀教身障朋友陶塑。)

在伊甸我做過學生、櫃檯接線生、美工班助教、陶藝班老師,也在義賣事業部門作做過電話行銷及美編,當時我們時常自嘲:在伊甸,身障者要當非障礙者使用;而非障礙者要當「牛馬」使用。

 

除了伊甸之外,我也在多個機構教導陶藝,如 YMCA 、白鹿洞幼稚園、國語日報、武功國小等,體會教學相長的興味。能帶領一群人進入玩陶樂趣的領域,這是個人一生的志業,感謝伊甸為我開啟了一個樂陶陶的生涯。

 

Box:

*殘障特考女狀元

帶領徐雲秀進入伊甸的關鍵人物 姜小玲(照片前排右一),是寫作班 的學生,姜小玲是第一屆殘障特考女狀元! 二十多年前,姜小玲脊椎側彎,壓迫到內臟,又 因為脊椎開刀,導致內臟沾黏,當發現的時候已經為 時太晚,沒有等到就職通知,就因病過世了,這是大家很為她遺憾的事。

 

*不是結束,而是一個真正獨立的開始

/ 林美英、張淑美、徐雲秀

這只是一份小小的成績單,省視一年多來的學習與成長,從握住第一塊陶土開始,就有許多雙手在背地裡推動、鼓舞我們,希望日後能站得堅挺,不再仆跌。 自煉土、拉坯、上 釉、燒陶過程中,我們明白了美麗成形需要歷經試煉。人生亦然。學習是一條無止的路。這份小成績單,我們都願—它不是結束,而是一個真正獨立的開始。

資料來源:伊甸新蘆葦集-職業重建篇 2019.8.14  伊甸園電子報 390上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