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在2014年的今天,將近每四人中即有一位是65以上高齡長者,面對迎頭而來的老化社會,日本師法歐美,在1994年開始規劃長期照護政策,多年經驗累積下來,雖在財政與看護人力上仍有需調整之處,但日本如今已是全亞洲發展最完整之長照社會。

 日本銀髮照護  以人為本  

文|許佳瑩   照片提供|吳秀珍、截自「監察院參訪日本老人照護機構報告」 經委員同意使用

    近幾年來,「長照」這名詞開始在台灣社會出現,隨著高齡化社會趨勢逐漸成為大眾矚目的議題,長照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目前台灣多以入住型機構為主,少有居家或社區型照護資源。如何落實『在地老化』這幅未來理想圖?以臨近日本為學習對象,國內盛起一股「訪日」風潮,公私部門紛紛組織參訪團,汲取日本行之多年「介護制度」的寶貴經驗,做以參考借鏡。

 日本的老化社會及介護制度

     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的建立,是基於打造一個讓國民健康,生命有意義,能放心安老的福利社會。日本在1994年提出長期照護相關法案,2000年開始實施介護保險制度,以共同連帶理念,藉國民全體互助力量支持國家財政、進行高齡者介護,以期增進國民的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 ;介護保險為全民納保型「社會保險」,每位40歲以上的國家公民義務繳納,65歲後可依身體狀況申請使用,或40歲未滿65歲特定疾病(俱有因為與年齡有關疾病,如失智、帕金森氏症等)者亦可申請。

  「人最深沉的渴望不是只是活著,人需要活著有意義」多年深根日本,擁有第一線介護士實務經驗10多年的吳秀珍,早在日本2000年開始實施介護保險制度起就投入其中在台灣念的是貿易,從來沒想過嫁到日本後第一份工作竟意外加入在知名長照機構當中以販賣無農藥有機蔬果起家,『風村』發起人秋葉都子遠赴瑞士學習歐洲長照風範,開辦全日本第一個「Unit-Care單位照顧型式的老人療養機構,因為看見老人需要,服務適切成為國家制度領航,甚至日本天皇都慕名前來參觀;吳秀珍猶記天皇當年鼓勵的言語:「這些老人都辛苦您們了,這個國家要麻煩您們了。」到今日仍深受感動。

 日本銀髮照護  以人為本3日本失智症老人照顧多以團體家屋型式為主  

 

以人為本 Unit-Care

 有別於傳統團體式、效率型的照顧機構,Unit-Care (單位照顧 )強調在設施裡營造『家』的感覺,入住老人擁有獨立間,自行佈置打造熟悉環境;在硬體建築上,6-8人為一生活單位,中間是共用廚房、餐桌,四周圍繞單人房的U字型設計,加上刻著姓名的門牌更凸顯了個別照顧的貼心,老人有尊嚴生活的快樂,疾病發生率自然降低了!

 回憶剛進到『風村』服務,還不熟悉語言與服務時,曾經遇過一個失智老人在傍晚時喊著要回家,主管沒有禁止反而安排她隨行陪伴,走了社區一圈後,老人家喊累了願意同她回去,坐在『風村』裡心滿意足的說「回家了真好!」吳秀珍體認到老人對回家的渴望,若能被滿足必能免惶恐與壓抑,情緒健康了,身體也跟著健康。

 在長期臥床或需坐輪椅的老人照顧規劃上,Unit-Care的照顧模式不是直接讓老人坐在輪椅上用餐,而是會不嫌麻煩地將老人移至飯桌,讓老人腳採地板進食,增加他們心中踏實感;而對待失禁老人,為方便工作人員照顧,一般會讓他們24小時包尿片,在固定時間更換,但他們不這麼做,因自身生理時鐘同理,讓老人家於早晨定時如廁,竟有效的協助老人回復如廁能力!

    領隊代表參訪日本東北福祉大學多所附設介護制度指定看護機構,監察院陳進利副院長也有感而發:「這種小單位的照護設計比傳統型療養機構更顯人性化、更為尊重。」當地的年輕人相當尊重長者,溫和的態度與謙遜的姿態讓年青一代有機會學習耐性,更在與長輩相處的過程中得經驗與智慧的傳承。

   日本銀髮照護  以人為本4    

日本老人介護機構「梅檀之杜」一樓出入口處  為挑高二層樓空間,職員辦公室正對玄關,採開放式設計                                        

                                                                                                 

日本長照  服務多元完整

 幾年後,吳秀珍又意外參與另一個大型保健看護機構,由醫療單位開設的老人保健中心一般的照護設施有不同的目的相對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專業醫師、護理師及復健師,提供入住者短期、高強度的復健計劃,目是協助服務使用者順利回歸社會,是醫院與社區的中繼站。

   在日本,醫療與看護的連結相當嚴謹,如沒有妥善的看護因應計劃,醫院不能隨意讓病患出院,必須評估病患身體狀況,居住環境狀況,確保看護服務到位後方能辦理出院手續。

 取得日本看護福祉大學學、碩士後,吳秀利用社區閒置民家經營小規模日中心長達五年。這五年間,滿腔的熱血、服務的熱忱讓她擁有不小名氣,她所服務的地區雖是僅有一萬兩千人的偏鄉,但整個村卻有高達1/3比例的老人人口(日本稱之為過疎地區),因對老人的愛及負擔,吳秀珍不被制度設限,甘心樂意的分擔許多超過制度的服務,譬如在制度上規定發燒老人禁止前往日托中心,但她仍會將他們接來安置在隔離房間照顧,或是請醫生前來為因受交通限制而無法自行就診的老人看病,更或著為每天只能在日托中心吃上一餐的老人額外預備早、晚餐;自願付出為她帶來意外回饋,曾有走失的老人記不得回家的路也記不得家人,只記得認識一個叫「吳秀珍」的]介護士。

   目前吳秀珍退離第一線,現為居宅看護經理人(Care Manager)。在日本,看護經理是國民與政府之間的重要橋樑,看護經理協助評估需求、撰寫企劃及申請服務,讓服務使用者免除面對嚴謹繁複的制度。 擁有雙國語言,華人背景的吳秀珍,更意外的服務了許多二次大戰後中國殘留的日籍孤兒,這些歸國後不諳日語又日漸老邁的海外二代,因此能感受國家制度對自己的用心

 日本銀髮照護  以人為本4日本老人照顧機構館內之家屬會客室

 

參訪日本  監察院副院長體認彼此相愛

 

    今年已72歲的陳進利副院長,儼然是65歲以上高齡人口的代言人,在親臨日本,實際體驗「在地老化」的照顧制度後,除表達對日本長照制度長達14年發展的敬佩外,更讚賞當地由人心真誠散發的友愛與互助,「我們不要只為自己著想,而是更要為整個社會,全人類著想,那這個社會就會更幸福。」觀察日本長照機構中高齡者臉上流露的安詳、喜樂,不得不讓人將幸福指數與人心中的愛做實質的連結。

    就如聖經所鼓勵:「要以弟兄之情彼此相愛,以尊敬之心彼此謙讓(羅馬書12:10 中文標準譯本)。」如何讓長者在地安老,活著有意義,能放心安老並滿足他們回歸社會、付出一己心力的渴望,是我們共同打造的願景。

 日本銀髮照護  以人為本2 

2008年監察院參訪日本東北福祉大學附設之多所老人照護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

《老人長照政策》-葉至誠 著

台灣新社會智庫-超高齡社會下之日本長期照護體系-陳玉蒼 著

監察院參訪日本老人照護機構報告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