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陶藝 張義明重生的力量

大學畢業典禮那一天是張義明人生的轉捩點,一場車禍徹底毀掉他的青春。歷經八年時間,張義明成功地復健,擺脫輪椅的束縛,重拾他熱愛的陶藝創作,更用陶藝拉近身障者距離,帶領他們細細品味陶藝之美。

20130829-50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捏陶過程,張義明全身使勁地出力,不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一件作品,絲毫嗅不出車禍帶給他的後遺症。攤開袖口的雙臂內側,赫然發現深深的開刀疤痕,長度足足從手腕延伸至肩膀;那是道無法抹去的傷痕,卻也是張義明重生的印記。

 前途似錦 車禍毀了求學夢

  時序回到1990年,自復興美工畢業的張義明,懷著滿腔熱血赴日留學,沒有語言基礎,連五十音都不會,便離鄉背景來到陌生國度。剛開始進入日本大阪語言學校就讀,課業的壓力與昂貴的生活費,逼得他得半工半讀,才得以維持。

 一年後考進京都大學美術工藝科,期間一堂拉胚課程意外開啟他對陶藝的認識,鑽研其中樂此不疲,甚至畢業時發表了商業設計和陶藝兩項作品。為了取得進一步的研修,張義明更考上和歌山研究所,前途似錦的他萬萬沒想到會因為一場車禍毀了他的求學夢。

 大學畢業典禮當天,一輛酒駕高速行駛的車輛將張義明撞個正著,全身九處骨折,緊急手術歷經十多個鐘頭,總算撿回一命。張義明昏迷兩天醒來,身體動彈不得,醫師捎來的惡耗:「往後得坐在輪椅上」,讓張義明難過得不能自已。

 笑看人生 用復健戰勝自己

  哭也是過一天,笑也是過一天,張義明選擇以笑面對接下來的人生。他回憶道,重創後朋友到醫院探病都不敢進房門,深怕他沮喪,反倒是他安慰友人不要擔心。「痛苦一個人承受就好,越過這個苦痛,就是我的東西。」張義明正面看待自己的處境,更用積極的力量進行復健。

 受傷期間,張義明每天用過早餐到病房熄燈便進行一連串的復健,別人就寢,他還偷偷爬起來復健。他深知,不這樣做,病情怎能好得快,同病房的朋友不禁對他說:「你每天做都做不夠呀!」最後連醫師都聲稱:「沒有看過這麼積極的病人。」

對陶藝熱愛不減的張義明,即便坐著輪椅,仍不辭辛勞到校上課,跟著恩師宮永東山習陶。無奈車禍的後遺症伴隨著他,身體疼痛加上捏陶使不上力,創作對他而言是一場體力的負荷。即便受挫,張義明不放棄自己暗自思忖,待身體復原他必定會重拾陶藝。

張義明認為人都需要懂得感激,飲水思源。  

用心創作 傳達感恩的心境

 一晃眼八年過去了,張義明奇蹟似地站起來,完成研究所學業的他,踏上教學之路。於田邊市神龍村的學校教授陶藝,平時教授對象從學生、老人之家到特教班皆有,舉辦個展時,強調用心體會和互動,讓民眾或是視障者都能觸摸作品,他希望將創作理念「感受、感動和感恩的心」瞬間傳達到觀賞者的內心。日本媒體形容他的作品:「看久了會窩心,具有不可思議的魅力。」

 回顧過往,一路上有許多貴人相助,包括祖母、恩師、米山扶輪社等,張義明堅稱,受到他人幫助,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抱著感恩的心,張義明返台與伊甸攜手進行義賣活動,幫助身障朋友,希望藉由己身的經驗,鼓勵身陷低潮的人能夠戰勝自我,勇敢踏出堅定的步伐迎向未來。

20130829-145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