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芳姊的母親從九年前開始有失智的症狀,原先日常行程排滿滿的媽媽變得忘東忘西、不愛出門,她毫不猶豫扛下照顧者的責任。

從事社福工作40多年,淑芳姊幫助許多身心障礙者自立,在照顧工作方面可稱是專業,然而照顧自己的母親,其中多了一層親情的羈絆,心境可是大不同。

走過起初的擔憂與害怕,淑芳姊與失智母親相伴,日子不僅要繼續過下去,還得過的精彩。

00

文|許可晴 照片提供|受訪者提供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每人平均約產生417公斤的垃圾,創新高的數字顯示出垃圾減量刻不容緩。 

環保教育從小開始,台中中華非營利幼兒園利用繪本及一系列特色課程,讓孩子親手做、親眼看,了解環保與生活息息相關,也讓垃圾再利用、垃圾減量不再只是口號。

垃圾堆積2

文|許可晴 圖片|中華非營利幼兒園提供

 

中華非營利幼兒園的走廊上,一群孩子圍在老師身邊,盯著老師手中的粉色垃圾袋,頻頻交頭接耳。袋中裝的並不是什麼新奇的玩意兒,而是積累了整整兩個月的垃圾,以及因久未處理產生的蛆。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3123

(圖說:活力十足的胡美華長老樂於分享見證。 )

 

文、攝影|蘇麗華

 

「哈利路亞!」胡美華長老(連加恩的媽媽)用著鏗鏘有力的聲音高喊,用讚美 神開啟她的晨更服事。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很重要。」全球疫情肆虐下,更加凸顯身心障礙者就業的重要。伊甸基金會舉辦2021「疫情下身心障礙者就業及工作權國際交流會」,邀請亞洲各國的身心障礙者就業相關團體和政府單位分享他們的做法,希望能挺過疫情,為身心障礙朋友創造平等的工作機會。

閉幕式合照

(圖說:透過線上會議,各國代表分享他們的實際經驗,推動身心障礙就業。)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線上會議截圖  、會議簡報內容     參考內容|CDMD網站、火神聯盟社會企業網站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秋佳節是庇護工場一年一度的重要檔期,伊甸庇護工場今年與經典童書《小王子》合作,推出系列中秋禮盒,禮盒中每份甜點從製作到包裝都由身心障礙朋友操刀,不僅美味,更是充滿故事。

伊甸烘焙咖啡屋的庇護員工亭亭(化名)主要負責產品包裝,簡單的包裝工作對於患有中度智能障礙的亭亭來說並不簡單,起初因為記憶力短暫和情緒管控能力不佳而讓她吃足苦頭。後來經過就服員的職務再設計,亭亭成為了庇護工場中的「包裝王」,從工作中找回不少自信。
 

亭亭(圖左)與就服員陳墨(圖右)。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

(申請北市手語翻譯、聽打服務 溝通沒煩惱)

企劃:蘇麗華  插畫: Dream Hugo夢想雨果    參考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   審閱:台北市西區輔具中心組長葉毅馨

 

p2

(服務對象)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們(個案)都是我的老師,讓我學到很多。」許雅惠談起她踏入社工界的初心,始終不變。信仰虔誠的她,在服務過程中,經歷一次次上帝的恩典,就連獲得今年衛福部的社工督導獎,她相信每次都是一個機會,為要榮耀主。

社工得獎照片

(圖說:許雅惠得到今年衛福部頒發的社工師督導獎項的肯定。)

 

文、人物攝影|蘇麗華     得獎照片來源:衛福部頒獎典禮網站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心是一位中度智能障礙者,與年邁的失智症母親同住。過去的她長期賦閒在家,缺乏外界刺激與互動,使得口語表達、自我照顧能力都較為缺乏。來到幸運草小作所打開阿心的潛能,一步步跟上學習的腳步,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

1100503康乃馨製作_210503_135

(圖說:阿心幫忙做代工,正專注的工作著。)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台南幸運草小作所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右笙的童年不若大多數的孩童,很自然得到父母的疼愛。大半輩子與父親疏離的關係,卻在神的帶領下,在父親的病榻前漸釋心結。

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聽到熟悉的腳步聲響,就知道「爸爸要出門了!」在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每當生活費用完,耳朵隨時就得留意父親外出時的腳步聲音,趕快在家門口等待,讓父親知道自己生活上的需要。父親迅速的從門縫中匆匆遞出生活費後,即轉身離開。沒有太多的言語,一個眼神、一句話就結束父子間的對話,這是林右笙的童年記憶。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種在家上班的型態是從疫情開始前就有的,那就是居家服務─在別人的「家」上班。看似「家務事」的工作內容,如何區隔上下班,並與另一半共同經營家庭呢?請看居家服務員王俊霖分享他運用長照的經驗在家庭生活與教養女兒上。

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阿嬤,我來了!」居家服務員王俊霖準時出現在X阿嬤家。

「門口放了一瓶酒精,手噴一噴再進來喔!」X阿嬤囑咐。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