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學員打擊出去,快步奔向一壘。)
文|蘇麗華 攝影|陳博霆
「瞄準、揮棒、安打、跑壘……」新北市新店中正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中心(後簡稱新店中正日照)的學員在伊甸「2024小作所樂樂棒球」友誼賽的預賽中成功打點,贏得16分。比賽結果最終雖然無緣進入決賽,但是能夠上場運動、揮灑汗水,展現的不只是運動家精神,更難能可貴的是能力上的大躍進。
比賽當天,來到新北市的板樹體育館,偌大的場地,準備進行一場樂樂棒球賽的運動盛會。在清一色的小作所隊伍裡面,唯一的日照中心代表,就是「新店中正日照」。
論能力,他們和小作所的學員相較,還是有落差,但仍抱著勇於嘗試的心參賽,甚至半年前就開始暖身,為球賽做準備。
從零開始教 提高他們參與度
「我們(學員)幾乎都是不會打棒球,從一無所知,再到教練一個一個慢慢教。」組長邱筱崴道出當中的困難,卻不減他們參與的熱情。
(圖說:選手在比賽前做暖身操。)
沒有場地,公園就是他們的練習場。遇到下雨,只好借市民中心禮堂應急。一開始,有人不愛運動,每次練球就生氣;還有人很怕球,一碰到球,就坐到地上哭鬧。當中重度自閉症者,由於固著性高,練球這件事突然打亂他原本的作息,更是不適應。
「這時候就要讓他們“喜歡”這項運動。」教練陳新用小遊戲跟學員互動,當他動作做對時,請大家給予這位學員肯定的掌聲,同時再給他一個小獎勵,稱讚他記得上次教學的內容。有的則跟他約定,比賽完之後他可以得到一樣他喜歡的東西,用增強物提高他的參與意願。
每週安排一次的練球時間,透過按表操課,讓學員習慣成自然。萬一有人不想練球,就尊重他的決定,讓他在旁邊觀看。時間一久,他看到大家練球練得很開心,自然而然會想下場一起參與。
(圖說:學員安全上壘,開心地露出微笑。)
用優勢觀點 配置每位選手
教學時,學員對樂樂棒球一竅不通,更遑論規則。教練知道他們技能無法一步到位,必須分解動作教學,「如果他這個動作卡住,就必須要等待,直到他學會。」比方說「丟球」,教他們先拿球,然後把手舉起來,拉到耳朵後方的位置,力量才會出來,然後再將球丟到隊友胸口的地方,方便對方接球。
能力較好的,多次練習下來,就可以學會;能力較弱的,前面動作做到了,後面步驟又忘了。「即便如此也不打緊,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覺得好玩。」陳新解釋著說。
選拔球員時,由於學員能力不一,如何發揮他們的特長,考驗著教練的布局。憑藉「優勢觀點」,他們有一定的障礙,但是他們絕對有他們可以做到的部分,邱筱崴用不同的眼光,欣賞他們。
譬如有人只會接球,不會傳球,就適合當一壘手,「至少他看到球會想撿,這樣就可以了。」游擊手的部分,一定要選擇「比較主動」又「愛接球」的人來擔任,同時在場上還要能夠冷靜,聽教練的指揮並進行傳球。比賽時,左外野方向是安打球最多的地方,這時就要安排不會怕球的人共同分擔守備區域。教練按著每位選手的能力,將他們擺在最適合的位置。
練到後期,有學員當天沒練到球,還會跟教練反應:「我今天沒打到球。」聽在教練耳裡,「意味著他很在乎這件事情,當他在乎時,就會自動自發練習。」學員在訓練下,越來越步上軌道。
(圖說:學員上場,順利揮出一支安打,提高隊伍士氣。)
比賽當天,教練將能力好的選手擺在前面幾棒,讓他們安打上壘,然後先馳得點來提高士氣。過程中,加油聲四起,吵雜的環境蓋過教練的聲音,以至於選手聽不到教練的指示,而被影響,「所以我們關鍵的一兩分沒有跑回來,所以就輸了。」教練不由得覺得可惜。
隊伍於決賽前止步,回頭看學員一路來的練習,他們的成長有目共睹。邱筱崴分享一位體重過重學員,過往很難減重,因著比賽,開始上跑步機,半年後真的成功減重,連家人都替他開心。
(圖說:學員跑向組長邱筱崴,尋求安慰。)
自閉症學員害怕吵雜的聲響,聲音一來會摀住耳朵,然後逃離現場。後來發現,比賽場上各種雜音都有,他們都能專注球賽,情緒相對穩定。
一位重度自閉症的學員當天沒有上場比賽,在一旁喊著:「我要上去,我想要上去。」最後安排他到外場做撿球的工作,他很認真地幫忙撿球,跟過往他的表現很不一樣。
(圖說:比賽結束,兩隊選手相互擊掌並給予祝福。)
樂樂棒球運動講究團隊默契,以中心來說,重度自閉症者居多,他們平時鮮少互動,但是藉由傳接球,開發出他們一些能力,有了一點點的交流。加上比賽當時適逢巴黎奧運賽事,「他們有一個目標,哇!我也可以當運動員,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就算有人不用上場比賽,「但是我要一起練啊!」邱筱崴表示,能進到大型運動比賽,對他們而言無比開心,甚至看到別人贏球,也跟著熱鬧。
最後重頭戲安排坐輪椅的學員上場當壓軸,他不用跑壘,只要安打出去就算成功。邱筱崴表示,就連正規球賽,打擊要超過5公尺才算有效球,考量學員的能力有限,將距離縮短為2.5公尺,「只有伊甸舉辦的活動才可以這樣,非常的友善。」
「我們勝負不是重點,有進步就是最棒的!」邱筱崴用寬廣的心,欣賞這次的比賽結果。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9.18 451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