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從事照服員工作,從摸索到熟悉,至今熱愛這份工作,覺得意義非凡。照顧久了,她和服務使用者情同家人般,陪他們一起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李菁用著同理,持續服務在這條路上永不悔。

4

(圖說:李菁正為住民進行管灌餵食。)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李菁

李菁是湖南長沙市人,生於斯,長於斯。卻在二十多年後,和台灣有了意外的連結。她隨著先生來台定居,開始適應新生活。她難以逆料,曾是家庭主婦的她日後能步上職場,當起照顧服務員。七年來,她升任督導,帶領一批照服員在崗位上服務。一路走來,她直言,服務使用者是她的人生老師。

 

從長沙市到台灣的直線距離有1120公里,李菁26歲嫁作人婦,來台後在家相夫教子。隨著孩子長大,李菁有了新的目標,就是謀職。脫離職場太久,李菁帶著徬徨,心想究竟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呢?想到以前曾經照顧婆婆,履歷上豐富的照顧經驗被伊甸基隆中心的主管相中,遂加入照服員的行列。

 

一進伊甸,李菁便被安排受訓,她上完90個小時的「照顧服務員專業訓練課程」後,順利取得結業證書。

 

上工忐忑  牢記筆記 

 

正式上工那天,李菁戰戰兢兢,「身障朋友有的身體變形,我從來沒有見過,我要怎麼去幫他們?我害怕一碰他們就會弄痛或是弄傷他們。」

 

隨著護理師來到服務使用者的寢室,她手把手地教李菁一行人如何消毒尿管、進行鼻胃管等步驟。一旁的李菁深怕忘記,趕緊記下筆記。當她值班要幫鼻胃管的服務使用者做管灌時,她從圍兜袋裡拿出本子翻看,如實地按照步驟處理。例如:第一步先洗手、搖高床頭、反抽、泡牛奶、管灌……她按表操課,絲毫不馬虎,「筆記是我的葵花寶典。」當李菁變成資深同工時,一樣把她的本子傳承給新進同仁。

 

沒有口語  用心體會

thumbnail_9

(圖說:教導新進同工如何正確使用移位板將住民移位至洗澡床。)

居住在機構的服務使用者,有的臥床、有的坐輪椅,還有的人沒有口語能力。沒有口語能力的服務使用者,一旦有需要只能大吼大叫,引起注意。一開始李菁不了解他們,不知道他們為何吼叫?時間一久,李菁抓到要領,終於明白他們的真正需求。

 

夏天,寢室電風扇吹拂著,沒有口語的服務使用者一直叫,李菁才知道原來他的習慣一定要將電風扇擺正才可以。當廁所的燈忘了關,住民又開始吼叫,提醒李菁要關燈。

 

巡房時,一位沒有口語的住民只剩單手可以靈活使用,李菁來到他的床前,他一掀開被單,下一秒,李菁就知道該要幫他換尿布了。透過磨合,李菁越來越能察言觀色,了解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服務住民  取得信賴

 

照顧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當時中心照服員來來去去,對服務使用者而言,得不斷重新適應新人。李菁受訓回來後,住民見到她一直喊著:「阿姐!阿姐!」手緊抓著她不放。她當下驚覺「我有這麼重要嗎?」每每服務,這位住民躺在床上見到李菁就面帶微笑地打招呼,「從來沒有被陌生人這麼重視過,讓我很感動。」

 

「他不是所有人都抓著不放,我想應該是喜歡我囉!(服務)」李菁說著,腦海中浮現當時的畫面,歷歷在目。

 

照顧時,服務使用者有他的脾氣,特別遇到新的照服員就不從,一會兒不要進食,一會兒不願洗澡,令人難以應付。這時,李菁有她的法寶,就是先取得對方的信任,每做一個動作就事先告知,讓他們安心。例如:和顏悅色地說:「阿伯,我要幫你換尿布了。」說完再服務他們。這時,「他知道你是好人,就不再翻臉」。

 

服務久了李菁和服務使用者相處起來怡然自得。「你對他好一點,他會記很久,而且只記好的部分。」李菁認為他們單純又無私,「他們叫(沒有口語)我們,是包容我們,是用身體(肢體語言)在教我們。」

 

恩待住民 滿足希望

8 (1)

(圖說:李菁上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指導員培訓課程,認真學習。 )

有時服務使用者有嗜好,李菁也會幫忙滿足他們。例如:有一位住民喜歡喝咖啡,跟教保老師和營養師商量過後,同意給他飲用。於是在固定時間,這位住民都能享受一段咖啡時光。

 

疫情期間,家人不能到機構探望親人,一位住民暫時不能吃到家人帶來的雞腿,不僅感到失落,還深怕被遺棄。於是,協助他透過視訊和家人道安後,李菁將事先準備好的雞腿放到冰箱,哄騙他說是家人帶來的禮物,讓他解饞之外,份外安心。

 

中心一位照服員要照顧12位住民,專業團隊協力守護整棟114位服務使用者。24小時輪班照料,早已和住民情同家人。

 

住民離世  百般不捨

 

住民身體狀況多,難免因病而離世。曾有一位住民前半小時還在講話,後半小時就昏迷叫不醒,最後送醫後不治。聽到噩耗,李菁難掩情緒地說:「走幾個就哭幾次,很捨不得啊!」

 

一天,李菁幫一位住民洗澡,白天狀況都很好,沒想到交班後,聽聞他半夜突然送醫,到院急救後仍撒手人寰。消息傳來,照服員們陷入悲傷,難過不已,「每天貼身照顧,那個情感很難不深啊!」李菁說。

 

升任督導 獨當一面

7年感謝狀

(圖說:區長頒發7年資深同工獎給李菁。)

經過多年歷練,李菁已能獨當一面,經主管提拔,升任督導一職。過去她的職責就是照顧好住民,如今,她不只要帶領一群照服員,照服員反應的任何問題她得出面解決。例如:住民不斷消瘦,要聯繫護理師;追蹤輪椅報修進度,以及維修衍生的費用等。行政面上,照服員的排班、到耗材管理都是她的工作範疇。

 

李菁管理時,認為照服員是機構的主力軍,也是寶貝。「照服員健康才能照顧住民。」李菁幫照服員排班時,謹守夜班下檔,需要隔兩天才能換班的準則,在在考量照服員的生理時鐘調適情況。

 

貢獻社會  找到價值

 

一路走來,李菁樂於為社會做貢獻,看待她的工作覺得意義非凡。「小孩上學後,我沒有什麼重要性。來到這裡,我被很多人需要,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服務時,對於沒有口語的住民,李菁有了新的眼光,知道他們因為生病無法表達,不是無理取鬧。漸漸地,她覺得服務他們要有同理心。

 

因著從事照服工作,李菁回想之前照顧過世婆婆,當時她中風,常洗完澡會說沒洗、吃過飯卻說沒吃,原來她不是刁難,而是失智。「以前我不懂,如果可以,我要重新照顧她。」

 

遇到挫折才能調整心態,李菁常跟同工說,心情不好就去找住民聊天,看到他們的笑臉就會一掃陰霾。 「身障朋友其實比我們更痛苦,他們臥床,想拿東西都拿不到,態度卻還那麼正向。」李菁反思,其實自己還缺什麼?答案是沒有。

 

「他們真的是我的老師。」李菁下了一個註解。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2.2.11      420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