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獲教育部師鐸獎的台北市立南港高中老師余鑑紘,是國家級輕艇教練,在學生的眼中,是嚴師,亦是慈父,陪著選手們一槳一槳划向夢想。

封面照

(照片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文|朱聖恩 攝影|王致尹

 

「接下來,作三套長划、再作速度的變化。」輕艇教練余鑑紘說明。

「這幾天會疲勞也是難免的。」他預測。

 

盛夏,基隆河畔,一群身材結實的選手圍在白板前,聆聽教練說明本日課表。長期陪伴選手練習,才能充分掌握、預測賽前的練習強度帶給選手的疲勞感。

 

圖說:余鑑紘教練(左一)說明課表。

圖說:余鑑紘教練(左一)說明課表。

 

時值暑假,師生多在家避暑、避疫,輕艇隊的選手們卻正為九月初的全國運動會進行集訓。豔陽曬出一身古銅膚色、各個八塊腹肌,肩上的貼紮、背上的拔罐印、手上的肉繭是選手們勤練下獨特的行頭,與一旁戴遮陽帽、墨鏡、長袖包密密,悠閒騎著Ubike的路人,形成對比的畫面。

 

輕艇競速、龍舟、男子組、女子組、混合組,選手依不同的比賽項目分批前來,自行熱身再下水,針對不同的項目,余鑑紘給不同的課表,每趟完成後再給回饋。

 

圖說:肩上貼紮、背上拔罐印是運動員勤練的記號。

圖說:肩上貼紮、背上拔罐印是運動員勤練的記號。

 

輕艇教練的日常

 

平常的練習是週一到週六,如果在岸邊縮時攝影輕艇教練的一天,余鑑紘每早06:15前準時抵達左岸,帶著南港高中輕艇隊常規練習。08:00前到校教課,15:20再帶隊從學校出發,進行第二次的常規訓練,19:00回校後有時會再練到21:00。這學期開始,調整為19:00回校後,學生用過晚餐,再上夜間課輔,讓學生多讀一點書。

 

不在岸邊時,余鑑紘腦中就計畫著每位選手下一週的課表。人是活的,課表是死的,當選手身體不適或遇到臨時狀況時,課表得隨機調整。在南港高中執教已歷20個寒暑,岸邊的時光,從一個人帶著一群學子;到如今,選手中年紀最大已36歲,也成為帶學弟妹的生力軍了。

 

水上運動的不解之緣

 

余鑑紘自國小就是游泳隊成員,國中畢業後考進五專,對未來尚未有明確的方向。當時輕艇協會正推廣這項運動,他自此與輕艇結下不解之緣。謙稱自己學科成績不佳,但有了這項專長得以有機會從二專、學院,一路念到研究所。

 

藉輕艇找出學生的路

 

「許多行為偏差的小孩不是壞,而是需要有人給他一條路,讓他多方試試看。」余鑑紘說道。

 

培育選手、作育英才,他教過形形色色的學生,其中不乏來自單親家庭、隔代教養、低收入戶、過動症、憂鬱症、色盲等的學生。中低收入戶學生的家境較不佳,對他們的學科要求不多。余鑑紘幫忙找資源,或與其他老師協力在教學上激發學生的興趣。

 

培育優秀選手的娃娃車

 

運動賽事在即,選手們照著課表勤加練習。著人字拖的余鑑紘,時而在岸邊打理,時而駕教練船查看。

 

「我是打雜的。」余鑑紘笑著說。

 

除了訓練,訓練之外的事余鑑紘也不置之度外。有些來自外縣市的學生,需要解決住的問題。當然,住宿是可以交由行政處理,但是最了解學生需求的,莫過於朝夕相處的老師。

 

「跟其他學校的校隊住在一起,安全性如何?這些都要考量。」

 

替學生們找了離學校近一點的宿舍,讓他們有多一點的時間休息、看書,家長更新了水管、電線,讓學子有個安全的住宿環境。

 

除了育與住,行的部分,余鑑紘還自購車、修車為載運選手向希望前進。為增加比賽經驗值,當有移地訓練或國外賽事,更是不辭千里帶著選手前往。有一次,帶選手到匈牙利進行長達4個月的訓練,回台後,三歲的女兒差一點認不出爸爸了!幸而太太也是體育人,能理解並支持教練就是如此培育選手。

 

林雍博兄弟都師於余鑑紘,他兒時確診過動症,因衝動控制不佳影響了人際互動。看到哥哥林雍傑念體育班,成為輕艇好手,遂以哥哥為榜樣,有志成為輕艇國手。

 

「他剛送來我這邊時,我不時會接收到其他老師或同學的告狀。」余鑑紘說。

 

隨著年紀的增長,適當的治療以及規律的中高強度運動訓練,不僅建立了自信心、控制衝動、降低負面行為、提升注意力,多人艇講求的團體合作更有助於同儕的互動。如今,林雍博在2021年的全國運動會,男子組輕艇競速和傳統舟艇等項目分別拿下三金二銅的佳績。

 

圖說:輕艇兄弟檔好手(後兄前弟)。

圖說:林雍博(前)與哥哥林雍傑(後)是輕艇好搭檔。

 

嚴師慈父

 

「XXX,為什麼遲到?」余鑑紘問。

「因為媽媽沒叫我起床。」學生答。

「起床又不是媽媽的事!」余鑑紘不只教技術,更教態度。

 

「從以前就知道選手怕我。」談到帶隊經驗時,余鑑紘分享:「兇,不是唯一的方法。兇太多,學生會麻痺,要懂得拿捏。」

 

選手需要他律,兇要兇對時間。有的學生不是故意遲到,而是家長遲載了,就不會罵學生。慣性遲到的人有一段時間沒遲到,就會鼓勵。今天遲到5分鐘,明天遲到3分鐘,有進步就鼓勵。除了體能訓練,選手心理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小明家三兄弟都是余鑑紘的學生,小明父親期待兒子有一天能代表國家比賽。2016年,升高一的小明被選上世界錦標賽國家代表隊國手。但父親卻在此時因操作吊車意外,不幸過世。小明徹夜哭泣、吵著要回台。小明母親向教練表達無力再多應付一位情緒崩潰的小孩,希望教練把他暫留在義大利。余鑑紘向小明轉述母親的話,也以父親對他學輕艇的期待鼓勵他堅持下去。雖經漫漫長夜,次日,小明決定出賽,並在比賽中表現優異。大會得知此事後,認為小明的精神難能可貴,決定在小明的第一場比賽前,為父親默哀1分鐘,並於當晚頒發輕艇總會史上唯一一座運動員精神獎給小明。

 

河岸的訓練在外人看,似乎輕鬆、愜意。其實,基層教練多是十年寒窗無人問,選手成名,才得天下知。以東奧體操選手李智凱為例,在他得到銀牌時,教練林育信20年來的心血終被看見了。

 

嚴師出高徒

 

近幾年,余鑑紘的學生爭氣地在賽事上帶回好成績,學生有了信心和榜樣。

 

「余教練,帶得很不錯喔!」教練本身也受到同儕的肯定。

 

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練輕艇,所帶的選手多擁有10年左右的歷練,畢業後雖然未必都走這條路,他卻對帶出來的學生都能擁有「吃苦耐勞」的特質,感到信心滿滿。

 

「唉呀,跟余教練的訓練比,現在算不了什麼!」以前的畢業生表示。

 

畢業後的學生從事各行各業,有現役選手,有做生意的,有從軍的,有當消防員的,有當教練的。當他們回來看望啟蒙恩師時,聊到從前的訓練,無論是體能或精神,運用在職場上都是受益良多。

 

7月甫獲教育部頒發的師鐸獎,余鑑紘仍每天陪選手堅定持續練習,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了。

 

「每一槳,划出夢想。」余鑑紘以他的教學座右銘勉勵每一位學子。

 

圖說:每一槳,划出夢想。

圖說:每一槳,划出夢想。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1.09.13 NO. 41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