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恩語-巫士椀第19集 語音版

(雲端恩語第19集--愛,引出愛。)

 

【雲端恩語第19集(語音版)】愛,引出愛

(圖說)回憶過往,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我在伊甸的日子常用感恩的心,發揮個人從神領受的才華恩賜,把握活出愛的機會,藉著服務人來服事神,享受愛也分享愛。----巫士椀牧師

 

來賓|巫士椀牧師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攝影|何維綱

 

臨:親愛的聽眾朋友您好,我是慶臨,今天雲端恩語訪問的是巫士椀牧師,巫牧師您好。

巫:聽眾朋友好,慶臨好。

臨:巫牧師,在伊甸大家都稱呼你為「巫哥」,因為你並沒有長輩的架子,你服務的角色很多元,你是牧師,你也是國字班的老師,同時你還是司機耶,還有呢,每次要打雜都會找你,非常忙碌。可是總是看到你滿臉笑容,你總是帶著基督的愛,那麼親切謙卑地幫助身心障礙的朋友,請問巫牧師,當初你怎麼會來到伊甸的呢?

 

【雲端恩語第19集(語音版)】愛,引出愛

(圖說)巫士椀牧師是伊甸第一個按立的牧師,劉俠形容他熱情洋溢、開朗幽默,加上一副好歌喉,走到哪歌聲笑聲一片。

 

巫:因為我姐姐罹患了小兒麻痺症,從小我就和她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對身障朋友有特別的親切感。1982年的暑假,我剛好離開「景美禮拜堂」的服事,聽說幾位志同道合的基督徒,利用週六下午的時間,在新店花園新城劉俠劉姐的家聚會,他們在籌備「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宗旨是為殘障朋友謀福利、傳福音,當時我受劉姐的精神感召,就加入他們的「伊甸團契」。

臨:真是很早,民國71年,那時候你也在等候下一個服事的機會,請問你第一次見到劉姐,對她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巫:哦!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她很會說話,侃侃而談伊甸的藍圖呀,以及解說實踐的計畫。

臨:劉姐行動不方便,她說話卻特別俐落,當然她是心中有很多的熱情,從上帝而來的異象,所以她的分享就感動巫哥了。那時候巫哥來參與伊甸團契,你們的成員有誰呢?你們在團契都在做什麼?

巫:有勵友中心的陳俊良總幹事,

臨:哦,伊甸的陳哥,

巫:因為勵友中心是輔導青少年的,也包括了范振蕙姐妹、謝才智弟兄,當時還有更生團契的陸國棟總幹事,是專門服務受刑人的,還有一位強盜變傳道的呂代豪牧師,而這些人的組合可見劉姐的心意很寬廣,青少人的、邊緣人的、還有受刑人的,都是她所關懷的對象,他們從紙上談兵的策劃跟籌備,逐漸達成共識,最後半年內就在「景美禮拜堂」附近租屋成為會址,積極展開各項的服務。

臨:巫哥也可以說是當初伊甸開疆闢土的元老,那時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包括哪些呢?

巫:當年,民國71年11月1日,就在「中華福音神學院」開辦一期的「手語班」,後來因為聽障朋友來伊甸的機會和對象較少,然後就沒有繼讀開手語班。還有當年11月24日開始,每個禮拜三上午在「大稻埕長老教會」為盲友成立了「靈光團契」、「瞽音詩班」。當年的11月28日主日下午就在「景美禮拜堂」為伊甸的設立舉行了感恩禮拜。當年的12月1日在會址召開成立「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記者會,正式對外廣宣,及舉行第一期「中國結職訓班」開學典禮,我都參與在其中。

 

【雲端恩語第19集(語音版)】愛,引出愛

(圖說)在劉俠的回憶錄中特別置入巫牧師按牧的過程,按立牧師團的牧師有王奧篤牧師、周神助牧師、邱志健牧師、周聯華牧師、蘇文隆牧師。

 

臨:我記得在劉姐的書裡面提到,在景美禮拜堂舉行感恩禮拜時,劉姐穿了紅色的衣服,就好像是新娘子一樣,劉姐是非常地開心的,我想呢,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剛才巫哥也提到伊甸開的第一個班是為聾朋友安排的手語班課程,那後來我們又陸陸續續開了許多課程,可不可以請巫哥介紹一下當初開課的情形?

巫:劉姐當初服務殘障者的心願是不分類別的,起初有接觸聽障者的家屬,我那時候不僅學了些手語,而且也到過聾啞教會去聚會,所以才有手語的研習班,因聽障者外觀看不出有何差異,慢慢的他們就不在伊甸出入了!反而肢障者、視障者週週有活動,所以他們就彼此呼朋引伴,就成為主要的服務對象。

臨:當年很多視障朋友來到伊甸,所以伊甸就特別為他們提供許多服務。

巫:說真的,劉姐大可不必那麼的千辛萬苦、吃苦耐勞,她已大有名氣(身障作家),又當選第八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倍受讚賞,滿有尊榮,盡享美譽,大可在山間家中享受她那美好的寫作生活,何必新店景美、上山下山,又常常受邀到處去演講,去傳遞異象呢?她沒有專任司機,就由我等幾位司機輪流接送上她上下山,她出一趟門可大不易啊!山路的行駛偶而害得她需忍受七上八下的顛簸……

 

【雲端恩語第19集(語音版)】愛,引出愛

(圖說)巫牧師的爸媽也是伊甸的志工,一人服事全家投入。

 

臨:我記得劉姐當時都要「五花大綁」在輪椅上,而且輪椅也要固定在車上,免得開車顛簸時劉姐會移位,巫牧師第一次為劉姐開車緊張嗎?

巫:哦!不能緊張,但很慎重其事,尤其是「新烏公路」上……

臨:我想一緊張就會壞事了,都要小心翼翼地,我記得每次外出活動,巫哥呢都會當司機,總是先把身障朋友一一送回家,送到半夜你才回家。

巫:我是被劉姐的精神影響,她為愛身心障礙朋友---劉姐稱他們為「弟妹們」。當年他們受大環境、現階段的法規等諸多限制,成為次等人、或說是劣勢群體,所以才有「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的創辦。

臨:當初的會址是在景美溪口街,請談談當時伊甸辦公室的情況。

巫:草創時期人力欠缺、物力唯艱,二、三十坪的會址,客廳當聚會場所及職訓教室,房間就當辦公室,而浴廁兩用也充當輔導室,又在附近租了民房當學員宿舍。

臨:浴廁怎麼當輔導室?是改裝嗎?真的好克難。

巫:當時因為隱密空間只有浴廁,沒有改裝,只有在浴缸上鋪個木板,馬桶蓋當座椅,我們都習慣輔導時間不上廁所。

臨:哇!所以大家都還要彆尿,這樣的輔導真的是好有「味道」,也難為了輔導老師和案主了;不過,聽當時的輔導主任孫蕙蘭說,她那時候不是輔導主任,還是輔導老師,她就常提起這段有趣的往事,好像在廁所輔導對她講是非常有趣的事,她常常津津樂道、十分懷念呢!

巫:我看到伊甸對殘障朋友的整全服務---身體方面有職訓,有訓練部,讓他們習得一技之長,能自力更生;心理方面有輔導部,適時伸援手,陪案主走一段路;宗教部在心靈方面,信仰靈性方面,我們將耶穌的愛活出來,使來到伊甸的人能體會、並願意領受這樣的愛。

臨:所以在身、心、靈三方面分別有不同的部門來協助,在身體方便有職訓單位,然後呢,在心理方面有輔導部,在信仰方面有宗教部,那時候人力也不多,同工應該都非常忙。

巫:同工們雖然會分工,卻很合作,不分彼此,不會各自為政,反倒互為支援 ,因人少事多,我那時候才33歲,又忙裡忙外、東奔西跑、處理這執行那的,雖然很勞累,但回家睡一覺,隔天起來又精神抖擻,藉著服務人來服侍神。

早期的伊甸還沒有公司的規模或大企業的架構,卻營造成全然像家的氛圍,彼此互稱兄姐,互相關顧愛護,真的享受家的溫馨。

臨:就像伊甸之歌,第一句所說的,我們有個快樂的家園,巫牧師很像大哥哥,劉姐是大姐姐,而且上帝是我們的天父了。

巫:回憶過往,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我在伊甸的日子我常用感恩的心,發揮我從神領受的才華恩賜,我把握活出愛的機會,藉著服務人來服事神,享受愛也分享愛,如此在伊甸愛的大家庭同工、志工與學員之間,甚至有結連理。

臨:就是結婚啦,巫哥是中文系的,所以講話就特別有中文造詣的感覺,

巫:到如今都快40年了。

臨:好像有梅玲。

巫:還有鍾姐、劉麗紅……

臨:嗯,他們都是在伊甸工作,在伊甸教會服侍,認識了另外一半,結婚到現在都非常幸福美滿,而且也當公婆了。我想也請巫哥分享一下,你和劉姐當年有很多互動機會,像家人一樣,你記得劉姐當年給你最鼓勵的話語或事件嗎?

巫:我是早期的同工,劉姐沒人幫忙就行不動,所以她很欣賞我的行動派,鼓勵我學手語呀、學點字呀,她期許我與殘障者零距離。她閱人無數,提醒我不要離棄那起初的愛心,所以到如今我仍持續的真誠愛人,享受為主而活、被主所用的美好。

臨:所以巫哥現在愈來愈年輕,活到老學到老,永遠不會老。

巫:還有一句是「用心學,不會老」。

臨:哇!感謝主!那您知道劉姐是怎麼在她的書裡形容您的呢?

巫:我約略知道。

臨:約略知道哦,我把她書上所寫的抄下來了,我來唸一下:「巫士椀是伊甸第一個按立的牧師,熱情洋溢、開朗幽默,加上一副好歌喉,走到哪歌聲笑聲一片。或許因為姊姊也是小兒麻痺患者,他對身心障礙朋友體貼入微、任勞任怨,受到所有身心障礙朋友的愛戴與尊重。士椀也是我的屬靈同伴,作為機構的最高主管,當我心中有難處或是工作遇到瓶頸,通常會找士椀牧師一起分享,一起禱告。」那現在就要請巫牧師為伊甸的工作人員和身心障礙的朋友來禱告,好嗎?就像當年劉姐找你一起來禱告這樣。

巫:好的

 

禱告:

巫:感謝愛我們的阿爸父神,你託付劉姐的使命,一代傳一代、一棒接一棒到如今,看到四處開花結果的美好。讓我們在伊甸工作的夥伴們,體認神還留我們活命到今天,這要讓我們落實被愛與分享愛榮耀父上帝。

臨:謝謝主,給伊甸許多好朋友一起努力,讓這世代的身心障礙者的需要被看見,讓他們的潛力被啟發,一起擁有夢想,能夠一起開展多彩有意義的人生。

巫:回憶過往,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讓我們用感恩的心,發揮從神領受的才華恩賜,把握活出愛的機會,藉著服務人來服侍神,享受愛也分享愛,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

:阿們。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1. 9.13    415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