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年轉職的意外轉彎,卻讓從事新聞工作30年葛傳富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一間烘焙店,成了媒體人的家;也成了自閉症兒日後的職業場域;甚至成了他投入公益的出發點。

 

 

123_6145

(圖說:葛傳富中年轉職開設烘焙坊,把心力投入陪伴自閉症兒子。)

 

文|蘇麗華 攝影|王致尹

 

在媒體圈打滾30年,葛傳富選擇在55歲退休,開創他烘焙事業的第二春。兩層樓的店面,不僅實踐他的興趣,更成為守護自閉症兒子長大的幸福空間。

 

說話字正腔圓的葛傳富,昔日扛著攝影機跑新聞,歷練過社會線、醫藥線、做專題、當公關,經過幾十年的歷練,身分從第一線記者躍升到電視台主管。看似順遂的人生,他卻不戀棧媒體光環,選擇急流勇退,毅然決然在中年退休,為職場生涯畫上句點。

 

人生瞬間歸零,葛傳富問自己:「人生下半場還可以做什麼?」由於外甥是烘焙師傅,太太也喜歡做蛋糕,他踏入全然陌生的烘焙領域,從門外漢做起。在烘焙教室,清一色都是婆婆媽媽們,他笑稱自己是唯一的男士。

 

從事烘焙 從門外漢學起

 

「我從低筋、中筋、高筋麵粉認識起。」葛傳富在廚房搓揉麵團,不禁想起父親製作蔥油餅的身影。父親為中國北方人,喜愛吃麵食,來台開診所時,找不到人做麵點,於是自己動手做饅頭、餃子等。

 

回憶兒時,家裡廚房焦黑的蔥油餅味是他對父親的「嗅覺記憶。」至今,他都會特意將蔥油餅煎得焦黑酥脆,直說那才好吃,一解思念。

 

廚房是葛傳富的實驗場,在家製作肉桂捲香味四溢,送鄰居試吃直誇美味,問他有沒有販賣?沒想到開啟他在基隆地區的網購生意。嗅到商機的他,到中秋節研發波羅蛋黃酥,口感層次豐富,初試啼聲就接獲不少訂單,擄獲大眾的味蕾。

 

生意奠定基礎後,一位導演朋友出租一棟老房,葛傳富從網路轉戰實體店面,開啟了早午餐與麵包店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成立店鋪 自閉兒職業教育

123_6222

(圖說:葛傳富關心兒子的日常,與他談心對話。)

 

店鋪的成立,不僅延伸他的人生下半場,更重要的是讓自閉症兒能有職業教育的場域。

 

每到寒暑假,葛傳富總把兒子帶在身邊,讓他送餐。精細動作不靈活的他,上樓一不小心就把三明治打翻;一杯咖啡搖搖晃晃送到客人手上只剩下半杯。好長一段時間兒子都不敢送餐,葛傳富鼓勵他「沒關係,你再試。」

 

聊起12歲的兒子,從小語言發展遲緩,長輩直說「大雞晚啼」,長大就會好。一直到幼兒園大班,老師察覺不對勁要父母帶去醫院篩檢,才發現孩子有輕度自閉症並伴隨認知能力不足。

 

「你跟他講話,他會答非所問。」葛傳富聊起兒子的症狀表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上國小一年級時,手指精細動作不佳,無法拿筆寫字,連要他比出YA的手勢都很困難。

 

剛開始,語言只出現單詞,如:「爸爸、媽媽」,無法說出完整句子。直到妹妹三歲半教哥哥說話,他的語言能力才有進步。

 

為了孩子就學,葛傳富特地在萬里選了小校讓兒子適性就學。有了老師的耐心陪伴,遇到抽象問題,例如:「思考」一詞,無法解釋就用圖畫式教學,幫助他理解。

 

孩子的特殊性,讓葛傳富早已預備後路。希望兒子可以在店裡幫忙,拓展人際社交外,也習得一技之長。沒想到直腸子的他,看到客人帶外食用餐,逕自對客人說:「我們店裡不能帶外食。」弄得場面一陣尷尬。葛傳富只好告訴兒子,以後遇到同樣情形,直接告訴他,由他出面婉轉說明。

 

來到對街的理髮店剪完頭髮,兒子不忘宣傳自家店鋪,邀請老闆有空到「葛胖麵包店」光顧,成了最佳的活廣告。

 

每天堅持17:30下班返家,葛傳富把時間留給一雙兒女,期望在他們成長路上不缺席。他反問:「人生有多少個6年?」眼看兒子一下子小學畢業,即將升上國中,令他格外珍惜親子時光。

 

經營烘焙  成為媒體人的家

123_6176

(圖說:不改跑新聞的天職,葛傳富笑稱自己現在改跑烘焙、咖啡路線。)

 

身穿一襲黑色的專業烘焙服,葛傳富手端著一盤盤出爐的麵包細說產品特色。角色轉換,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訪談間,他津津樂道的說:「我現在身分轉換成烘焙線、咖啡線,有如跑新聞的感覺。」

 

擁有新聞鼻的他,嗅得到市場的變化,不斷將熱銷的肉桂捲開發出新口味,「我把媒體的訓練運用到烘焙做行銷。」

 

如今事業步上軌道,坊間媒體絡繹報導,意外打響了店的知名度。有朋友圈看到報導上門光顧,昔日新聞圈的戰友時隔20多年再度碰面,回味過往,彷彿那段跑線的歲月歷歷在目。

 

 

123_6115淡化臉部

(圖說:開設店面,意外成了媒體人的家,新聞舊識喜歡來此小聚。)

 

葛傳富因著開店,重溫昔日時光,找回舊識,他笑稱這裡是「媒體人的家。」中年轉職竟有意外收穫,他開心的說:「感覺得來不易,無法想像得到。」每次小聚,都勾起失落的情誼,讓店更有家的溫度。

 

甚至有自閉症家長看到報導特地前來和他交流,得知對方放手讓自己孩子搭車,如今可以自行搭乘捷運,擁有交通能力。這一段經驗交流,打開葛傳富的心,開始嘗試放手讓兒子在附近走動。

 

投入公益 用麵包傳遞愛

喜歡吃,更樂於動手做,葛傳富認為是師承父親的技藝吧!憶起兒時,爸爸是軍醫,家裡開診所,在經濟環境欠佳的年代,來看病的人都賒帳。例如有人賒米、有人賒豬肉等,「我們家不富有,卻吃得很好,各個身材健壯,大家都叫我們葛胖。」他哈哈大笑的說,於是「葛胖」成為現在的店名。

 

十歲父親過世,葛傳富對父親助人的印象深刻,他常常辦義診,「我最喜歡翻閱父親的帳本,看賒帳哪些東西,一方面欣賞父親的筆跡。」

 

失怙的緣故,家中頓失經濟支柱,葛傳富兒時受到基金會幫助,如今有能力反饋社會,他義不容辭送愛到偏鄉,關懷新竹尖石鄉的學童,讓晚餐得以溫飽。同時,得知有團體做街友送餐,他特地製作懷舊的克里姆麵包作搭配,一同獻愛。

 

人生下半場轉彎,卻有意外的風景。葛傳富用烘焙飄香,傳遞許多在地小故事,溫暖人心。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401-1上期      2020.7.7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