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三輪車背後的愛


旗津漁港的觀光三輪車是當地獨有的景象,每天開工前,阿公騎著車載著孫子上療育課。車上有說有笑,他代替母職,照料唯一的孫子。騎著一輛三輪車駛過一條又一條的街道,承載著祖孫之間的親情,愛讓他更加光芒。

文|簡祿恩 攝影|曾屏獻



一早,小愷的阿公騎著觀光三輪車載他上學,坐姿不穩的他身體跟著車身搖晃,離開前阿公操著台語,特別囑咐他:「要乖乖聽老師的話。」小愷點頭後跟著老師上樓進教室。5歲的他,爬樓梯時小心翼翼地扶著把手,不若其他孩子已能放手上樓,顯示大肌肉發展不足,伊甸旗津工作站教保老師姚春蘭分析著他的狀況。

來到課堂上,小愷練習獨自拼拼圖,原本六片都拼不好,經過老師慢慢從旁教導,到現在已能挑戰80片拼圖,令人刮目相看。下午團體課,早療孩兒朗讀兒歌的聲音此起彼落,小愷的音量與分貝特別高亢,老師要他聲音放輕、溫柔一點,跟著拍子與大家齊聲讀完。看著小愷融入團體的表現,姚春蘭直說:「他比入班時進步太多了。」

生活起居 全由阿公阿嬤打點

體格壯碩的小愷來自單親家庭,爸爸做漁船維修工作,常常早出晚歸忙得不可開交,照顧重擔就落在阿公阿嬤身上。患有糖尿病的阿嬤行動不便,出入都得用電動車代步,接送小愷上下學的工作多半由阿公負責。高齡80歲的阿公在旗津經營觀光三輪車已20載,開工前,就用它載著孫子前去接受療育,沿途說說笑笑是祖孫的歡樂時光。

小愷長期與長輩為伍,生活圈跟著阿公阿嬤打轉,在阿公的認知裡,孫子安靜好顧就好,沒有察覺他發展落後。所幸在社區宣導下發現得早,小愷輾轉來到伊甸進行一連串的療育服務。

發展遲緩 各方面落後

姚春蘭回想小愷來時口水直流,即便幫他穿圍兜得一個小時更換一次。「口腔不靈活,連帶影響構音和說話能力。」姚春蘭說,小愷的口腔內部因為唇顎裂,發氣音與吸氣音都不足,於是幫他進行口腔訓練,試著教他抿嘴用力,使用到肌肉。一頓飯,小愷完全沒有經過咀嚼,囫圇吞棗就吃完,於是老師先將食物剪碎,從半固體到固體讓他漸漸適應。此外,教數數時,手指跟著口訣一起比動作,小愷怎麼比就是無法比出3這個數字,意謂手指精細動作不靈活,無法分化。

一旁的小愷在角落學習,只見他坐姿腳總是呈現W形狀,要他盤腿根本做不到,即便在家也是如此,阿公阿嬤沒有察覺異狀。教保老師一眼就發現不妥, 表示長期下來容易造成髖關節外翻,於是糾正他正確坐姿,以利發展。

明顯進步 長輩疼惜萬分

習慣和長輩相處,面對同儕卻讓小愷手無足錯,想示好卻往往用錯方式,例如:推背。這時教保老師引領他開口詢問對方:「我可以跟你玩嗎?」打開人際第一步。學習時小愷依賴心重,還沒有模仿學習便直接向老師求救:「我不會,老師你幫我。」這時,姚春蘭會拋問題給他:「你試著想一想怎麼做,或是問你的同學看看?」引發他學習意願。

如今,小愷明顯進步,能力漸漸跟上發展歷程,阿公心中滿是感謝。「我就只有這個金孫,沒辦法要有人照顧他呀!」阿公年事已高,體力大不如前,一次下車不慎摔倒,休養半年才再度上工,期間接送小愷上下學就由阿嬤替代。兩老生活上盡力照料孫子,讓他能得到家人的關愛。拜訪這一天,阿嬤騎著電動車前來關心,有了阿公阿嬤的疼惜,小愷一家洋溢著幸福。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50 期 2016.4 月號

延伸閱讀:【希望心部落‧專題報導】旗津偏鄉早療 慢飛天使愷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