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療癒 多彩生活
你能想像身心障礙學員也會音樂創作嗎?教養院的學員也能幫助小農成為生產力的一員;小作所的學員懂得呵護植物、照顧生命,這一切的原動力都來自於輔助療癒。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何坤益、李蒼瑀
高雄溫馨家園的學員跟著旋律唱和;伊甸中區小作所的學員看到種子發芽,無不雀躍;場景再拉到宜蘭教養院,學員在空地上揮汗曬稻穀,以換工方式換取桌上的米飯……身心障礙學員在輔療的照護下,生活變得多彩多姿,身心靈獲得療癒,能力跟著被培育起來,臉上盡是笑容與歡樂。
音樂能舒緩情緒療癒人心,音樂治療師將復健融入活動,在陶冶性情的同時,達到治療的目地。一位亞斯伯格症合併強迫症的視障學員意外在音樂天地找到熱情,緩解他的病情發作。
旋律之外,接觸自然一樣能找到正向能量。伊甸中區小作所的學員彼此提醒幫農作澆水,就算養植不成也不用害怕失敗,「再種一次就好」的心態,再度燃起他們的熱情,滿心期待看到種子發芽茁壯,學會培育植物,照顧生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套用在宜蘭教養院的學員身上最貼切不過了,他們與當地農民合作,以換工方式幫忙曬稻穀、剝花生殼、除草,用汗水換取桌上的飲食,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
障礙不侷限潛力發展,依著他們的學習腳步,慢慢地培養技能,生命跟著豐富起來。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0期 2015.6月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