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新埔的一處茶莊內瀰漫著檸檬香氣。
鐵皮搭屋內,牆上的一張張獎狀以及感謝狀鋪成了另類的壁紙。
這裡的主人是二十七歲的詹翔欽。
因著天生萎縮的左手,他幫自己取了一個酷炫的「藝名」—虎克船長。
不同於西方故事「彼得潘」裡的惡角,台灣版虎克船長會唱歌、跳舞還會運動。他是游泳教練、創業家,還是一位演說家。

20201028-12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聽廣播節目的朋友,對楚雲的節目《迴旋曲》一定不陌生。得過三次廣播金鐘獎,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陪伴過許許多多的聽眾度過每一個夜晚。如今在公共場所,你依然有機會聽到他的聲音,不同的是,他穿起宣教背心傳講福音,將好消息帶給更多需要的人。

IMG-1796

(圖說:楚雲見人就傳福音,他要讓未信主的人都聽到這好消息。)

.攝影|蘇麗華  情境圖片來源|pixabay

 

「夜對昨日是一次美麗的揮別,夜對生命是另一次夢境的探訪,歡迎收聽楚雲製作的《迴旋曲》。」透過廣播,楚雲與聽眾在空中相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屆無障礙生活節於十月三十日正式登場。伊甸長期替身心障礙者、年長者等族群弱勢發聲,本次主題為「歲月製造所」,展場內有多項道具及設施,希望大眾能夠藉由親身體驗,了解到年長者及身障者日常生活中的不便。

伊甸執行長林文賓(左)與公益大使坤達為第七屆無障礙生活節拉開序幕。
(圖說:伊甸執行長林文賓(左)與公益大使坤達為第七屆無障礙生活節拉開序幕。)

文|許可晴 攝影|許可晴 圖片提供|伊甸基金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一早晨,伊甸視障服務處傳來陣陣振奮人心的管樂聲。這美妙的音符來自於黑白吹薩克斯風重奏團。而在四位全盲的的團員中,藏著一位金曲獎入圍者,他是豎笛家,也是薩克斯風樂手—張林峰。

張林峰 封面
(圖說:張林峰專注地吹奏著薩克斯風)
 

20201026-2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落葉秋風早,在登高慶重陽之際,伊甸始終以福音與福利扶持、陪伴弱勢,把服務使用者當家人般關愛,伴隨左右。

1圖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這一天,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的大樓籠罩在濛濛細雨中,是再熟悉不過的基隆一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家人罹患失智症、或是身心障礙者、或有長期照顧的需求時,主要家庭照顧者在身、心、靈都面臨重大考驗。居住海外或不同縣市的遠距家屬可以提供哪些協助與主要照顧者一起照顧生病的家人呢?以下提供2不5要的建議:

 

遠距離家屬-01

企劃|朱聖恩 圖|y.zhen深夜日常

 

遠距離家屬-02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迎光臨!」

一聲飽滿、真誠的問候。在這間加油站的洗車區,看到了身心障礙職人對工作的執著與熱忱。

1圖

 

文|朱聖恩 照片|伊甸基金會公關中心提供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坐不住」、「上課時走來走去」,「他常常抓傷人」⋯⋯,對於特教生來說,負面的標籤成了他們的記號。在「心輔犬」入班後,這些孩子有了轉變,慢慢懂得拿捏社交尺度,找回那失落已久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失智長輩也在狗兒的協助下,動腦筋玩遊戲,連復健都變得有趣。

 

123_6597

(圖說:狗狗戚風從流浪狗搖身一變,成為陪伴特教生的好朋友。)

文|蘇麗華 攝影|王致尹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整理/詹慶臨

    本集雲端恩語特別來賓董倫賢牧師,特別介紹了林延齡醫生的事蹟,他雖然不良於行,卻在醫界有極優秀的表現,這讓我們不禁回想起在80年代,病殘生(當年仍如此稱呼身心障礙朋友)有高達249個大學科系不得報考,當然也包括了醫學院。也就是說,如果林延齡醫師活在當年的台灣,可能因著身體的障礙,而被排拒在醫學院外,世界也因此失去一個重量級的心臟權威醫師。

    伊甸從1987年起展開一連串的權益爭取運動,除呼籲殘障者生存權、工作權、考試權、無障礙環境等外,伊甸亦聯合其他殘障團體扮演民間壓力團體的角色,以理性的方式向政府争取殘障者應有的福利政策,並且為了促成各殘障團體的團結與成長,在2000514日與73個殘障團體共同推動了「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的成立,當天票選了劉俠為第一屆理事長,會址設於伊甸。

image

現將1987年到1990年有關社福團體聯合請願病殘生大學科系報考放寬設限的過程條列如下,讓我們一起回溯當年倡議的歷史痕跡。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我今天代表殘障團體前來開會,不是請求各位高抬貴手,多開放一點科系給病殘生,我們是要求把原本屬於我們的教育權還給我們」

---劉俠於1988、4、22教育部大學聯招協調會議發言

文| 杏林子

  對身體健康的學生,只要够聰明够用功,一路從小學步入大學,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事。然而,有人即使夠聰明夠用功,卻依然可能被排斥在大學校門外,只因他是一位身心障礙者。

  的確,殘障朋友的求學路,充滿心酸與坎坷。到了八〇年代,一般中、小學大致不會拒絕殘友入學,但也僅限於肢障者。儘管如此,學校環境的重重障礙,依然是一大挑戰。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