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長輩在「敲敲市集Knock!Knock!」擺攤賣甜筒花,能夠當「頭家」,分外的開心。)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一束花,不只是一份手作溫情,還有長輩滿滿的愛。三峽北大社區式長照機構長輩在「敲敲市集Knock!Knock!」擺攤,從預備材料、學習製作,再到販售,都出自他們之手。長輩用花語與民眾溝通,傳遞滿滿的心意外,體現長照不只是照顧,長輩還能用行動參與社會,締造美好時光 。
「來買花喔!」三位高齡的失智長輩來到市集擺攤叫賣,美麗的花朵猶如他們的笑靨般,綻放得燦爛。
(圖說:長輩摘除多餘的葉片,準備包裝成花束。)
為了備材,大家分工合作摘除多餘的葉片,再將花束綑綁起來,放入紙做的甜筒容器裡,便大功告成。攤位上,擺滿一束束的鮮花,頓時百花齊放、芳香撲鼻,連看的人心情都不自覺的放鬆起來。
平常時間,長輩待在長照機構上課,如今搖身一變,走入人群當起「頭家」,感覺分外的新鮮。當天寒流來襲,卻澆不熄他們服務的熱情,直表示:「義賣很開心啊!」
有客人上門,他們露出真誠的笑容,親切地招呼對方,讓客人感受他們十足的親和力。
處理花材時,照服員教導的同時,不忘關心長輩身體的保暖度。其中一位爺爺不時用英文對話,一問之下,得知他從美國移居回台。獨居那段時間常常忘東忘西,有時跟他交代過的事情,一下子又忘了。身為護理師的妻子警覺不對勁,從美返台,帶先生就醫,確診為失智症。
起初,太太帶著先生到運動中心運動,同時在家陪他玩桌遊健腦,積極復健。另外,一周有三天進到三峽北大社區式長照機構上課,延緩他身體功能退化。
(圖說:長輩跟著花藝老師上課,包裝出一束束美麗的花束,很有成就感。攝影/蘇麗華)
「阿公很有藝術天分喔!」社工黃雅君稱讚爺爺的作品富有美感。長輩們為了擺攤,前置作業下了不少功夫,向花藝老師學習製作甜筒花。課堂上,爺爺挑選了喜歡的花材,還說:「要萬綠叢中一點紅才好看。」
於是,他挑選一朵紅花,用綠葉襯托它的嬌豔。綁好的花束,他不時拿起來左擺右看,欣賞各方角度後,才露出滿意的神情。
「還有紙要裁的嗎?」一旁的阿嬤問,接過紙張,將它裁剪成相同大小,準備捲成甜筒狀。「這個不好捲耶!要怎麼弄啊?」長輩找不到技巧,向花藝老師討教。他們認真學習的模樣,絲毫不輸年輕人。
聊起阿嬤的背景,原本白天會到菜園種菜,直到開始會迷失方向感,家人不放心,於是帶她來日照機構。剛來時,依據活動性質不同,會改變座位。沒想到阿嬤上完廁所,就忘記自己坐在哪?「我們發現說,其實有一個固定座位對阿嬤的方向感來說很重要,至少她離開座位後,回來時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阿嬤個性隨和,課堂間,活動參與度很高。即便失智,但是只要給她指令,她還是可以辦得到,黃雅君稱讚著說。
(圖說:透過擺攤,讓長輩可以社會參與,與民眾互動。)
一想到可以擺攤,長輩們躍躍欲試。黃雅君表示,健康老化的過程,社會參與是很重要的一個歷程。透過花藝老師的教導,長輩能夠做一些學習;再透過市集擺攤,讓老人家有機會跟社區民眾做互動。「過程中,會增加長輩的自我肯定與價值感。」
(圖說:伊甸副執行長何天元分享舉辦敲敲市集的原由。)
擺攤這一天,長輩被賦予義賣花束的任務,口中喊著:「敲敲市集,來玩喔!」熱情的向外推銷。看見一束束的花被愛心民眾購買,不忘道謝。長輩藉由「敲敲市集」,拉近民眾與他們的距離,也證明他們有付出的能力。說明了他們不只是單純的被照顧,也能用行動參與社會,共創一個暖心的市集。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5.2.18 4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