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伊甸基金會與澳洲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Australia)協力合作,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辦理2024發展性社會工作論壇。
圖說:發展性社會工作論壇開幕式。
論壇的國際實踐經驗場次,邀請到社區網絡支持服務議題的主講人—臥龍崗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柯偉帆(Kenny Kor),他也是兒少家外安置和家暴受害兒童的顧問。此行,社工系師生共10多人一同來台共襄盛舉。
圖說:與會者報到。
「模糊性失落(ambiguous loss)!」
柯偉帆以此震撼的用詞開場。這個用詞在台灣少有耳聞,且不是源自澳洲。「模糊性失落」是由美國心理暨家庭婚姻學者波琳.博斯(Pauline Boss)於1970年代提出。近十年,繼而將此概念應用在了解家外安置(Out-of-home care, OOHC)兒少的悲傷與失落。
「模糊性失落」有二種情形:
▲看不見卻依舊存在(Leaving without Goodbye)
家庭成員雖無法實體同處,但精神上是同在的 (Physically absent but psychologically present)。例如:家人遇到天災或戰爭,而下落不明、遭921恐怖攻擊失蹤的親人、COVID-19疫情而被迫與家人分開等情形。
▲看得見卻只具形體(Goodbye without Leaving)
家庭成員雖實體同處,但精神上已遠離 (Physically present but psychologically absent)。例如:罹患失智症、精神疾病患的親人,已不是原來的他(她),彷彿只剩軀殼,再也無法如往昔般與家人溝通。
圖說:波玲.博斯提出「模糊性失落」。
當摯愛的家人離世,喪禮是宣告一段里程的終點,家屬可以「理所當然」悲傷,並得到旁人的理解與安慰。然而,遇到生死未卜或情況不明的狀態下,模糊性失落使家屬陷入困頓的泥沼中,甚至連悲傷的權利都被剝奪。模糊性失落對成人是熬煉,對身心尚在發展中的兒童和少年,更是如此。
圖說:與會者聆聽「模糊性失落」概念。
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條:「政府及公私立機構、團體應協助兒童及少年(下稱兒少)之父母、 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少之人,維護兒少健康,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對於需要保護、救助、輔導、治療、早期療育、身心障礙重建及其他特殊協助之兒少,應提供所需服務及措施。」惟當家庭在相關協助下,仍無法讓兒少留在家庭中獲得適當照顧時,政府實有必要提供替代性照顧。此替代性照顧的選項之一,即為柯偉帆在論壇中提到的兒少家外安置。
當然,兒少家外安置,多是由於原生家庭已無法發揮正常的家庭功能,諸如:家暴、毒癮等,才會以此為替代性照顧。
圖說:主題式工作坊-社區網絡支持服務經驗分享及討論。
論壇的下半場,以主題式工作坊分組進行,在「社區網絡支持服務」的組別裡,組員多為熟悉兒少的社會工作者及專家,其中不乏臥龍崗大學社工系,正在酒癮、毒癮單位實習的學生。既然多是服務兒少界的同溫層,不難想像,大家對這些「問題家庭」的熟悉度。
圖說:「社區網絡支持服務」組別成員,多為熟悉兒少的社工及專家。
柯偉帆以澳洲小孩學拿筷子為比方:社工看見問題,只是一根筷子,還需要另一根筷子,才夾得起菜來。另一根筷子,就是以社區的力量,共同陪伴家外安置的孩子。此為以發展性社會工作的觀點,支持家外安置的兒少。
家外安置的孩子常感到模糊與矛盾(模糊性失落)。有位男孩子曾向柯偉帆表示,因為家外安置所造成的自卑感,每當學校老師要大家說說各人的家庭時,總令他作難。在原生家庭裡,他排行老大。到了寄養家庭,卻成了最年幼的。他不知該如何回應這類話題。
「我是誰?」
「我爸媽在哪?」
「為什麼不能跟我爸媽住?」
種種的不明確,盤旋在孩子們心裡,使他們感到困惑。
柯偉帆依據他近期的研究指出,家外安置的兒少從熟悉的環境,與原生父母和手足分開,孩子們也離開既有朋友圈、文化背景和歸屬感,他們所面臨的童年逆境,可比擬模糊性失落中的「看不見卻依舊存在」。
了解兒少的失落感,協助他們減少這份失落,進而提供支持是極重要的課題。故此,柯偉帆與研究團隊透過30位家外安置的第一線社工,並經由7個焦點小組,收集兒少家外安置的數據。採用建構主義紮根理論(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開發了HEAR實踐模式:
圖說:研究團隊採建構主義紮根理論,開發HEAR實踐模式。
H尊重模糊性失落(Honouring ambiguous loss)
■ 以模糊性失落為與兒少家外安置的社工和個案管理者的共同語言
■ 模糊性失落將持續影響孩子們的感受和行為,對此保持好奇與開放的態度
還有種種模糊性失落的挑戰,像是,很多人無法理解孩子的感受,以至於不把它當一回事。其實,無論是對小孩本身,或是孩子們的重要關係人,這分體認感實係關鍵:「媽媽傷害了我,她有時候很可怕,可是我還是很想念媽媽,還是很想跟她在一起。」
研究團隊建議以模糊性失落為共同溝通的語言,並鼓勵大人們打開感官,感受孩子們說不出的感受。讓孩子們適度宣洩憂傷,從中給予最合適的支持。(摘自社工論到兒少家外安置的議題; Kor et al., 2024, p. 252)
E建立關懷社區(Establishing a care community)
- 找出孩子的重要關係人
- 集結「大人們的力量」,促成孩子的重要關係人,建立夥伴關係
「有個小男生,他喊寄養家庭的媽媽『媽媽』。然後我帶他去見生母時,他竟改口稱寄養家庭的媽媽『跟我一起住的那位女士。』」(摘自社工論到兒少家外安置的忠誠度議題; Kor et al., 2024, p. 253)
研究團隊建議孩子的重要關係人(如:社工、原生父母、寄養家庭等)放下成見,彼此交流資訊。依據孩子的成長背景,打造友善的環境。
A調整模糊性失落的缺乏確定性(Attuning to the lack of finality)
■ 留意療癒模糊性引起的潛在觸因
■ 隨著孩子的發展需求而有適當的回應
「有些原住民父母會很介意他們的孩子被安置到外縣市,或被安置到非原住民的家庭。很多人不懂,這有什麼好介意的?孩子被安置到安全的地方,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嗎?沒錯,但是除了安置之外,孩子的內心,還有更深需求的講究。」(摘自社工論到兒少家外安置的內在需求議題; Kor et al., 2024, p. 253)
由於,模糊性失落沒有明確的休止符,孩子不知道何時可以終止這漫長的迷茫。所以療癒的過程中,需要社工、寄養家庭和孩子的重要關係人,保持提供明朗化的資訊。避免孩子因觸景傷情,而再度誘發模糊性失落造成的傷痛。
R減少歧異(Reducing ambiguity)
■ 孩子們有知的權利,持續告知和他們相關的人事物
■ 培養關係的持久性
對於之後要住(被安置)的地方,與其讓孩子們面對一片未知,不如盡可能描繪出畫面:「好的,你住的地方呢,養了幾隻狗,這些狗狗分別叫oo、XX。然後呢,家裡有3個房間…」(摘自社工論到兒少家外安置的頻繁遷徙議題; Kor et al., p. 254)
社工觀察到,頻繁被更換安置地點的孩子,更容易處在模糊性失落。適度真誠地告知孩子確定的資訊,可降低因流離造成的模糊性失落。若擔心原生家庭裡不堪的真相,恐怕對孩子打擊過大。建議依孩子成熟度,以合適的媒材釋放訊息,如孩子5歲時,可以藉由繪本透露一些事實,孩子7歲時,再給更多資訊。同時,大人們盡量保持孩子在居住、文化、社交圈、人際支持等方面的穩定。
工作坊的尾聲,柯偉帆以臥龍崗大學10幾位師生飛來台為比方。搭飛機時,都會播放逃生影片。當飛行出現緊急事件時,大人自己先戴上氧氣罩,再為小孩戴。無論是在台灣或澳洲,社工背負的案量都超載。試問一位又餓又累的社工,如何好好進行HEAR模式的服務呢?社福的前提仍須注意到「如要馬兒好,先把馬兒先餵飽」的社會工作者勞動力議題。
圖說:座談交流時間,主講者給予回應。
柯偉帆下了小結。研究支持家外安置的兒少,雖尚有未盡事宜,但HEAR模式以模糊性失落提供了一個介入點,強調藉著大人們好好坐下來,共同商討對孩子支持最好的方式。大人們盡可能在保有孩子的純真,讓他們有知的權利,降低不確定性和焦慮。在社區力量的扶持下,堅固孩子們,使他們在諸多的不確定中,長出韌性。
圖說:會後,臥龍崗大學師生與論壇工作人員合影。
參考資料: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cfs.13072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11.19 NO. 45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