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愛攝影_20240325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114s

(圖說:畢業慢飛安安與媽媽開心合照。)

 

17歲的安安是伊甸基隆服務中心的畢業生,兒時因唐氏症外顯性明顯,經常受到他人注目,加上長輩的不了解,安安媽媽選擇堅強面對。經社工協助下,3歲的安安來到伊甸接受早療服務。

 

經過4年療育與練習,可以簡單對話,也從行走不穩,變身跳舞小將。現在成為媽媽的貼心小幫手,放學後到媽媽與阿姨經營的麵店幫忙洗碗筷、送餐等工作。看著孩子的進步及改變,媽媽感到欣慰,漫漫早療路因有鼓勵與陪伴,才讓他們獲得支持的力量。

 

文 | 謝馨霈  攝影 | 簡瑞廷

 

這天,雨都基隆難得天空放晴,安安和媽媽早早抵達基隆服務中心,與組長家如討論慶生會中的「小驚喜」。

 

熊愛攝影_20240325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018s

(圖說:安安在媽媽和組長家如的協助下,穿上俏皮青蛙裝。)

 

「有青蛙!」「好大的青蛙。」孩童們驚呼著。

 

大青蛙在家如的引導下,動作輕柔地與孩子們擊掌、說嗨。直到音樂響起,他開始翩翩起舞,慢飛天使們也隨著擺動身體。一連多首歌曲,將氣氛推到最高點,這時孩子們發現「青蛙」裡面有人,紛紛低著頭想一探究竟,是誰躲在裡面?

 

「大家好~我是安安!」謎題揭曉,能歌善舞的青蛙,背後是活力十足的安安所扮演。

 

今天是安安畢業11年,首次回娘家的日子。他與學弟妹們一起慶生,並帶來精彩的演出。當然,慶生會不可或缺的就是小遊戲,安安、媽媽與老師攤開氣球傘,與小朋友們同樂,咯咯的笑聲充滿教室。緊接著,老師端出蛋糕,讓安安邀請小壽星們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褔。

 

熊愛攝影_20240325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075s

(圖說:安安、媽媽(後右二)和老師為孩子們撐起氣球傘,一起同樂。)

 

熊愛攝影_20240325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100s

(圖說:安安與小壽星們一起吹蠟燭、慶祝生日。)

 

看著安安展現大哥哥風範,家如說:「記憶中的安安長大了。」表演前,擔心孩子第一次看到大青蛙會被嚇到,特別叮嚀他動作放慢、放輕,等待指令才能前進。想不到平常表演慾爆棚的安安,進入教室後,不停地與老師確認「可以前進嗎?」「可以與小朋友擊掌嗎?」,將老師的提醒放在心上,溫柔地與學弟妹們互動,讓家如十分感動。

 

安安是媽媽的貼心小寶貝

次日清早,安安隨著媽媽前往麵店,協助招呼客人、打包外帶餐點、收洗碗盤、整理桌面、送餐等工作,化身小服務員。偶爾看見忙進忙出的媽媽,會熱情地擁抱她,用行動說「媽媽辛苦了!」。

 

熊愛攝影_20240331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044s

(圖說:安安協助媽媽一起打包外帶餐點。)

 

熊愛攝影_20240331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075s

(圖說:安安在媽媽的協助下,戴上手套,準備洗淨碗盤。)

 

午後,媽媽牽著安安的手前往公車站,學習自行搭公車。過去,安安總是由家人接送回家,現在他已經升上高中,為了培養生活自主能力,媽媽決定開始教導他如何獨立使用交通工具。一路上媽媽輕聲述說站牌名稱、站數、路名等資訊,讓兒子熟悉返家的路線。


經過半小時的路程,安安順利返回溫暖的家。他迫不及待的坐上沙發,準備高歌一曲。歡樂的歌聲搭配活潑的舞蹈,俏皮的他逗得媽媽呵呵大笑,但大多時間,媽媽總在一旁拿起手機記錄孩子生活點滴。「我們家安安除了唱歌,最喜歡畫畫,還有得獎喔!」媽媽語帶驕傲,走進房間拿出一幅幅畫作,不斷分享兒子畫作理念。

 

熊愛攝影_20240331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152s

(圖說:安安與得獎畫作合影。)

 

回顧笑淚交織的早療歲月

這時,安安拿起畫筆,專注於繪畫,媽媽驚訝發現「兒子真的長大了!」可以自行安排課後時光。媽媽有感而發說出,十幾年前,懷孕產檢一切順利,直到出生後發現安安竟是「唐氏症兒」,斗大的字眼,讓家中長輩難以接受,承受所有壓力的她,一度欲與孩子同歸於盡。

 

當她要這麼做時,回頭看見安安的笑顏,頓時領悟、接受了一切。「既然兒子選擇了我,我就比別人多一份神奇的力量,去面對和承擔孩子的成長困境。」

 

她知道及早治療,才能讓安安趕上成長進度。尋找幼兒園的過程,異常曲折,因為鄰近學校沒有教特資源,屢屢被拒收。直到安安3歲時,來到基隆服務中心接受早療服務。家如分享,起初安安訓練時,媽媽擔心兒子受傷、哭鬧,總是陪在一旁;幾堂課後,發現他在中心很開心,也有大幅度的進步,便逐漸放心將孩子託付給老師們。

 

熊愛攝影_20240325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159s

(圖說:組長家如分享安安在基隆早療中心的點滴。)

 

回想自身變化,媽媽笑著說:「伊甸真的很暖心,不只照顧小朋友,連家長都被照顧。」中心會定期舉辦家庭支持的團體課程,讓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家長,齊聚一堂,互動交流、抒發照顧心得,擁有短暫的喘息時光。

 

如今高二的安安,不僅穩定求學中,溝通和自理能力也維持得很好,並持續和伊甸基隆早療保持聯繫,三不五時也會回到中心與老師們敘舊,每逢節慶也會準備表演節目與學弟妹互動。媽媽也會主動與中心分享早療相關資源,盼能幫助中心的孩子們。

 

再一年即將畢業,要面臨進入職場的全新挑戰,安安開心表示,在學校學習很多技能,已經準備好要開始工作了。「可能先進入小作所培養能力,再一步步前往庇護工場,期待安安有一天能回歸社會,投入更多元的工作場域。」媽媽看著天真爛漫的兒子,緩緩道出對他未來的期許。

 

聊起早療過程,彷彿掉進時光隧道,轉眼天色漸暗。媽媽起身來到廚房,張羅晚餐,安安化身二廚俐落地準備碗筷、醬料。餐點出爐,母子倆開啟電視,看起安安兒時的趣事。「回顧孩子成長過程,我鼓勵慢飛家庭要勇敢走出來,因為黃金早療期真的很重要,要把握0-6歲及學習機會。」媽媽感謝有伊甸早療的大力協助,讓安安能有今天的成長。

 

家如則表示,不要擔心孩子會被貼標籤,雖然他們的成長速度較慢,但透過很多人的幫助及資源,將會不斷茁壯,標籤不會一輩子跟著慢飛家庭。等家長看見孩子進步時,就會發現早療只是個過程,「進步」就是堅持走下去的動力。

 

熊愛攝影_20240331_伊甸基金會_畢業慢飛基隆安安198s

(圖說:安安親暱地親媽媽的臉頰,流露出母子間的好感情。)

 

媽媽分享告一個段落,安安湊上來,親暱地親她的臉頰,彷彿在說「感謝勇敢的媽媽,呵護我成長,接下來讓我來保護媽媽吧!」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4.05.06  NO.447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