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019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伊甸基金會—桃園市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以下簡稱通報中心) 曾遇過一位長得精緻漂亮的女孩,她在幼兒園不說一句話,都快上小學了,才被發現疑似是選擇性緘默症。通報中心同仁著實為這孩子感到心疼,若是她的情況能及早被發現,就不用在小小年紀壓抑這麼久。

 

通報中心主動受理由衛生、醫療院所、幼托所、社政、保母及家長等單位通報的發展遲緩兒童(含疑似),透過制度化方式迅速轉介至相關服務單位。

 

就像病人被送到醫院急診,經由檢傷護理師快速評估病情,再由醫護人員給予適當治療。檢傷是為在有限的時間和醫療資源裡,依據病患的病情輕重決定處置的順序及方式。

 

急診既是與時間賽跑,通報中心也不例外,因為發展遲緩兒童若在0~3歲接受極早期療育服務,效果是3歲後的10倍。在關鍵時刻有早期療育服務的介入,不僅有益孩子的成長之路,也扶持了整個家庭。故此通報中心除了受理各單位的案件,也結合各領域專業人員,在社區宣廣把握孩子黃金療育期的觀念,同時,不定期辦理社區活動供有疑慮的家長諮詢。

 

這一日,通報中心舉辦了「兒童發展關懷日」活動,家長事先預約報名,控制每組20分鐘的時間進行評估,確保諮詢品質,並兼顧分配諮詢資源的公平性。

 

009

 

在李社工的引導下,一位媽媽帶著女兒進來,小女孩到陌生的環境,拖延著步伐,不太情願進到評估的場地。職能治療師蔡孟真老練地拿出預備好的玩具吸引孩子。正好找到停車位的爸爸來與母女倆會合,小女孩見到爸爸,彷彿吃了定心丸,給爸爸無尾熊式地環抱。有父母的情緒支持,她很快就能適應新環境,安心地在旁玩起來。

 

「手部動作都OK喔!」引導小女孩將彈珠放進瓶子、把筆蓋蓋回去等動作,蔡孟真觀察後向家長說。

「她有O型腿,走路一下子就累,還會被自己的腳絆倒。」爸爸語氣平緩,卻藏不住擔憂。

 

104圖說:職能治療師與社工討論孩子情況。

圖說:職能治療師與社工討論孩子情況。

 

蔡孟真觀察小女孩的互動與反應不錯,整體來說,沒有太大問題。肢體部分,她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玩「上來下去」的遊戲,靈活運用四肢。動作部分解決了,爸爸又提到女兒不愛吃飯,比較喜歡米餅、仙貝的口感。飲食部分,蔡孟真表示孩子需均衡攝取營養素,可以增加飲食的有趣度。別將孩子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摻雜,可以試著一口餵喜歡的,下一口餵不喜歡的,從一來一往餵食中拿捏,也可以用玩具互動。

 

一邊是職能治療諮詢,另一邊的語言發展諮詢則是由林育榮治療師負責。兩組家庭同時輪番進行諮詢服務。

 

輪到新的組別,媽媽帶女兒進來,小女孩說什麼也不肯入內,玩具也失去吸引力。時間有限,林育榮駕輕就熟地到外頭的等待區和小女孩互動起來,見小女孩在等候區反而感到安適。語言治療的評估完成後,隨後的職能治療評估也順勢在外頭完成,不勉強孩子,照著他們的步調走。

 

「我4歲中班,讀幼兒園。」小男孩一進來就大方自我介紹。

 

小男孩的構音雖然有些許不標準,但都能了解他要表達的內容。與其他組的孩子相較,小男孩不怕生,到新環境馬上可以和周遭的人打成一片。

 

085圖說:不怕生的小朋友,到新環境很快就融入。

圖說:不怕生的小朋友,到新環境很快就融入。

 

「兒童發展關懷日」辦在週間,雖非假日,但來的家庭有8成以上都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來,足見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重視。

 

小男孩也是由父母陪著一同前來。爸爸表示,夫妻倆在耳順之年才生下兒子。爸爸表示自己小時候很害羞,兒子卻和他不一樣,跟陌生人都可以聊得很熱絡。學校老師向父母反映,小男孩上課會抖腳、轉來轉去、注意力不集中等好動情形。父母帶他外出,擔心外人將兒子的熱情誤解為冒失、沒禮貌。蔡孟真微笑傾聽,接著進行評估與說明。

 

和昔日家有發展遲緩兒,家長擔心遭人閒言閒語而延誤孩子接受早療的情狀相比,現在的家長以孩子為重,暫時放下工作,前來進行諮詢。從每一組父母口中詳細描述孩子的狀況,感受對孩子成長的關注,欣見時代的進步。在治療師前端的衛教及社工後面的諮詢服務下,跨領域的合作亦讓家長更放心。

 

097圖說:治療師與社工通力合作。

圖說:治療師與社工通力合作。

 

諮詢不光只有醫療端,通報社工還需要跨領域專業,才能更體會家庭沒有表達出來的心聲。通報社工了解有些家長不帶孩子去復健,其實是因家庭亟需打拚經濟,為養家餬口,家長抽不了身帶孩子到醫院復健,其中一位隔代教養的家長就是一例。

 

「唉,我不會教。」見阿嬤嘆氣,不知如何帶孫子。

 

通報社工從阿嬤帶孫子一起到菜市場買菜分析,教她如何在生活中訓練孫子。例如:孫子幫忙提菜可以訓練肌力;辨識蔬菜的種類可以訓練認知能力;向菜攤老闆打招呼可以訓練社交能力。在社工的鼓勵下,阿嬤有了自信。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人!」通報社工常用這句話鼓舞家長。

 

由於「通報」兩個字,聽來不討喜,同仁在接觸發展遲緩兒的家庭時常被掛電話。通報中心敏銳尋找出需接受早療的孩子,隨即轉至早療中心等單位。因此當孩子日後有進步,通報中心之前的付出常常就被遺忘了。

 

通報中心主任徐華英勉勵同仁,為孩子付出的一切,哪怕只是分享「兒童發展關懷日」的訊息,都是撒出去的種子,日後收成未必非得是通報中心。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遠比得到稱讚還來得有價值。就像馬太福音6章18節:「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要報答你。」

 

為著孩子健康成長,通報中心將繼續忠實、有效率地輸送服務,把守孩子的黃金療育期。

 

011封底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3.08.17 NO. 4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