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仇恨與不能饒恕帶來更大的傷害(加拿大傳揚劇團《囚》劇照)
文/詹慶臨 劇照提供/加拿大傳揚劇團《囚》劇照
《囚》劇原為舞台劇,四十多年前由香港「福音劇團」在香港荃灣大會堂首演,演出那天正是劉俠姐的生日二月二十八日。當時導演是陳紫年先生,他曾是伊甸基金會海外公關,我們都叫他陳叔叔。福音劇團並多次遠赴新加坡、吉隆坡演出。2019年前陳叔叔在加拿大過世,陳嬸嬸為紀念亡夫和劉姐,邀請加拿大教會「傳揚劇團」演出。
從舞台劇到廣播劇
以前常聽劉姐和陳叔叔提起《囚》在香港帶來很大的迴響,可惜《囚》劇從未在台灣公演過。去年伊甸基金會傳播小組將劇本改編為廣播劇,邀請多位廣播界資深人員聯合配音,其中幾位為金鐘獎得主,劇末並邀請俞禮正牧師、張錫華牧師短講,藉此懷思劉姐為這世界留下的美好風範。
(圖說)邀請多位廣播界資深人員聯合配音。
劉姐從小就受到疾病的轄制,一直在忍受疼痛的襲擊,她身體嚴重障礙到99%的關節都壞死,連蚊子叮在臉上都沒有能力去打,生活的天地僅限於六席大的斗室之內。屋外春去秋來,花開花謝,似乎都與她無干,自己就好像被判了無期徒刑的犯人,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見天日?照理說她的人生應該是失意、悲觀、頹喪、憤怒、痛苦,無助,甚至絕望才對,然而,每一個與她接觸過的人,都會感覺到她生活的十分快樂,常是笑容滿面,容光煥發,在她臉上完全找不到一絲的病容與憂戚。雖然她無法海闊天空,逍遙四方,但她的內心卻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懼。她說這都是來自信仰的力量,她的一生就是活生生的見證,令人從杏林子身上更體會到信仰的奇妙及上帝的大能。
一個人有著健全的身體,但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失去了人生方向,活著在這世界上也是徒然。反之,被困斗室中的劉姐,雖然失去了表面上的自由,但她找到了真的人生目標,她那顆勸勉世人的愛心卻是散播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裡。
世間有許多隱形囚犯
藝術原本就是在表現人生,「囚」劇部份情節確有真人其事。這齣劇是希望藉著人性的愛與恨、善與惡、痛苦與歡喜、光明與黑暗的掙扎與浮沉,來表明真正的監牢是在人的心底,許多人沉浸在罪惡中無法自拔,迷戀在情慾中無法脫身,以及為名利權勢所左右而迷失。有些人表面上看來生活的自由自在,實際上他的心卻緊緊被綑綁,身陷在監牢裡。
(圖說)貪婪的人性衝突帶來無數傷害,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囚籠。(加拿大傳揚劇團《囚》劇照)。
我在劇中飾演大法官史尚義的妻子玉潔,史尚義是個急功好利、急於出人頭地的人,他對妻子不忠,因著外遇長期冷落妻子。玉潔本來精神狀況就不好,加上先生的嫌棄與背叛,她有了精神障礙,出現失眠、幻覺、幻聽、妄想、人際關係疏離等現象,後來服用大量安眠葯走上絕路。
對於玉潔這個角色我並不陌生,在我教會禱告小組裡就有一位這樣的姐妹,在我伊甸辦公室旁的庇護工場裡有很多員工是精障人士,劉姐筆下的玉潔,忠實呈現部份精障人士的因境,讓我在演出時也因此更加體會他們的無奈與無助。
(圖說)愛情的虛情假意也是一個囚籠。(加拿大傳揚劇團《囚》劇照)。
杏林子悲天憫人看見需要
久居斗室心卻不被困住,劉姐關懷世人的胸襟寬廣,她關心時勢,看盡人間疾苦,在她30多歲時,就已看見精神障礙者和自殺率增多的現象,而那時在台灣精神障礙還沒有列入障礙的類別當中。2003年劉姐不幸被精神失常的外佣打死,更加突顯精障人士的問題,需要迫切被關注,而伊甸也在最近10多年開始服務精障者。
一齣劇不僅是劇,也是社會的萬花筒,表達出對社會的針砭與關懷,希望藉劉姐所寫的《囚》讓世人看見真正的自由不在形體的自由自在,而是放下內心的怨恨苦毒,盲目追求功名,得到真正的自由。
人若不從心裡悔改,就永遠得不到自由,永遠是個囚犯。願這齣廣播劇《囚》的播出能告慰劉姐在天之靈。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2.6.15 424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