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教養院教保員沈海花原本是位家庭主婦,多年前的婚姻危機逼著她做出改變,為了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她毅然決定重返職場。在服務身障者的過程中,她找到自己的天職與安身立命之處,並與過去原生家庭的傷痛和解。
(圖說:沈海花正在示範如何讓迷迭香的香氣沾染衣袖。)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20年的服務過程中,最令沈海花印象深刻的是一位40多歲的住民阿義(化名)。阿義除了患有視覺障礙,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必須包著尿布,日常起居都需要有人協助,在沈海花接手之前,他已經輾轉換過三位教保員。
用心照顧樂見改變
一次協助他坐下如廁時,沈海花發現,阿義總是會在別人碰觸他時,不自覺地做出防禦動作。由於阿義的口語能力僅有仿說程度,無法得知這樣的習慣是如何養成,但每當阿義又出現防禦行為時,沈海花總是好聲好氣地用台語安撫他:「你不用怕,我會疼惜你,不會打你!」然後一邊跟他自我介紹:「我是老師喔!我叫海花!」
喜歡自言自語的阿義,彷彿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回應,直到有一次沈海花靈機一動,握著阿義的手,重新向他自我介紹:「我是阿婆仔喔!」「阿婆仔」是某位住民對沈海花的稱呼,她覺得這個稱謂很有大人的風範,也就任由住民叫她「阿婆仔」。
或許是這個稱謂勾起阿義熟悉的童年回憶,聽到「阿婆仔」三個字,他立刻有了反應,他興奮地抓住沈海花的手問道:「妳是阿婆仔喔?」此後,兩人原本疏離的關係有了明顯改善,每當沈海花踏進宿舍,阿義就會非常開心地大聲呼喊:「阿婆仔來囉!」
跟阿義建立起關係之後,沈海花進一步教他認識正確的稱謂,「我是老師喔!」「我叫海花!」日積月累的努力,讓阿義逐漸對身旁這位「海花老師」敞開心胸,甚至會暱稱她為「小花」。
也因著阿義對她的信任,以及團隊同仁彼此互助合作,阿義後來甚至漸漸戒掉尿布,想上廁所時會開口尋求他人協助,先前那些防禦動作也不曾出現了。
(圖說:對於植物的喜好與「綠手指」天賦,彷彿是沈海花基因裡不可抹滅的一枚印記。)
放下過往不再糾結
對於植物的喜好與「綠手指」天賦,彷彿是沈海花基因裡不可抹滅的一枚印記。她的農夫父親靠著辛苦耕作養活一家人,從小看著父親在田裡忙碌的背影,她曾暗自發誓「未來不要像父親一樣當農夫」。
然而,當沈海花長大成人後,「拈花惹草」卻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種療癒自己的方式。每當她用心整理花園,彷彿也同時照顧了自己的身心靈。「或許我的血液中同樣有著『手中握著泥土的靈魂』吧!」沈海花感嘆道。
患有心智障礙的母親,曾是她埋藏在內心中的秘密、人生中難以跨越的一道崁。在她還未能接受母親是身障者的那段歲月裡,她甚至不敢當眾牽起母親的手,過去也曾埋怨過為何別人的媽媽都能照顧孩子,自己的媽媽卻不能給她所渴望的母愛……。
(圖說:同仁分享自身遭遇,讓沈海花走出過往陰霾。)
直到來宜蘭教養院工作的第一年,在一次晨更活動上,一位同事訴說自己的母親是身心障礙者,並分享她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聽著對方與自己類似的人生遭遇,沈海花發現原來自己並非孤單一人,她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多年來的心結隨之化解,她後來也和那位同事成為知心好友。
照顧住民的生活既忙碌又充實,隨著和住民們的相處日益自然與自在,沈海花在工作中獲得極大的安慰與成就感。某天,她突然察覺自己不再糾結於母親造成的童年陰影,對母親的障礙也有更多的理解和體諒,後來她亦採取行動,主動改善原本疏離的母女關係。
依靠信仰走出陰霾
身為虔誠的基督徒,在每一段艱難的人生過程中,沈海花都深信上帝常伴左右。不論是工作時遇到不可理喻的住民,或是幾年前歷經丈夫「重症肌無力」急性發病住進加護病房,她都靠著對上帝的信任和誠心禱告度過難關。
「上帝醫治了我心理的創傷。」因著對上帝的信心,她將這份工作當成是上帝交付給她的使命:「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所要的告訴上帝,祂就光照我,省察自己,再重新回到對的秩序裡,也就是用主的眼光服務住民。」即便經歷院內幾番人事更迭,雙手也因工傷需要長期做復健,她仍持續在宜蘭教養院服事。
(圖說:沈海花在花園裡為我們介紹她珍愛的植物寶貝們。)
人生中的跌宕起伏砥礪沈海花的心智,曾經遭受過的創傷不曾將她打倒,反而成為激勵她成長的推動力。眼前這位帶著我們參觀花園的堅強女性,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著她珍愛的植物寶貝們,早已走出過往陰霾,全身上下散發著自信與熱情。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0.5.22 399-2下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