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天生唇顎裂,孫嘉君受人恩惠接受多次手術治療,長大後立下志願朝社工發展。她將滿滿的愛獻給了早療家庭,在通報中心服務期間,一個人要負責300-400名個案,她也不以為苦。在伊甸12年的日子,她感到處處充滿著喜樂。
(圖說:孫嘉君自小罹患唇額裂,受到外接的幫助接受手術治療,她抱著感恩的心反饋社會當社工。)
文︱可玉
從受人恩惠的唇顎裂患者,到服務人群的社會工作者,孫嘉君將得自他人的愛都給了出去。她說:「人生有無數無法言喻的奇妙巧合。我曾經以為自己活得很辛苦,從小被同學取笑,成長過程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痛,即使到今天都還要調適⋯⋯」
儘管如此,孫嘉君仍然讚美生命的本質說:「感謝天父!不論我們的身體或心智遭逢什麼變故,我們的靈魂依舊完整無缺!」真實的信心與看見,讓人不由自主地被感動、被吸引。
端午連假剛過,筆者致電孫嘉君聯絡採訪事宜。嘉君在電話中仔細確認訪談內容,到了預定見面的前一天,又以簡訊再次提醒,並且提供交通及停車資訊。雖然素未謀面,她的細心與貼心已在無形中傳遞令人安心的訊息。
莫看嘉君個頭嬌小,十足學生模樣,她在伊甸已經走過十二個年頭。由於天生唇顎裂,嘉君自幼接受多次手術治療,如今疤痕隨著時間淡去,心中的感恩卻是歷久彌新。
「謝謝阿爸天父,」孫嘉君翻開她高中時代的作文簿,指著其中一篇關於手術的紀錄,說:「在台灣唇顎裂醫療貧乏的年代,讓美國的羅慧夫醫師有異象來到台灣,為所有的唇顎裂患者服務。」由於童年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經常接觸的經驗,深感受之於人,嘉君早在青少年時便已立下心志,想要成為社工人員,回饋社會,為弱勢者服務。
受到劉俠文字激勵,對未來滿有憧憬從大學社工系畢業前,孫嘉君開始預備找工作,曾經受到劉俠女士文字激勵的她,對伊甸一直心懷憧憬,於是鼓起勇
氣投遞履歷。「其實我的條件不是很優秀,」孫嘉君凡事認真,連十多年前的錄取通知都還珍藏著,但是聊起北上面試的經過,她卻直稱自己幸運。訪談中,孫嘉君拿出當年主管送給她的就職禮物─一本聖經,珍而重之地翻開扉頁上的留言勉勵,說道:「感謝主,讓我可以進到這個環境!」
(圖說:親子大合照,大家活力滿滿。)
如願得到心目中的機會,孫嘉君對工作特別投入,站上早療服務第一線不過一年的時間,她就因為情緒受到案主牽動,漸漸出現情感反轉移的徵象。當時主管徐華英主任看出孫嘉君遭遇瓶頸,考量她的專業背景與工作能力,毅然決定將她轉為行政人員,如此一來,不但前線同工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援,對孫嘉君來說,也是一個再裝備的機會。 「嘉君非常貼心,經常願意付出額外的個人時間,」徐華英主任說,「換個角度來看,她在工作上要學習的是如何釐清界線,保護自己避免受傷。」而孫嘉君本人在回想當初內轉的決定時則分享道:「除了自尊心的問題,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創舉。大家都很訝異,覺得社工不適合轉行政。華英姊真的是個很敢冒險的人!」
未忘初衷,負責早療兒通報工作因著不願放棄服務的初衷,孫嘉君接下轉職的挑戰,開始她在通報中心的日子。通報服務的內容包括提供家長及個案所需的資訊、資源,以及協助將三歲以下個案轉介至早資中心等,一個人通常要負
責三到四百名個案,人手不足的時候,甚至要兼顧八百多個孩子。種種不為人知的辛苦,孫嘉君與夥伴們承擔了下來,即使工作再繁重、再艱難,回首來時路,在伊甸十二年的生活仍然充滿喜樂,更是身邊朋友所羨慕的。
在機構得到深厚情誼,六年後受洗歸主名下。九年前的某一天,一大早,孫嘉君被迫離開家門,一個人帶著一包行李,孤零零地站在街頭。當時她走投無路,幸好有伊甸同工願意收留。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剪不斷、理還亂,經過一番討論與思考,孫嘉君下定決心開始獨立生活。「謝謝華英姊,她請了兩位男同工陪我看房子,幫著我安頓下來,又教導我如何一步一步與家人和好。」「家裡現在的關係都還不錯,」孫嘉君說。
一邊聊著這段過去,孫嘉君一邊攤開桌上的資料,裡面除了歷年來參與伊甸事工的活動照片,還有許多同工們手工製作的生日賀卡。「他們都很有創意對不
對?」孫嘉君一張一張翻過,只見卡片上有的寫著「運動達人」,有的畫中孫嘉君正在高歌,看來她不但能靜能動,與大家的相處更是融洽。
同工之間的情誼與援手,在在都是見證,感動孫嘉君在進入伊甸的第六年受洗歸主。隔年,她長期以來的努力也開花結果,歷經八年九次的考試,孫嘉君終於在 2012 年正式取得社工師的資格。
「我想,天父看重的是我有願意被使用的心志吧!」談到準備考試的這段長期抗戰,一再從失敗中站起,孫嘉君不言辛苦,卻帶著一貫的謙卑與感恩,「感謝主,那一年,社工師的錄取率特別高。這是神對我的成全與祝福。」
(圖說:伊甸同工們上街募發票,收穫豐富)
Box:傷心的一巴掌
投入社會工作多年,孫嘉君深感觀念 推廣的重要。事情發生在 2015 年,搭公車的途中,車上有個約莫國高中年紀的孩子,在車行搖晃中,不小心踩到旁邊一位阿嬤的腳,阿嬤立刻大聲哀嚎。那孩子開口道歉,因為講話的發音不甚清楚,與一般 人明顯不同,引起了旁人的注意。他的媽媽也幫著他向阿嬤表示歉意,並且說明孩子有自閉症。沒想到阿嬤聽見,不但不能體諒,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地碎念起來,反覆說著:「這樣的孩子應該關在家裡,不要帶出門。」
講到後來,氣氛愈來愈僵,附近有位高中生路見不平,不以為然地跺腳表達對阿嬤不友善言詞的抗議,那位媽媽更是忍不住動怒,一巴掌打在自己孩子的臉上,把全車嚇了一大跳,媽媽自己也忍不住傷心哭了起來。
「後來那對母子到站下車的時候,我也跟著提早離開,去抱抱那個孩子。」孫嘉君說。車上的意外擦碰不是孩子的錯,所以嘉君不但安慰他們,也特別稱讚孩子表現得很好,沒有傷害別人。
「這件事在我的心裡衝擊很大,」孫嘉君分享,「我在早療領域服務這麼久,以 為台灣的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成長,卻沒想到還有人會如此對待這些特殊的孩子。」這樣的衝擊,讓嘉君更加體認推展「融合」觀念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當一個身障的孩子一直干擾自己的小孩,導致孩子對不當行為有所模仿,甚至當對方反過來欺負自家小孩的時候,我們會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跟他相處嗎? 」孫嘉君懂得體諒一般家長的顧慮,「『融合』需要有做法,」她分享道。
伊甸的社工、老師現在利用各地親子館的繪本活動,或是以戲劇的方式進行推 廣,教導一般手足跟特殊孩子的合適互動,就是一種實際的行動。
資料來源:伊甸基金會電子報387下期 新蘆葦集-慢飛天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