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我親愛的朋友fear》一書,教你克服恐懼,並且和害怕做朋友。)
你没看錯,這本《我親愛的朋友fear》談的是和恐懼做朋友。
孤單寂寞、恐懼不安……有太多情緒是很真實地存在每個人心中。但我們卻是故做堅強地選擇隱藏不說,甚至連自己都隱瞞、不願意往內心去看。
結果,恐懼一直在那裡,無時不刻存在,她變成最了解我們自己的超級好朋友!
(圖說:許多人害怕失去、害怕被拒絕、害怕不被喜歡等等,這些原因造成恐懼。)
恐懼怎麼會變成朋友?
有很多事情都在我心中形成恐懼,其中最大的恐懼就是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這個恐懼像顆雪球般,在我心中越滾越大,使我無處可逃。
我的恐懼原因來自得知我的身體和其他人長得不一樣,也跟你長得不一樣。我的膚色不一樣。有的時候是像麥田的金黃色,明明是冬天,卻披著暖色調的皮膚街上跑,而當我待在陽光下太久時,我的膚色就會被曬成焦糖色。我的種族性、文化和語言也讓我顯得不同。
當我年紀增長時,我變得安靜,轉而開始探索文字的世界。相對地,我開始說英文,因為這讓我能融入所處環境。在我的認知裡,只要開口說英文,其他人就不再有理由嘲弄我。事實上,說英文可以讓我不再被關注。只要你不靠近細看,你根本不會察覺異樣。
(圖說:當被恐懼拉扯時,其實也會有驚喜伴隨而來。)
我的人生花很多時間,讓自己不被別人注意。
漸漸地我意識到,當被恐懼拉扯時,居然會有驚喜伴隨而來,這不禁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弄錯?
我問自己,如果我換個方式做事情,恐懼還會存在嗎?
如果我是個更好的人,我當然能夠無憂無慮地走遍天下,輕輕鬆鬆就能打造完美的友誼,體驗到更多我夢想過的無限可能。我不會呆坐在芝加哥城裡的咖啡廳,然後選擇被恐懼遙控,應該不會這麼傻吧!
我的答案是,當然會。無論我去哪裡,恐懼一直都在我心中。
即使我說話得體或準時到達約會地點,她仍在那裡,即使每件事情依照計畫進行,恐懼也在這裡。
恐懼仍會在那裡,因為她不是一個結果,也不是我們做錯事或表現不好得到的懲罰。
恐懼不是我們因為缺少力量去克服而感受到的情緒。事實上,恐懼不是讓我們必須去克服的阻礙,她其實是指引我們生命的亮光,使我們強壯,並提供力量使我們能繼續努力。
這本《我親愛的朋友fear》就像是邀請你直視鏡子裡的自己,提醒你千萬不要畏縮。
(圖說:恐懼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就算感到恐懼,那又怎樣?
答案是不怎麼樣。
我們當然可以感到恐懼。所有的恐懼全來自於我們所珍視的事情。因此,恐懼是正常的。
我必須承認,世事難料,勉強抓住陽光般的樂觀或流淚悲傷是沒有用的。而樂觀和悲傷的情緒會隨著時間互相交融,不斷反負重生,就像我們每個人感受到的一樣。
這本書是為了提醒你一件事情而寫:
你並不孤單。
You are not alone.
資料提供│樂思文化出版
《我親愛的朋友fear》一書
樂思文化出版
作者:蜜拉‧李‧帕托 (Meera Lee Patel);譯者:林鈺庭
★作者簡介
蜜拉‧李‧帕托 (Meera Lee Patel),出生美國的印度裔作家兼插畫家,她的創作激勵人心且引發共鳴,重點是她的能力都是自學而來的。蜜拉喜歡睡覺和微笑,並相信人生可以從「心」出發,獲得嶄新的好結果。
有時候,她也會感到害怕,但她仍然懷抱夢想,並盡她所能,讓大家都能離夢想更近一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