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音樂,是黃裕翔生命中的亮光,突破看不見的種種障礙。)
突破看不見的障礙,藉由家人的陪伴與音樂的力量,視障音樂家黃裕翔活出生命的精彩,即使失去視力,在他身上,仍不時可以看見希望與夢想!
文│張雪惠 攝影│莊永鴻
一出生即因視網膜病變,注定一輩子都看不見的黃裕翔,兩歲多時,在一次的家族聚會,展現令人驚嘆的的鋼琴才能,就此開始了他為音樂而活的人生。
只是,視障生的緣故,黃裕翔學琴拜師之路,走的並不順遂。所幸在裕翔媽媽鍥而不捨奔走下,四歲時,他遇上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韓芝芬老師。
因為看不見,只能老師彈一遍(鋼琴),他跟著彈一遍,韓芝芬老師的細心帶領,黃裕翔快樂浸淫於學習音樂的喜悅中,在一次次的探索、修正中,像是刻字般地,把難解、複雜的樂譜,完完全全地畫進腦袋裡。「看不見的話,不就要硬背?」「因為是喜歡的事,不覺得背譜很辛苦。」他淡淡地說著,直到現在無論是多複雜的大譜,都能正確無誤的彈出來。
從小,對於周遭各種聲響特別感興趣的黃裕翔,喜歡把身邊拿得到的東西敲敲打打,甚至鍋碗瓢盆都成了他的音樂玩具。「小時候剛好家裡有大小不同的碗公,排列組合正好成為一個音階,音還蠻準的。」或許是因為看不見,黃裕翔的音感比一般人敏銳,擁有所謂的「絕對音感」。
(圖說:黃裕翔雖然看不見,卻擁有絕對音感。)
一般來說,身為母親,難免會擔心孩子在敲打碗盤過程中傷了自己,但裕翔媽媽並不刻意阻止,反倒讓裕翔自由地玩耍。而且,她也並不因裕翔看不到,就對他特別寬容,功課該做的還是得做;就像一般家庭,常常帶著他外出遊玩;甚至當同學笑他是瞎子時,裕翔媽媽也只若無其事的說:「這本來就是事實……」讓這些事淡淡地過去。
平常心的教養方式,讓裕翔沒理由沉溺於看不見的障礙,「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己只是與一般人有點不同,但是並不會特別覺得需要自卑什麼的,這都要歸功於我媽媽的教養方式。」黃裕翔悠悠地說著母親不著痕跡的愛。
「逆光飛翔」電影得獎後,黃裕翔的生活起了一些變化,工作的關係,他必須接觸很多陌生人,也開始試著跟他們交朋友,更因為演出機會四處飛翔,這些看似很簡單、水到渠成的成果,除了他從不放棄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心志外,更重要的,他想用音樂與這個世界連結一起,更有自信的生活著。
「我還曾經用音樂安慰過心情不好的朋友。」原來某次他和朋友通話時,發現對方似乎情緒低落並抽咽著,當下黃裕翔並不做聲,只是默默地彈起琴來,沒想到此舉意外安慰了朋友。「當時我覺得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原來我的琴聲可以安慰人。」
整場採訪下來,黃裕翔臉上始終掛燦爛的笑臉,樂觀的神情,讓人有點忘了他看不見。過程中他不斷地重申:「視障算是蠻輕的障別,想做什麼,其實可以很清楚大方的說出來,不要害怕跟別人溝通你的想法,不要害怕和別人交朋友,對自己有自信,不需要自卑,我們還是發掘自己擅長什麼,可以做很多事。」
突破看不見的障礙,藉由家人的陪伴與音樂的力量,黃裕翔活出生命的精彩,即使失去視力,在他身上,仍不時可以看見希望與夢想!
(圖說:只要與黃裕翔聊天,很難不被他燦爛的笑容所征服。)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8期 2018.8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