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社工劉倫綺與小安互動良好。)

因一場溺水噩夢,使小安一家三個孩子都鮮少踏出小琉球,生活範圍鮮少超越住家與校園,

個性內向害羞的他們看見陌生人只會傻笑,直到颱風摧毀半個家園,

家中響起社工的關懷電話,才開啟了孩子們的世界。

 

文│邱慶宜 攝影│曾屏獻

 

晨曦跟著一條貨運船一起進港,看見船員放下沉重的矛,沉入海中的矛使船隻漂在岸邊,

就像歸鄉的孩子般安穩。小安爸爸的一天開始了,冬天海港刺冷的風如刀割;

夏天的海港則因東港的太陽熾熱,使小安爸爸斗大的汗水如雨下。

 

這條連結著東港與小琉球之間的船隻,就像小安一家的希望。

當年小安爸爸在大女兒年幼時,做了一場孩子溺水的噩夢,小安爸爸內心感到相當不安,

因此到廟中求神問卜,經神明指示,不讓孩子從事任何可能經歷風險的事,

因此孩子們從小便不曾參加過學校的校外教學,與外界少有互動。

 

由於爸爸先前都在台灣本島就業,家中事務接由祖母掌權,

媽媽並沒有決策的權利,因此當駱盈方老師通報後,個管中心介入時,

母親總是利用孩子上學時間與社工在學校見面,憂心祖母不讓孩子接受銜接療育,

社工僅能透過學校老師傳話給母親。

 

駱盈方是琉球當地早療通報有功的老師,任教在天南國小附設幼兒園19年經歷的她,

10年前左右,第一次接觸到需要早療的孩子後,開啟她對於早療需求的孩子的敏銳度。

 

教過小安兩個姐姐的駱盈方,對小安一家相當了解,大姊因介入過晚,因此進步空間有限,

使爸爸對早療印象不佳。直到二姐念中班時,到早療介入兩年期間,

二姐的語言能力進步很大,甚至可以參加說故事比賽呢!才讓小安爸爸對早療印象改觀。

 

20169月莫蘭蒂颱風登入,重創琉球鄉,小安家的兩處屋頂遭毀壞,

全家人緊急安置在鄉公所度過無助的夜晚。隔天祖母接到伊甸社工的關懷電話,

祖母談及家中的巨變與接踵而來的修繕費用負擔,令祖母不禁聲淚俱下。

 

船隻恢復行駛後,伊甸社工前往到宅關懷,才讓祖母有了第一次與社工接觸的經驗,

對社工漸漸敞開心房。爸爸也在災後回到小琉球工作,祖母則將家中事務轉移給爸爸負責。

 

在社工劉倫綺家訪多次,幾番與家人溝通後,小安取得魏氏智力測驗評估報告,

得以申請國小資源班服務。在得知父親願意讓孩子離島後,劉倫綺乘勝追擊,

鼓勵爸爸帶著小安到醫院的離島服務期間,去體驗不同的環境。

(圖說:社工劉倫綺在教室外教小安刷牙。)

沒想到孩子回家後,性格開朗許多,還會與父母分享這段離島「奇遇」,

讓爸爸看見孩子的改變、突破惡夢的陰影,接連帶著兩個姐姐一起突破惡夢,

踏出家園,看看外面的世界。

 

劉倫綺欣慰的表示:「信仰在琉球島的影響很大,因此小安爸爸也做了很大的突破,

因為琉球島的資源、資訊較貧乏,對於早療的了解並不深,

我們是經過多次的溝通,才讓他們打開心房接納。」

 

生活經驗的缺乏也會導致孩子發展遲緩,

駱盈方說:「小安三姊弟就是因為生活刺激過少,加上個性內向,

導致語言發展遲緩,幸好二姐的明顯進步,讓小安能夠獲得更多幫助。」

 

談起孩子的進步,爸爸那歷經海風刻畫的臉龐,

深深烙印的細紋都笑開了:「小安現在會多說兩句,笑容也變多了,

出去後也比較活潑,好奇心也增加不少呢!」滿臉的驕傲藏不住。

 

孩子的放學回到家,小安爸爸親暱的喊著:「大頭~把今天的聯絡簿拿給我簽名~」

小安咚咚咚的跑進房間拿出聯絡簿要給爸爸,「大頭」是小安爸爸專用的暱稱,

爸爸的一聲「大頭」像喊進小安心裡一樣,甜得笑開,原本羞澀的表情轉為晴朗。

 

「我還要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見識,小安現在最想去的就是壽山動物園。」

願意跨出內心陰霾,是解決孩子內心封閉的重要因素。

劉倫綺表示,「宣導」是偏鄉離島地區相當必要的,宣導做得好,

孩子就能及早療育,在黃金療育期發揮最大功效。

(圖說:小安照著社工劉倫綺的教導學著將吃完的餐桌擦拭乾淨。)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3 2018.3月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