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王盈之老師在僑泰中學中庭的拍攝。)

 

「做志工最後收穫最多的還是自己。」僑泰中學幼保科老師王盈之說。

聽到學生說他們喜歡來做志工,是王盈之最高興的!

她表示:「我們用志工服務在寫日記,做志工豐富了我們的生命。」

 

文│邱慶宜 攝影│李蒼瑀

 

「志工」一詞,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上的釋義為:指願意在公共或志願團體內,

不受報酬而貢獻其力量的人。簡單來說,就是內心充滿愛的人,

要成為一個志工,內心必須堅強而柔軟,必須懂得割捨與付出。

 

王盈之除了是台中僑泰中學幼保科老師,還是一名伊甸長期志工。

92年加入伊甸志工服務行列的她,還帶領著學生們做義賣活動、募捐發票、零錢等等,

讓她的學生一同參與志工服務。「有時候我們也要支援活動,

就像一次的早療畢業典禮,我們出動了100名的學生幫忙;

有時候也要表演、跳律動、設攤位、說故事,所以學生可以學到很多、成長進步。」

 

王盈之說:「我覺得做志工服務對學生來說很有幫助,因為能夠直接接觸到現場的孩子

有個實習機會,才能累積經驗,這些服務不只讓他們對自己的專業能夠了解更深入,

還能讓他們體認到感恩惜福並且知足。」

學生的志工服務不只能讓他們在學業上有所加分,更能讓他們在人生的豐富中加分。

學生最常問的問題是:要如何帶領?對於腦麻、遲緩或是自閉症的孩子,

該如何教導、帶領他們?這時王盈之就會告訴他們絕竅,

讓他們從中學習課本所沒有的寶貴經驗。

對於學生的問題,王盈之總是耐心的教導,只盼著學生能夠學習、服務對象能夠舒適。

(圖說:王盈之老師熱心的分享自己做為志工的愛與熱忱。)

王盈之表示從學生的成長中可以看到,學生在高中服務的這3年中,他們變的不一樣了,

看世界的角度也跟著不同,他們學到了勇敢,能夠更有組織的、條理的表達;

學到了膽量,能夠大聲說話。不要小看這件事,當我們面對孩子時,

他們的父母都在旁邊看著你,如果你的聲音太小,不僅讓家長對你的信任降低,

還無法有效傳遞你要家長注意的重要事項。

 

面對來自服務對象家長的壓力,王盈之說:「看到他們的狀況就是會捨不得啊!

但是要學會調適。」她溫柔還帶著堅毅的口吻說著。

首先一定會盡力去做所有一切能夠幫助到服務者的事,

例如:教導如何申請補助、資源告知家長等等。

但是不能永遠像聖誕老人一樣,資源、支援不能無限供應,因此志工不能過度心軟,

要學會忍心放手,必須要讓家長的內心也成長茁壯起來,才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在這寒冷的冬天裡,僑泰中學的中庭閃耀著太陽揮灑下來的溫暖,

就像王盈之對志工服務的熱忱一樣。她說做志工之後,欲望減少了,

指著身上的衣服說:「這是去年班上的班服,不需要名牌也可以穿得很暖和。」

因為內心富足,外在的物欲便不再重要。「我,王盈之就是品牌。」她自信的說道。

(圖說:除了做志工之外,王盈之老師對學生的關懷也盡心盡力。)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3 2018.3月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