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住民的第二個家


常言,台灣超過65歲以上長輩才算進入老年;然而,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退化速度之快,更提前於50幾歲就邁向年老階段。愛悅養護中心的照顧服務員,陪伴重度心智障礙住民走向健康老化的歲月,期盼不只做全方位的照顧服務,更要創造「家」的生活品質與氛圍。

文|賴慶榕 攝影|王致尹


座落於新北市三重的愛悅養護中心,除了住民的房間,還有小教堂、交誼廳、咖啡廳、手工藝教室、空中花園等別具心裁的配置,打造完善的生活機能與社區空間,在照服員的照料下,使住民得教養、生活重建,發展正常化與人性化的概念,重新獲得生而為人的喜悅,安享天年。

視如家人的照顧

在此,有照顧服務員24小時輪流看護,全日無休的照顧服務,正是減輕家庭重擔,提供住民家人喘息空間的幫助。愛悅養護中心的住民,包含中風、失智、中途致殘、長期臥床,以及腦性麻痺等身心障礙者,對於他們的需求,照服員總是悉心察覺,無微不至地付出最適切的照料。

「家章,吃飯喔!來,第一口……要咬咬喔!」端著碗、舀起飯匙,正在餵食住民家章的,是今年53歲的照服員謝玲珠,每天面對這些與自己年紀相去不遠的住民,卻能視如己出,展現自然流露的母愛。「我把他們都當自己的孩子!」

24小時輪值交接也不馬虎,每2小時巡房,換尿布、了解個案狀況。照服員交接班時,會特別留心之前狀況,交班與接班者一起巡視,才算做好交接任務。面對突發狀況,照服員也需具備緊急應變能力。有次謝玲珠正值小夜班,就遇到住民突然「犯癲癇」,四肢僵直、抖個不停,於是謝玲珠趕緊向主任通報,並帶住民送醫。而當天住民的餐飲與作息都很正常,後來才知是腦部中風的緣故。

問到謝玲珠是否承受得了這般心理壓力?她則苦笑著說:「會擔心體力負荷不來,常常腰痠呀!很多住民的塊頭比我還大呢!」語畢,便繼續起身實踐照服員的使命,對待家人的愛,辛苦也成甜蜜的負荷。

幫助復健  重啟學習動力

從照服員身份轉變,甫經實習成為教保員不久的淑貞表示,主任期許同工必須由照服員起步,累積相當經驗,才能升為教保員,肩負起教學與訓練住民學習能力的任務。持續復健,也是愛悅很重視的一環。

邱淑貞說,機構為防範住民跌倒,很重視地板防滑、扶手設置等無障礙措施。平日安排休閒活動,例如伸展操、團體體適能;拜現代科技所賜,他們甚至透過網路影片,讓住民學習「坐在輪椅上也能做的簡易運動」,他們看到影片的人們也坐著輪椅時,跟著運動的意願變高、動作也越到位。

物理治療師王儒聰表示,他將住民視為自己的朋友,分享自己經驗與之交流。「比起達到目標,我更重視一起學習與挑戰的過程!」他提到,像是害羞內向的住民信利,因為下肢麻痺,體力欠佳、行走能力不好,走起路來向小偷一樣。先協助他恢復行走能力,再訂定下一步目標,訓練拉桿練站、嘗試更多活動。

王儒聰告訴住民,把這裡當作「健身房」,而我們都有運動的能力,而他就是「教練」!鼓勵他們多運動,提升活動機能狀況。從活動培養興趣,找到身心平衡。「我跟你說,今天的雞湯很好喝耶!」住民感受到王儒聰的幫助,也對他展現熱情,更樂於分享心情、努力學習。

伊甸期許,住民功能以至少達到「維持不退化」為目標,當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弱小的生命,也有發揮潛力的可能,拓展服務眼光,體現生命價值。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56 期 2016.10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