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在偏鄉 溫馨祖孫情
「雖然有時候我會被阿嬤的節約方法給嚇到,但是卻讓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生活智慧。我是阿公阿嬤的寶貝,能夠和這麼棒的阿公阿嬤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這是在《祖孫情》這部青少年小說中,小學五年級的主角唐睿瑜的自白。社會變遷底下,偏鄉也正刻劃著隔代教養的普遍現象。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曾屏獻
《祖孫情》的歌詞描繪著這樣的情境:「先把輪椅擺一邊,復健鞋來放中間,有了阿嬤之後有沒有拐杖我都隨便。不管跳高、跳遠、跑步機我每天來跑三遍,阿嬤在我身邊我走的路就這麼多一些。阿嬤鼓勵我的話就像在我腳上施了魔法,我腳步越走越大連醫生都拿我沒辦法。我的左腳開始聽話,我的右腳不再發麻。親愛的阿嬤你仔細看吧,我又站起來啦。」真摯感人的親情背後,也有不少值得探討的議題。何況是對於遲緩兒的早療黃金期,更需要刻不容緩地把握。
取代父母功能 移情作用產生
孩子的童年、成長機會都只有一次,即使父母無法時常陪伴孩子,仍要花時間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年幼的孩童正值發展「依附關係」的關鍵時期,當相隔三、四代的長輩需擔負撫養孫子的責任,很容易就取代了父母的親職角色。
朝夕相處下來,祖孫之間的情感遂深,甚至孫子會有移情作用,開口稱呼祖父母為「爸爸、媽媽」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家住宜蘭南山部落的婷婷,與外公外婆相處久了,在她心底早已認為外公就是爸爸,外婆就是媽媽,索性直接稱呼他們「阿公爸爸」和「阿婆媽媽」,不難想像她有多麼需要父母在身邊了。
同樣的,來自鳳山的唯唯從小和曾祖母朝夕相處,早已形影不離。他對曾祖母的情感依附甚至比親生父母還高,假日父母來探望他,深怕被父母接走,離開曾祖母是他內心深處最害怕的事情。
育兒教養困難 語言與刺激不足
在偏鄉,隔代教養下,年邁的長輩體力有限,有一些健康亮起紅燈,還要肩負照顧孫子的重擔,令人心疼。在高雄旗津以觀光三輪車為業的小愷爺爺,高齡80歲的他一邊做生意,一邊接送孫子小愷上早療課。一次,要騎上腳踏車時不慎摔倒,修養大半個月才復原便又上工,格外辛勞。
6歲以前是慢飛天使發展的黃金時期,語言發展更是不容忽視的一塊,正需要父母多加留意。如果長輩只講台語或方言,可能造成語言刺激不足,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
鳳療的唯唯和旗津的小愷剛開始都有語言發展遲緩現象,他們台語能說得流利,但是中文就說得「稀稀落落」,所幸在療育下,語言能力逐漸進步,已獲得改善。
早療資源介入 帶來更多幫助
針對偏鄉早療的諸多個案,伊甸基金會不遺餘力地供應生活物資與社福資源管道協助,幫孩子上課、進行診斷評估,就是希望透過早療與復健的過程,幫助孩子迎頭趕上發展進度,減輕長輩教養的壓力。
除了已被發覺並介入協助的個案,仍有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而尚未通報。因此,伊甸基金會持續深耕台灣的偏鄉地帶,與孩子的家人同心協力,一起幫助慢飛天使成長之路。
最後,《祖孫情》的歌詞是這樣鋪陳著:「阿嬤,抱歉讓妳傷了心肝。現在我照樣,越走越長,但走的有點慢。現在我可以跟妳一起,慢慢牽著妳一起走。」而當父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將教養孩子的責任託付給高齡長輩時,以孩子的幸福與最有利的成長環境為出發點,取得中間的平衡,是值得努力嘗試的方向。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50 期 2016.4 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