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托顧 老人家的保母

在地安養 同時享受家的溫暖

 家庭托顧服務從「家」的概念出發,讓受過訓練的家庭照顧者擔任托顧員,幫忙照顧社區中其他需要照顧的人。在愛的照顧下,更讓年長者能在這個似家的環境中享受家的疼惜。

文│唐植梅    攝影│萬慶濰

  IMG_6863  

從事日本導遊工作的何先生,原本活潑健談,但退休後生活無聊平乏,竟開始出現失智現象,曾經白天只有他一個人在家時候,燒了開水忘記關火,誤把安眠葯當成三餐吃,甚至出門後忘了回家的路…。

 看著出現脫序行為的爸爸,何先生的女兒工作之餘必須分心照顧父親。明白女兒的煩惱,何先生減少出門,可是悶在家裡生活更加無聊,常覺得煩燥而讓情緒出現失控,失智情況也愈來愈嚴重;何先生的女兒擔心不已,轉向教會求助,透過教會與伊甸的引介,兩年前何先生開始到社區裡伊甸合作的「千千之家」接受家庭托顧服務。

 家托照顧 給被照護者家的溫暖

 「剛來的時候他告訴女兒,他不需要安養照顧,只是配合女兒的要求來待一天就不會再來了!」家庭托顧保母彭麗蓉說。結果,從那一天他來之後,至今在這裡已超過兩年。

 何先生笑笑說:「本來以為這裡就跟一般的安養院或老人中心一樣,到處是醫院消毒水的味道,結果來了之後,才發現完全不一樣;不但環境乾淨,『頭家娘』待人客氣,又很會煮食,就像是自己的另一個家,大家經常開心聊天,又吃得開心,一天很快樂就過去了,現在我每天回家都能按時睡覺,不再需要安眠葯了。」

 先生口中的「頭家娘」彭麗蓉,前幾年家中長輩重病臥床均由她照顧,也因為長期照顧的經驗,體會年長患者的需求與家屬辛苦,因此當家中長輩身體好轉並回復健康後,知道台北市社會局及伊甸在招募托顧家庭,覺得有這個照顧能力,便開始轉做家庭托顧,提供「老人保姆」的服務。

 配合無障礙空間需求,彭麗蓉租下位於公園旁的一樓住家,將家裡整修成符合老年人的無障礙空間,家中還養兩隻貓提供療癒陪伴;目前受託照顧除了何先生,還有101歲的黃爺爺、94歲的楊奶奶,以及一名唐氏患者共四名。她每天固定上午八點及下午六點專車接送,三餐烹調照顧進食,還有日常的衛生清潔等,工作看似繁重,但總能與他們有說有笑,完全看不出照護壓力;平日帶他們公園散步運動、偶而還會去外面走一走,讓受托長者並非整天關在家,也擁有生活品質。

 多一個家疼惜  減輕家屬照護壓力

 何先生非常讚賞彭麗蓉的手藝,他說自己很愛吃紅燒蹄膀,以前經常到知名店家點這菜,知道何先生愛吃,彭麗蓉特別上搜尋引擎找食譜,因此家裡都是老年人,所以調理特別減油、減糖,切得比較細,還特別燉煮久一點,讓肉質軟爛容易入口;因為好吃,每次一上桌,餐盤很快就見底了。「現在我去鬍鬚張吃這道菜,反而覺得店裡太油,不如她煮的好吃。」除此之外,何先生還常指定要吃菜脯蛋,為了公平,彭麗蓉讓每一位受托者都有指定一天菜單的權利,因為大家都一樣,所以即使在非自己指定菜單的這一天,其他人也會樂意配合,一頓飯六、七個人一起吃,餐桌上說說笑笑,不但氣氛愉快,餐盤也是個個見底。「有家屬告訴我,以前老人家常有的偏食習慣,現在幾乎都改了。」

 讓人困擾的是周末假日,這些年長者回到家裡,由於家人生活習性不是吃得油膩,就是習慣把冰箱的剩菜清一清,有什麼吃什麼,結果到星期一受托者回到這裡,幾乎都出現輕微便秘。

 行動自如的何先生,由於精神獲得抒解,回家之後情緒變得愉快了。在熟悉托顧家庭的環境後,他還變成是一個家托員的助力,隨時協助照顧其他人,由於生活自在,失智情況竟出現好轉。94歲的楊奶奶因自家女兒也已70多歲,除了要照顧家務與兒孫,還忙於工作,也讓楊奶奶一直無法獲得良好的照顧,兩個月前在家跌倒不慎摔斷了骨盆,必須坐在輪椅上,照顧工作更加艱辛,幸虧有家庭托顧的協助,讓她的女兒照護壓力大幅減輕;101歲的黃爺爺太太高齡90歲高齡,照顧患有大腸癌的黃爺爺十分吃力,透過伊甸的引介,讓黃爺爺接受家托照顧,不但減輕了太太日間生活負荷,也讓她有多餘時間能夠從事喜愛的手工藝教學課程。

 拜訪的這天天氣好,大家約好去公園走走,保母彭麗蓉推著坐輪椅的楊奶奶,何先生陪著黃爺爺一起走,彭麗蓉的先生則協助唐氏症妹妹出門,感覺就像是一家人出遊。坐在公園的涼亭下,大家說說唱唱,經過的路人問:你們是一家人喔?看起來好快樂。」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4.7月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