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辦到了!
「人間之可愛,就在於它的有情有愛有牽絆。~杏林子」
劉俠女士與母親間深厚的情感羈絆在她的文章中、眾人的記憶裡是清楚鮮明的,而這樣的親情陪伴仍舊在今日的伊甸處處馨香著,就如中壢的愷威與媽媽,他們真摯的情感也如此刻畫著這份人間的可愛。
文|許佳瑩 攝影|何維綱
「熱狗卷、牛排、握壽司...。」愷威滔滔不絕的分享著家政課堂上討論的美食,媽媽熟練地彎著身將他從電動輪椅上撐起,一邊搭著話一邊將他移動到手推輪椅上,將他僵硬的腳放上踏板上,蹲下身確實繫上位於腳踝、膝上的固定帶。親切的和輔導老師Say Goodbye,結束了愷威一天的校園生活。
母親的決定 顛覆刻板命定
15歲的黎愷威,因為早產患有重度腦性麻痹,出生時醫生評估極不樂觀,但媽媽沒有放棄,帶著愷威展開了早期療育的旅程,透過醫院轉介,媽媽開始接受伊甸社工的服務,並參與家長支持團體,在其中社工扮演連結角色,串聯起不同障別的家長,成為彼此心靈的支柱,並在生活、社會資源上互通有無,互相照顧。媽媽幽默說:「愷威是伊甸寶寶呢,從奶粉到尿片都用伊甸牌的!」
回顧早療的心歷路程媽媽絲毫不覺得苦,反而提到在就學面向,大環境的接納度上感到相當不容易,光找個幼稚園就被12家拒絕,最後千拜託萬拜託,並保證陪讀,終才獲得入學許可,媽媽為此任職學校特教助理,一路陪伴愷威從幼稚園讀到國中一年級,並致力在校園內推動特教宣導,曾在一次全校師生集會中,她推著愷威到操場正中央對著全校學生說:「這是我的兒子,你們以後看到我就知道我是愷威的媽媽!」宣導相當有成效,稱呼愷威『乞丐』、『跛腳』的聲浪隨之消弭。
家長支持團體 用陪伴創造能量
聊到家長成長團體,媽媽臉上堆滿自信滿足的笑容,稱讚大家各個正向樂觀。媽媽也結合其他腦麻家長,自組成立「桃園縣腦麻協會」,找尋孩子更多元的療育課程,包括物理、職能、語言、馬術及水療,同時也接受中醫針灸治療;最讓愷威媽媽開心的一個深刻經歷,是愷威三歲半時開口說出生平的第一句話「我要吃餅乾」,在這之前,愷威已接受了兩年的語言治療,但一直沒有起色,僅會簡單的字彙如”ㄋㄟㄋㄟ、ㄉㄟˇㄉㄟˊ“,兩年中累積的龐大語言、歌曲在那天起源源不絕輸出,進步的速度連治療師都驚嘆!更讓媽媽驚喜連連,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雖然他是王子,但沒辦法,我只能將他公主抱。」媽媽將愷威橫抱上轎車時幽默道,正面開懷的能量充滿空氣中,感染了身邊的人。媽媽自嘲愷威與自己是全台最愛趴趴走的腦麻兒與家長,旅遊、園遊會、腦麻兒時裝秀,充滿了愷威的童年回憶,母子倆到處體驗生活,嘗試多元豐富的生活樣貌,也吸引了其他腦麻兒家長慕名而來,加入在腦麻協會當中。
行動帶出影響力 融合落實校園
現在凱威是國中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和一般同儕間仍有相處上的落差,但愷威從不覺孤單,他感謝同學每一個小小的付出行動,也感謝每一天服務他的小天使;在資源課堂上,愷威更是一等一的資優生,從不讓老師費神。而經過愷威媽媽一年的陪讀,同學更因此有機會接受融合的教育觀念,而擁有宏觀寬廣的社會視野!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4.4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