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恩的心與受助者共同體會生命
一場地震種下智于投身社工的決心;服務八年來,一肩挑起當地200名個案的服務工作,穿梭在山間小路樂此不疲。智于說,「看見家長的肯定,看見孩子的笑容,一切就都值得了。」
(前排右二為智于)
文/安芷嫻
一個念商業設計的二技生,在懵懂的年歲決心插大轉學念社工;大學畢業後來到伊甸工作,短短兩年後便被派往全然陌生的環境,隻身挑起200個孩子與家庭的服務重擔,克服所有未知的困難。伊甸苗栗服務中心主任張智于,憑著不服輸的衝勁,以及總是心存感激的服務熱忱,在今年獲得了內政部「全國社工助人感人故事」肯定,「我只希望將對服務的感動傳承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笑容,社會就能多一份溫情。」智于說。
921地震 堅定社會服務決心
智于學生時期在書店打工,老闆與老闆娘有個唇顎裂的孩子,看著他們互動的過程、看著有特殊狀況的孩子成長,讓從事社會工作的種子,悄悄在智于心中發芽。
決心準備報考社工系時,某天凌晨忽然天搖地動,那天是1999年的9月21日,全台灣因為921大地震而人心惶惶,智于看著新聞報導裡的災情,看著許多災民家破人亡,急需社工協助,「那一剎那,我忽然明白社工的重要性」,於是更堅定她走上社工之路的決心。
順利考上社工系且畢業後,智于來到伊甸基金會的台中早療服務中心,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傻勁,開啟了自己往後八年為身心障礙孩子服務的道路。
全然陌生環境 用熱忱獲得肯定
在台中服務兩年後,智于被派往完全陌生的苗栗,一肩挑起當地200名個案的服務工作,家住台中的智于,就這麼每天早上花一個半小時坐車到大湖,再開著一部小車,穿越在苗栗的山間小路裡訪視孩子。
「起初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語言』。」苗栗縣是個客家族群居多的地區,身為閩南人的智于,總是聽不懂家長口中的客家話,只能老實的回答「對不起,我聽不懂,麻煩你們說國語」,造成溝通上的隔閡,也因此讓家長很容易在第一印象對智于產生不信任感,進而讓智于的服務碰壁。
「我想我就是有一股不服輸的特質吧,」既然語言的隔閡無法迅速突破,智于便更加勤奮拜訪家長,主動顯示關心孩子的熱忱,久而久之,家長們的態度也逐漸軟化,肯定了智于的用心。直到現在,智于經常在路上巧遇以往服務的家長,對方總是特地跑來熱情的打招呼、向她道謝,「一個社工員最需要的,或許就只是這樣吧;看見家長的肯定,看見孩子的笑容,一切就都值得了。」
錢多事少離家遠 卻開啟對生命的感恩
一晃眼,智于在伊甸已經服務了八年,從當初憑著一股傻勁的菜鳥社工,轉眼成為了帶領同工服務的主管。一路上,觀念傳統的父母,看著寶貝女兒成天早出晚歸,總是希望智于幫忙接管家中事業就好,何必在伊甸做這種「錢少事多離家遠」的辛苦工作。
「從事社工,對我而言是一種人生的學習,因為,我每天都學著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別人的生命。」家中父母雖然老是心疼著智于的辛勞,卻也都將女兒為孩子們的奉獻,看在眼裡。「我媽媽雖然嘴上一直念,卻從我進伊甸開始,就成為了伊甸的定期捐款人。」或許這就是台灣人那種「傳統的愛」,平時刀子嘴,內在卻其實有顆豆腐作的心。
放眼未來,智于希望將自己對於社會工作的熱忱與經驗累積,繼續傳承給每一位同工,讓有志為孩子付出的社工們,都能夠時時刻刻心存感激,感謝願意讓自己與他們經歷生命、共同成長的服務家庭,將更多的愛與關懷,帶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身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