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恩語第47集(回應文)

文|樸月   刊頭設計|謝馨霈

 

 

前些時,伊甸「喜樂四重唱」的團員找我見面敘舊,講起他們成立「四十週年」了!當時真感覺嚇了一跳;回想一下:當年「喜樂」成立,劉俠找我去給他們上詩詞課,是民國七十二年;可不是四十年了!他們這些當年二十五、六歲的大男孩,如今都已到了「退休年齡」,我自己則已是「七字頭」的老人了!

【雲端恩語第47集(回應文)】劉俠與我

(圖說:作者樸月(右)與已故作家劉俠(中)、張拓蕪(左)參加劉姐母校北投國小100週年校慶。攝影/陳文發。)

 

對「伊甸」而言,我真可以算得上「元老級」的人物了!我應該是極少數看著「伊甸」成立的人!事實上,在那之前,我已因為同在「文藝界」而認識了劉俠。也在無數次在閒談中,聽她談起她心中的願望:成立一個機構,協助年輕的身心障礙朋友,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在當時對身心障礙朋友相當「不公平」的社會觀念與氛圍下,能靠自己的才能自立自強,走出自己的道路。

 

現在這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的觀念,在當年可是近於「異想天開」的。即使有少數本身資賦優異,出類拔萃的身心障礙朋友,因著本身的優秀而備受讚賞。但那是特例,並不能因此而消減一般人對「身心障礙朋友」不自覺的歧視心態。甚至,在劉俠得到「國家文藝獎」時,我還親耳聽到一位當時頗具盛名的「教會作家」說:劉俠是靠「以殘賣殘」得到的「同情獎」。而她似乎沒有了解:這些話對劉俠的不公平與殘忍。

 

劉俠當然不是不知道這些「閒話」的。就某方面來說,她當時已算是擁有許多讀者支持、認同、肯定的作家了。繼續當一個具有「高知名度」的「殘障作家」,「名利雙收」輕而易舉。但她不以這樣的「小我成就」為滿足;覺得就現有的基礎,應該協助更多的身心障礙朋友「站起來」;對從小因病殘,連正規上學都不能,幾乎「與世隔絕」的她來說,這幾乎近於「夢想」。但我們不能不說:這真是上帝的睿智安排;就讓她這可說是處於社會底層,極為「微渺」的弱勢者,為這世界發光、發熱!當時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弱勢者」的一念之善,經過歲月的累積,人脈的拓展,如今的「伊甸」版圖已遍及全世界!

 

我常不明所以,但感恩上帝的引領;讓我認識了劉俠。而且「一見如故」,被她視為親如手足的「好朋友」。並因此有機會參與了「伊甸」的一些事工;說真的,我自己是個性格極保守、不主動的人!若不是因為她,我大概是沒有機會進入這一片公益領域的。並也在不知不覺間,參與了一些服務身心障礙朋友工作;我所做的不多,但,我非常感謝有這樣的機緣參與「伊甸」,讓我成為其中的一分子,並能盡我微薄的一分力量!

 

也期待:有朝一日,當我與劉俠「再見」時,看到的是,她肯定並欣慰的笑容。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2.20   444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