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知道平常喝的洛神花是怎麼來的。」在田裡採收洛神花的志工分享道。

1圖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夜裡,拉冷冷部落淅瀝瀝地下起雨來,不遠處的民宅傳來斷斷續續的卡拉OK歡唱聲。

 

盥洗後,郭麗英在民宿聊起當志工的點點滴滴。第一天,牧師王忠明多預備了菜餚,歡迎志工們來到這裡。教會裡課輔班的小朋友懂事的模樣,讓志工們揪心。郭麗英過去在國小服務了35年,教育現場閱歷豐富,仍佩服師母范金霞輔導小學生功課時溫柔中融進教學技巧。

 

2圖說:志工0630am出發前出發前往教會集合。

圖說:志工0630am出發前出發前往教會集合。

 

都蘭部落人口主要由排灣族與魯凱族組成,時值洛神花採收季節,此乃當地的要事。由於部落裡的工作機會多屬打零工性質,青壯人口外流,有不少孩子的父母到外縣市謀生。孩子由「姆姆」(爺爺、奶奶。排灣族語發音vuvu,魯凱族語發音mumu)照顧。

 

洛神花等於部落收入

採收洛神花講究的是時效性,來不及採收的,一年心血就得化作春泥。小農無力負擔工錢,於是依各戶洛神花成熟的程度,協議排定採收的順序。今天我幫你採收,明天你幫我採收,部落裡彼此互助,以工換工。農忙時期,姆姆們在田裡抽不了身。孩子們放學後就到教會寫功課、用晚餐。

 

姆姆種植洛神花帶來的收入供孫子繳學費。採收洛神花多倚靠人力,顧及品質,洛神花要挑大顆的採收。捅花的過程,仍仰賴人工,機器是死的,人會拿捏適當的力道。

 

3圖

 

志工體驗部落文化、支援小農

為給農忙時的小農喘息的空間,2016年起伊甸基金會以服務學習營隊的方式,在洛神花季辦理台東嘉蘭部落小農體驗工作坊。一面,志工透過服務體驗不同的事物。一面,也期待藉由不同背景的志工在實際務農的過程中,擦出不同的火花,拉近城鄉資源的距離。

 

多采多姿的退休生活

這一梯的志工來自各地,成員正好都以退休人士居多。有個別報名,也有三對夫妻檔好友揪團參加。郭麗英自國小退休後樂於嘗試新鮮的事物,從彰化乘著火車到台東剪洛神花,就像園藝治療,甚為療癒。服務的幾天,無論是陪小朋友寫功課,或是採收、捅花,郭麗英十分肯定這次旅程的價值。

 

4圖

 

城鄉對話

上個月甫從科技業退休,于銀環即積極規劃退休後的生活。從前敲鍵盤的雙手,投入紅豔豔的洛神花田,與姆姆們和志工伙伴一邊聊天、一邊剪花。

 

「姆姆,這顆可以剪嗎?」指指花萼。

「這種長痔瘡的,你們會要嗎?」

 

「姆姆,麻袋在哪裡?」

「我的『麻袋』已經在墳墓裡囉。」(麻袋:叔叔,魯凱族語。)

 

5圖

 

姆姆詼諧的對話總不費吹灰之力就逗得大夥兒哄「田」大笑。聊到年齡,志工們笑著說也差不多都是姆姆了。聊天打趣,消除了工作的單調。日頭越爬越高,熱氣隨著水氣蒸騰上來,談話漸緩。舉目見青山環繞,田裡一片「喀嚓、喀嚓」的剪花聲。每人身旁擱著籃框,剪收速度一目了然。籃子裡收成若稀少,面子掛不住,輸人不輸陣,卯起來剪花啊!想起白天的情景,從事攝影工作的林世澤在睡前聊起這一段逗開心。

 

6圖

 

起先,部落居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大老遠跑來幫忙採收洛神花,但當看到志工放下生活中熟悉的日常,單純為小農盡一點心力,族人於此感受到志工的心意。

 

跨齡的第一類接觸

志工領隊林雅欣分享,以往的營隊經驗都在學校社團裡,氣氛很容易炒熱。在這次的工作坊當中,營隊剛開始,結束白天的農忙,回到教會陪同小朋友寫作業。除了熟悉校園生活的郭麗英,志工們平日較少有機會與小孩相處,所以一開始不知道該如何與小朋友互動。直到有一位男孩表示數學題不會算,林世澤主動上前教學。經過數學交流,拉近了與小朋友的距離。這幾天,在路上巧遇,他也喚得出男孩的名字。

 

「運球的姿勢真好,他是校隊的嗎?」教會有籃框,看著另一位男孩打球,林世澤稱讚道。目前,學校人數不足以組成校隊,但他衷心期盼這些資質良好的孩子能有機會參加比賽。

 

7圖說:姆姆的眼中,洛神花=孫子的學費。

圖說:姆姆的眼中,洛神花=孫子的學費。

 

教會─部落的中心

教會是部落的中心,照顧著部落的老老小小。晚間的象圈課輔班照顧孩子,白天的文化健康站照顧長輩,輕放著詩歌,長輩們邊聊天、邊做起簡易手工藝。一位長輩作了富家鄉特色的高腳屋。

 

象圈守護家園

 

「姆姆,屋子前那一片黑黑的是什麼呀?」林雅欣好奇地問。

「呵呵,那是石板烤肉啊。來,放一片肉,妳就看得出來了。」長輩隨即剪下一小片「肉」放在石板上。

 

8圖

 

「…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很開心。」小朋友在日記記下綽號「蝸牛」的志工運用在士林科學教育館的技巧與小朋友分享。師母范金霞很肯定志工們的付出,對於較少接觸外界的孩子,志工的到來,無疑是給孩子學習的榜樣。

 

志願服務的精神開跑!

工作坊的最後一天是週六,村裡幾乎淨空,原來是有馬拉松路跑。這裡的幾個部落會輪流舉辦馬拉松活動,跑不動的,健走也無妨。路跑的人群加上小朋友牽著姆姆走,益發顯出隔代教養的祖孫情。無論原初是想幫助小農與時間賽跑採收洛神花,或是想親身經歷原鄉的鄉居生活,志工短短幾天在部落的生活帶來平日不同的感受。

 

9圖:牧師送早餐來囉。

圖說:牧師送早餐來囉。

 

這趟金鋒鄉之旅,不只是採收滿滿籮筐的洛神花。在志工、在原鄉族人的心田也撒下了種子,成熟的日子就要收成。

 

10圖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0.11.30 NO. 405下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