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也是歐洲著名觀光景點。)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同時也是歐盟機構的所在地,是歐洲的政治首都。

據統計,布魯塞爾約有120萬人口,加上從世界各地前來遊玩的遊客,使得尖峰時段總是非常擁擠,車龍長達數百公尺。

然而,他們打算怎麼改善當地交通,讓布魯塞爾的市民、各地遊客能夠不再被塞車所困擾呢?

 

文│郭依瑄            攝影│何維綱

 

TRANSED 2018 長者及身心障礙者移動與運輸服務國際大會」於11月在台灣舉辦,吸引各界關心無障礙設施的專家學者、民眾前往參與。在大會上,TRANSED學術委員會成員Peter Cosyn分享布魯塞爾的交通願景與改革,讓聽眾一睹布魯塞爾目前面對的交通難題與文化風情。

 

歐盟所在之都 卻也是塞車之都

據美國媒體公布的排行榜指出,布魯塞爾的駕駛人平均每年在馬路上浪費65個小時,甚至有「塞車之都」的稱號。Peter Cosyn除了擔任TRANSED學術委員會成員之外,也擔任Tractebel國際工程設計諮詢公司高級專業經理,本身也是位身障者,因此對無障礙設計、交通建設規畫相當有見地。

 

他在大會上提到,他所居住的布魯塞爾名列全球最擁擠的50個城市之列,如何有效的疏導車流,又兼顧觀光人口與市容美觀呢?

 

從根本思考 城市空間重置規劃

他提出的構想是:以基礎設施與道路設計來疏散車流,方便往返於通勤和旅遊人口。例如:建造高速鐵路、機場電車、無軌電車等等大眾運輸工具。其中無軌電車必定要有高舒適度,有低地版、多功能性、無鐵軌等等特性,讓身障者與長者能夠自由上下車,而三節車廂的設計則能容納許多人。

 

而大眾運輸站牌的設計,除了有無障礙坡道、視障坡道,還有遮陽板、座椅,且適時地加入噴泉等等美觀設計,基礎設施部分力求一致性、模板化,全面無障礙設施,顯著的外觀讓人一眼見到就能分辨。

 

另外,從空間設計面根本思考,考慮使用者的選擇與多樣性,將交通網絡升級,視路段之目標使用者族群,將土地使用效益最大化。例如:將交通主要幹道規劃為雙向車道,且將中間劃分為公車專用道,以疏通車流、增加運輸人口;在非主要幹道上的規畫為:縮減車道與原有植被,規劃成自行車道,保留人行道。因布魯塞爾的觀光景點較密集,遊客多半使用步行與自行車為主要移動工具,遂此法先緩和公共交通人流。而人行道、與腳踏車道分隔處以植被、地磚相隔,除了能美化市容,還能給予居民停車空間。

 

不再囿限環境障礙 實現身障平權

在「TRANSED 2018 長者及身心障礙者移動與運輸服務國際大會」上,各國代表除了報告國家無障礙推動進程,也互相激發創意和想法,以互相學習的心態與會。

 

相信在未來,不論是無障礙設施或是無障礙旅遊,都能讓身障者體驗到根本的平權,消弭障礙,落實天涯若比鄰的願景,成為真正的地球村。

(圖說:相信在未來,不論是無障礙設施或是無障礙旅遊,都能讓身障者體驗到根本的平權,消弭障礙,落實天涯若比鄰的願景,成為真正的地球村。)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8.12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