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來義種下早療希望種子

去年甫成立的屏東新來義服務中心,坐落於偏鄉新來義部落一角,是伊甸眾多據點堪稱最「自然」的一站。

文│張雪惠 攝影│何坤益

這裡是八八風災後新成立的聚落,草木環繞形成的自然風光固然宜人,然而空曠、遮蔽物少,當大風大雨來襲時,設備損害難避免;各類昆蟲、螞蟻自顧自地爬入屋內,老師們經常只能苦笑以對。

據點間奔波,單程至少30分鐘時間,騎著機車穿梭砂石車間,老師們的愛心與熱忱展露無遺。美滿主任表示,新來義尚未設立前,家長得帶著孩子往更山區的來義上課,遇到颱風、路況不佳時,課程就得暫停。在這裡設立據點後,來自萬巒、來義、新埤、佳冬、枋寮、林邊的孩童上課路程縮短,也提高了前來療育課程的意願。

新來義服務中心目前服務個案約有15位,其中原住民部落家長大多往外跑,單親家庭也頗常見,因此阿公阿嬤幫忙帶孩子的情況很普遍,老人家覺得孩子只要乖乖地就好,或是認為大雞晚啼長大就會好。

隔代教養加上欠缺早療觀念,還有交通不便,不少原民孩童長時間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鮮少跟外界互動,連去便利商店的機會很少,孩子缺乏生活經驗,文化刺激不足造成發展遲緩,亟待療育的個案並不少見。

此外,除發展遲緩問題的孩子,家裡教養發展不利因素的個案,也會是新來義服務的對象,也就是家長不太知道怎麼帶孩子的,如果孩子繼續放任不管,可能會變成遲緩案例。

教保老師秀卿說,「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自己摸索就能會學會,但其實孩子是需要陪伴的,像這類的個案必須透過親子活動或親子講座,增進家長的親子教養能力,透過一起動手做,共同學習,在互動中,父母與孩子一同提升能力,在這裡,除了可以帶孩子來玩(教具),我也會要求家長把教具帶回去,而且一定要陪孩子玩。」

在此接受療育的孩子,大多是語言遲緩,另有精細動作、粗大動作遲緩等問題,每周三、周六舉辦親子活動或親子教育課程,各據點間資源連結,一起舉辦課程,除此之外也會跟鄉幼一起辦,課程整合解決了偏鄉資源不足問題,而到宅療育服務,更深入家庭,徹底解決孩子無法來上課的問題。

現在,家長只要提早過來,可以帶孩子在生活自理教室先玩,暖身一下,而療育時間就不再只侷限於那一小時;透過數位工具line,家長也可即時尋求老師的協助,解決問題。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在偏鄉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新來義服務中心與家長盡其所能地為孩子的成長使上力,在偏鄉種下早療希望種子,讓這些偏鄉早療兒更有能力走向未來寬廣的世界!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4 期 2017.6 月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