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啟能中心 從畫作中找到生命力量
來到萬芳啟能中心,牆壁上懸掛一幅幅精湛的畫作,不看作者簡介,很難想像這些都是出自身障者之手。他們認真且用力地刻畫出他們永不放棄的生命力,就如同畫作上亮麗的色彩般,展現光芒。
文/王錦萍 圖片來源/伊甸傳播部
來到萬芳啟能中心,映入眼簾的環境氛圍不像中、重度障礙者的照護處所,反而更像一所令人心靈寧靜同時得到激勵的藝廊,作品中有生命力、有快樂的情緒,從畫中看見努力的方向、生命的動力。
這裡的每幅作品都來自中心服務的中、重度障礙者之手,在當中體現了澎湃的生命力。
萬芳啟能中心是由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辦理的一個公設民營的日間照顧機構,專門服務中重度以上的肢障、智障、精障及多重障礙者,服務內容有:生活自理訓練、社會適應訓練、工作技能陶冶及訓練,健康管理服務以及信仰關懷等。
從畫作中找到生命的價值
在萬芳啟能中心美藝班的服務使用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是的!即使患有多重的重度障礙,他們仍然可以學畫、作畫,也許花很長的時間,但不論是油畫、國畫,他們的作品不僅開過多次展覽,甚至在海內外得獎無數。
萬芳啟能中心主任謝清桂表示,對重度障礙者而言,手握畫筆作畫是難以想像的艱辛,有的人只能用「點」的,一點一點的點在畫布上,可能要點上好幾萬點才能完成一張畫作。
他們的畫作透過畫展、義賣、企業機關的租畫,再衍生成周邊商品如文具、馬克杯等等,然後可以得到版權費用,雖然為數不高,對學員來說卻是大大的肯定,使他們從受助者角色,看見自己的生命價值,
現在,萬芳啟能中心即將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十五週年的紀念畫展,為了這次活動,服務使用者更加夜以繼日,卯足勁作畫,甚至挑戰五十號的大畫布。
教導工作技能 促進社區融合
在這裡,服務使用者們依照自己本身的特性及需求,在不同功能的班級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除了精彩豐富的畫作外,諸如社區適應、技能訓練、人際溝通……等等,這些能夠使服務使用者維持甚至是進步的課程及活動安排都是融入在每天的日間安置服務中。
以工作技能訓練來說,萬芳啟能中心豐收班的服務使用者每天會安排畢業胸花製作代工,針對服務使用者的情況,從認識材料開始,分成十幾個工作步驟,每個人可能只能勝任一個步驟,卻成為一條有效的生產線。
透過訓練合作與對次序的認識,學會什麼是良好的工作態度,並且使作息正常,練習手部精細的動作,不至於退化的太快,可說是同時達到復健與成就感,兼顧身心。也讓我們看到我們的服務使用者許多「不可能的可能」
在來到萬芳啟能中心之前,通常服務使用者長期處在「完全依賴家人」的照護下,無法自理生活。現在會有教保老師進行交通訓練、金錢管理、時間管理等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如何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上便利商店買東西,搞懂價差意義、退換貨的規則;怎麼上郵局辦事;如何去圖書館借書等等,間接促進社區融合。
曾經有一個服務使用者表示想當「主任」,他說因為他看「當上主任的都結婚了。」
的確,雖然多重障礙,但是有些人仍然有對婚姻的想望,或者,只是單純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於是由教保老師進行刮鬍子、使用洗面皂等教學。謝清桂主任表示,中心裡70%的障礙者都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甚至更邊緣,無法關照他們及於此,而每天例行打理一個清新乾淨的外表,更能幫助他們看重自己。
十幾年來首次圓了家庭出遊的夢想
服務使用者來到中心這個日間照顧機構,家庭主要照顧者便能夠從事正職,幫助改善經濟。不僅如此,謝清桂主任說,他們還想幫家庭圓夢。
有一天,謝清桂主任問一位家長「有什麼可以為你做的嗎?」這位家長回答:「我只希望全家能出去玩一天。」原來自從這名服務使用者發病的十幾年來,他們全家從來沒有機會出去好好放鬆過。
於是中心克服萬難,原本舉辦每年兩次近郊的親子一日遊,再往前推進,挑戰兩天一夜行程。前些日子,安排的一趟日月潭之旅,中心同工們不停地將坐輪椅的服務使用者從巴士、纜車上移位,連晚上也不敢好好睡覺,絲毫不懈慢完成任務,終於圓了大家出遊的夢想。
謝清桂主任回憶,那天天公作美,「上車下雨,下車就放晴。」看見日月潭雲霧繚繞,就像親眼見證上帝的祝福。服務使用者將這些感動化成畫作,圓夢之旅衝擊服務使用者的創作能量,無形中也給予這些家庭支持的力量。
在中心,教保老師除了依照服務使用者的狀況,教導不同的技能之外,還導入福音關懷。謝清桂表示,福利是一時的,福音是長久的,他們雖然外觀與身體受到限制,但是他們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在在讓人看到「永不放棄」的精神,產生自己願意往前走的信心。來到中心,謝清桂希望能讓曾經困難的家庭,因著基督的愛連結在一起,擁有永恆的盼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