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慢飛天使&早期療育 (2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新來義種下早療希望種子

去年甫成立的屏東新來義服務中心,坐落於偏鄉新來義部落一角,是伊甸眾多據點堪稱最「自然」的一站。

文│張雪惠 攝影│何坤益

這裡是八八風災後新成立的聚落,草木環繞形成的自然風光固然宜人,然而空曠、遮蔽物少,當大風大雨來襲時,設備損害難避免;各類昆蟲、螞蟻自顧自地爬入屋內,老師們經常只能苦笑以對。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年了,終於等到孩子開口說話

三歲多的安晞,是個愛笑又怕生的小男孩,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讓人一下子就融化在他的笑容裡。安晞在一歲多快兩歲時被測出有語言障礙,完全不會講話,更不會叫爸爸媽媽,安晞媽媽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直說:「知道時真的很難過……」

文│張雪惠 攝影│何坤益

初期只針對語言能力做評估,之後才陸續發現精細動作、粗大動作也比較慢。事情發生了,安晞媽媽心中只想著,「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全力幫助這個孩子!」為了解決孩子的語言遲緩,在安泰醫院持續了一年多的語言治療,怕生的安晞,剛開始會大哭著進診間,好笑的是,哭歸哭,不安歸不安,老師給他的指令,他會照做,換句話說,他可以理解語言,只是沒有口語能力。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鄉、部落都有她的服務

進行一趟到宅療育,車程就是十多公里之遠,余楊秀卿每天在南台灣奔走,深入偏鄉和高山部落,幫助慢飛天使。在療育的輔助下,孩子們一個個進步,就是她最大的回報。

文│蘇麗華 攝影│何坤益

來到屏東縣新來義鄉,映入眼簾的是一幢一幢八八風災整齊劃一的永久屋,伊甸小雄鷹早療服務據點就坐落在園區內。這一天,教保老師余楊秀卿一早就從東港鎮風塵僕僕地到教室等待,準備迎接新來義部落和附近鄉鎮的慢飛天使上課。

來到教室,慢飛天使見到一群陌生人,不是躲在父母後面;就是見狀害怕大哭了起來。在老師的安慰下,才稍微平復了情緒。入班後,余楊秀卿用繪本導入教學,配合情境教孩子認識水果種類與配對。安晞外表是一位小帥哥,但是一親近才會發顯他少有口語。拜訪這一天他非常融入課程,配對成功時,在大家的鼓勵下,不由得泛起笑容,臉上的小梨渦更加的明顯,也讓他鼓起勇氣不時地上台回答問題。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4-15主圖:職能治療師顏維貞藉由拼圖,教小艾認知、訓練精細動作。.JPG

小艾還不滿三歲,她倚靠著頑強的生命力與上帝、家人的愛,撐過幾場大手術。她雖患罕病,但接觸早療時間早,肢體動作與認知正在漸漸趕上腳步,她的努力看在眾人眼中,感動非常。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初見小艾的時候,她正在上職能治療課,在老師顏維貞一步步引導之下,小艾的拼圖順利完成,她可愛的小臉露出笑容,掩不住地開心。小艾目前兩歲多,是一位克魯松式症罕病患者,此病症使得小艾頭蓋骨過早閉合,生長處處受限;另外小艾還有心臟與肺部等病徵,小小身軀歷經許多疼痛,但她沒有過放棄自己。

守護女兒 克服種種關卡 

據小艾媽媽表示,女兒剛出生就送往加護病房,因為檢查發現她心臟破了兩個小洞,有心臟衰竭現象,因此未滿月先動破洞的結紮手術,一歲三個月裝置心導管;小艾出院沒幾天又因感冒、肺炎住進加護病房,再檢查才發現右肺動脈狹小,幾乎沒有血液流動,小艾媽媽說:「那時候常常進加護病房,心裡煎熬很難用言語說明。」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11-主圖:瑄瑄正在上認知課程,她的專注力大大提升,是個很棒的進步指標。.jpg

瑄瑄的外觀與常人無異,但是與她接觸,便會發現她的不同,缺乏認知、語言、社交等能力。在爸媽和早療的協助下,瑄瑄開始有了起色,進步能力有目共睹。

文│蘇麗華 攝影│李蒼瑀

4歲的瑄瑄有一張可愛的臉蛋,濃密的長睫毛讓她笑起來特別迷人。外表看起來與他人無異,但是念幼兒園中班的她,手中讀的卻是2歲的教材,認知、語言、職能各方面學習落後,她正循著自己的腳步慢慢趕上程度,她是一位自閉症兒。

打從一出生瑄瑄就不愛睡覺,一天只睡6-8個小時,是個難帶的孩子。隨著成長,2歲多看健兒門診,小兒科醫師察覺有異,要家長帶瑄瑄進行早療評估。幼兒園上了一周,園長也催促他們要帶瑄瑄作檢查,當正式領取身障手冊的那一刻,瑄瑄爸爸說:「我整整適應了一整年。」媽媽開始安排一連串的療育課,無不希望瑄瑄能趕上發展里程碑。

固著行為 無法向旁人解釋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2-13-主圖:閔閔與爸爸感情好,時刻陪伴彼此。.JPG

閔閔是一位多重障礙的聽損兒,小小年紀的他得接受一連串的復健。即便復健之路辛苦,但是在療育下,他開始有一點一滴的進步,那是閔閔爸爸最大的喜悅。

文│蘇麗華 攝影│曾屏獻

「閔閔可以扶著桌邊站立;也可以扶著四腳椅推著走幾步……」閔閔爸爸開心的分享兒子的進步。週二療育課這一天,閔閔爸爸甫從大夜班下班,眼睛因工作疲累布滿血絲,還來不及回家休息,便帶著閔閔趕來上課,為人父的心情表露無遺,想要閔閔多一點療育,未來就能多一點自立生活的能力。

皮膚白皙的閔閔患有多重障礙,出生聽力便受損,少了聲音刺激,擔心學習上多少會構成障礙。四肢肌肉張力高,1歲半才學會坐;2歲多學會站立,疑似有自閉傾向,看著閔閔進進出出作療育,心疼的奶奶忍不住的說:「孩子長得這麼漂亮,怎麼問題這麼多?」

看得開的爸爸樂觀回應:「事情遇到了就去面對。」閔閔沒有口語,無法表達需要,眼神總是望向天花板,有時看著看著會發出短暫笑聲,旁人無法解讀他開心的理由,不過爸爸總是能從肢體語言和眼神判讀他的心情。抱著他時,閔閔腳掌左右晃動,爸爸說那代表他現在很開心;偶爾閔閔心情好時會直接把腳跨到爸爸臉上逗弄,這是親子間才能懂的密碼。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5940.JPG

YOYO帶著淡定表情,惜字如金,似乎只是比較害羞,與一般小孩無異,差點讓家人忽略,其實他正有著接受早期療育的「隱形需求」,此時便是應盡早把握的關鍵時期。

文|賴慶榕 攝影|曾屏獻

穿著打扮就像他最愛的小小兵,YOYO可以和最愛他的媽咪頂嘴、和同學玩耍互動,這對一位自閉症的小孩來說很不容易,而這樣的轉變對媽咪來說,是令她原先根本不敢想像的超級驚喜。

P9--穿著像他最愛的小小兵,也體現媽咪對YOYO的無敵關愛。.JPG

不易察覺的困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62-04-05.jpg

這幾年,社會大眾陸續呼籲重視他人隱形需求的口號。而此一口號對於伊甸同工服務身心障礙者時更是心有戚戚焉,許多罕病兒、發展遲緩兒不可控制的生理病徵都面臨外人不解而投以責難的眼光。請大家攜手打破偏見,投以友善、體貼給予他人。

 

文│陳玠婷    刊頭設計│張煜仁

在街口便當店或餐廳、社區裡公園或步道、公車或捷運、圖書館或遊樂園、山上或海邊,每一個公共場合裡,你曾經細細觀察過嗎?譬如周圍環境和人們,每時每刻的言語聲響、行為動作,是否都如你所想,符合所謂在預期中的常規?

其實每一個人的生長、學習背景並不同,行為與思考能力也不一樣,在這大社會下,我們尋求一個規範使得生活得以運行─異中求同。異中求同裡,一般人偶爾感覺辛苦,那麼那些隱身社會潮流裡的身心障礙者呢?或許過馬路時,外觀如一般人的聽障朋友走在街上,是否因為沒有辦法聽見警示音、路人的驚呼而閃躲不及發生危險?或許肢障朋友穿戴義肢,隱藏在衣物裡外人看不見,但義肢與骨肉摩擦,承受無時無刻的痛,卻撐著他人的眼光,不敢坐博愛座稍作休緩?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飛天使的恩典故事


無論是誰,似乎都喜歡故事。在伊甸林園早療工作站,花花老師正以一群慢飛天使為主角,與同工、家長、社區居民一同創造,訴說著這裡發生的一段段溫馨感人、充滿恩典的故事。 

文|賴慶榕 攝影|何坤益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飛天使達達的暖心新年


達達是達爸與媽媽盼來好久的寶貝兒子,只是媽媽因為難產成為植物人,達爸身兼兩職給兒子雙倍的愛。即便生活不富裕,達爸還是將關懷化為行動,照顧和達達一樣的慢飛天使,因此在新年前,伊甸將募集的年菜送給達達一家,傳達祝福之意。


文│陳玠婷  攝影│李蒼瑀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星慢飛兒的境遇

宜蘭三星鄉的保守民情,外地人長期接觸才能感覺得到。而黃保諭牧師在地長期深耕18年,看盡許多三星家庭的悲歡離合,也從中看見早療兒童的需要,去年年初,他與伊甸宜蘭早療單位合作,推展親職教育和篩檢等概念活動,目前小有成效。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山部落的美麗與哀愁


位於蘭陽溪上游,有著南山泰雅族的原民部落。在教會孩童們手舞足蹈與美妙的歌聲中,令人彷彿置身烏托邦的感受。從中,我們同時也觀察到疑似發展遲緩的孩童,藉由活動以達到療育的需求。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在濱海公路旁


宜蘭依山傍水的景色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在繁榮的背後,誠誠的家庭環境與這片榮景形成強烈對比。一個少了父母關愛的孩子,與曾祖母相依為命。發展遲緩的他,正一點一滴的療育中,他是曾祖母唯一的盼望。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立婉尋找山中慢飛天使


有多少偏鄉孩子需要早療服務,卻在家長沒有觀念或者苦無資源下,自行長大?游立婉為了將早療帶進偏鄉,常常開車出發,獨自徒步在部落田野當中,去尋找慢飛天使。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高山部落拓荒早療


宜蘭的三星鄉到海拔1600公尺的大同鄉南山部落,從平原到高山都有伊甸早療服務的足跡。吳淑育與同工深入社區發掘慢飛天使,將療育資源帶到他們身邊,跟上學習的進程。對她們來說看到孩子進步,就算再累、再苦一切都很值得。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宜蘭等待的慢飛天使


伊甸在宜蘭拓展早療服務約兩年了,在早療團隊努力下,服務漸漸有了成效,而這份成效,是她們雙腳走出來的。有人在前拓展、找尋遲緩兒,有人則為找到的遲緩兒進行課程,她們圓成一個圈,用愛與堅持將遲緩兒與家庭團團圍住,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阿里山鄉做療育的日子

位在海拔2000公尺的阿里山鄉,有一群孩子缺乏文化刺激,發展落後,伊甸嘉義的教保老師不辭辛勞地前往療育,看到孩子進步就是一個希望。王金錠馳騁在山美、奮起湖、來吉等村,一座座的山都有她服務的足跡。

文 ‧ 攝影|蘇麗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鄉早療走跳十年路


那天,她隻身騎著小摩托車,來到四面環山的基隆暖暖區;沿著顛簸行走,一肩背起教具,前往關照原住民家庭的早療孩子。對李偲綺來說,在基隆偏遠地帶與山區走跳,已是司空見慣的光景。一晃眼十年過去,服務的初心始終如一。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鋼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悔的偏鄉服務


第一次見到李惠英是在屏東旭海村裡,她正帶著一歲多唇顎裂早療孩童上課,她豐富的肢體語言與聲音,吸引孩子專注上著課,她說孩子們都好可愛。李惠英在偏鄉服務多年,她也一步一步認識恆春這塊土地,將之融入自己的服務當中,提供早療孩童做適切的課程。


文‧攝影│陳玠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山區孩子的陪伴者

溫美灑對於對的事情,就會盡力完成它、做好它,像是原本可結案的早療孩童,她認為還有進步空間,那麼就會再多待幾個月。還有偶爾找不到約好時間開會的家長,她都會鍥而不捨地約在路途的涼亭碰面;每逢梅雨季與颱風季冒著危險上山,她都沒有怨言。在早療孩童的成長路上,溫美灑樂當一位推手。

文 ‧ 攝影│陳玠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