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曾祖孫 鏇鏇的早療之路


「看這邊,有哪些是圓形的東西呢?」教保老師耐心地引導小女童鏇鏇,指出視線可見的圓形物品,「時… 鐘…」眨著大而圓潤的雙眼,鏇鏇怯生生地唸出聲。同時,鏇鏇的曾祖父也陪同著,盡可能參與每一次課程。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輛三輪車背後的愛


旗津漁港的觀光三輪車是當地獨有的景象,每天開工前,阿公騎著車載著孫子上療育課。車上有說有笑,他代替母職,照料唯一的孫子。騎著一輛三輪車駛過一條又一條的街道,承載著祖孫之間的親情,愛讓他更加光芒。

文|簡祿恩 攝影|曾屏獻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隔四代 緊緊相依不分離


早療兒唯唯從小由曾祖母照顧,兩個感情濃得化不開,唯唯知道84歲的曾祖母年事已高,深怕有離開他的一天,他壓抑著情緒,用行動證明他有多愛曾祖母了。

文|蘇麗華 攝影|曾屏獻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南山部落的療育課


車子翻山越嶺,宜蘭南山部落放眼望去盡是高麗菜田,這裡就是小婷婷和阿公、阿嬤的居住地。早療老師不辭辛苦的到宅療育,客廳充當課桌,看著她詞彙變多,搶著回答問題,就知道她有多麼喜歡學習了。


文│王錦萍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療在偏鄉 溫馨祖孫情


「雖然有時候我會被阿嬤的節約方法給嚇到,但是卻讓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生活智慧。我是阿公阿嬤的寶貝,能夠和這麼棒的阿公阿嬤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這是在《祖孫情》這部青少年小說中,小學五年級的主角唐睿瑜的自白。社會變遷底下,偏鄉也正刻劃著隔代教養的普遍現象。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曾屏獻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樹讓教養院恢復綠意生機


三月植樹月,宜蘭教養院恢復生機,外界與住民合力植栽,讓風災受創的林木再次復育。隨著四季變遷,景緻幻化,將來住民即能在樹木成蔭的院中快樂、健康活到老。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飄洋過海捐物到越南


看到越南物質缺乏的需要,伊甸本著「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將愛心物資分送到當地經濟貧困的角落;針對職業重建與弱勢婦女,則開辦電腦班、視障按摩班,為弱勢族群提供更多就業的發展機會。

文|賴慶榕 照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在越南牽手情


台越兒持有的一本護照,卻讓他們被拒於越南的學校之外,上學路迢迢,成了伊甸在當蹲點服務的契機。沿著湄公河流域,到胡志民市再到中越邊界的山區,伊甸將服務帶入,援助弱勢族群,發揮愛無國界的精神。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藉由送餐  關懷老人

伊甸在越南的老人服務,已屆滿兩年多,目前服務正趨於成熟,藉由老人送餐服務,看見他們更多的需要,無論未來規劃如何進行,對他們的關愛不會減少。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湄公河畔的台越兒教育

伊甸首先在越南拓展的服務即是華語幼兒園,為了幫助台越兒回到母親故鄉的文化環境適應及不放棄台灣的教育,將教育資源帶過去,讓孩子們擁有雙語能力之外,幫助他們找到未來的路。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