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張靜薇處長、李玉芳職能治療師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刊頭設計/謝馨霈
張靜薇老師
現任伊甸基金會雙福推動處處長
曾任伊甸基金會高雄與旗山區早療服務單位的教保、督導、組長、主任、區長
服務願景:
「以耶穌柔和心懷,牧上帝稚嫩群羊」
期待慢飛天使們能「樂在學習,微笑早療」。
伊甸職能治療師李玉芳老師
現任伊甸高雄區職能治療師(13年:10年旗療早療OT;3年高雄區OT)
曾任職屏東基督教醫院、龍泉榮民醫院精神科、橋頭社區醫院等10年
服務願景:
期待將所學專業及褔音一起帶到服務的場域中,
願人從專業服務中也有機會認識褔音。
本集前言:
一般家庭如果有新生命來到,都會非常歡喜,對小嬰孩有著無比的期待,根據WHO的推估,有很多的孩子在發展當中有遲緩的現象,遲緩發生率大概是6%到8%,相當於15個小孩當中就有一個可能是發展遲緩兒,而需要投入早期療育的資源,這對於早療的家庭,尤其是在偏鄉地區很大負擔。伊甸基金會多年來也深入到偏鄉,由社工教保員深入到偏遠地區,針對服務資源比較少的家庭採取發展性社會工作模式,以家庭為中心導入社區資源,為孩子來提供早療服務。
這樣的服務工作非常需要各個專業的投入,這期雲端恩語訪問了兩位早療服務的資深老師,一位是曾經擔任教保員的張靜薇老師,一位是職能治療師李玉芳老師,我們一起來聆聽她們在早療工作上的經歷與心得。
精彩片段:
靜薇:當他們不能夠來(早療中心)的時候,我們就把資源帶上去,所以我們是帶著專業團隊一起上去,不放棄任何一個。雖然很遠,我們就把需要的孩子做到宅服務,安排一次上山服務3到4個孩子,然後就一個一個。我前面3年是日托班的老師,後來在專業領域比較成熟、可以獨當一面的時候,我就做到宅服務。 所以我們就到了孩子的家中。其實我們會把治療師給的建議落實在孩子家庭的環境裡面。比如說,沒有平衡木怎麼辦?那可能有田梗,走田梗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達到平衡的功能。
慶臨:很有趣啊,我以前上學也走田梗,每次鞋子都是一大堆泥巴,這下子走田梗也是一個訓練啊。
靜薇:對,對。
訪談片段摘要:
(01:51)是什麼機緣讓張靜薇與李玉芳來到伊甸基金會工作?
(8:37)教保員與職能治療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呢?
(13:37)為什麼要稱發展遲緩的孩子為「慢飛天使」呢?
(15:09)我們常常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可是慢飛天使在黃金早療期,更需要我們幫他扶一把,我們怎麼去幫助他們呢?
(18:37)介紹早療孩子長大進入伊甸五餅二魚小作所的情形,他們認真負責與真心愛人的工作態度呈現慢飛天使的良善特質。
(21:33)禱告室是早療中心另類的發電室,早療工作人員在此禱告,互相支持,深感上帝的同在,好像如鷹展翅上騰,使服務工作更順利。
(25:22)偏鄉早療服務交通困難,常有驚險鏡頭。
如何在偏鄉有限的資源下進行早療課程?需要用巧思就地取材製作教材。
(33:47)禱告
(圖說)相信主耶穌一定將早療的孩子抱得更緊,幫助他們心靈飛翔,活出內在的生命的價值。
(圖說)靜薇老師表示:上帝在每一個人生命裡面放下不同的意義,人一生下來就有意義,因為上帝看每一個孩子都是寶貝,慢飛天使也是。
(圖說)張靜薇老師是旗山早療中心主任時,帶領同工去當地教會主日分享伊甸的服務願景。
(圖說)從醫院服務轉到伊甸早療單位,玉芳老師說她在這裡聞到耶穌的味道。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5.20 447期
留言列表